鐘招梅,楊 潔
(1.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2.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廣州中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50%[1]。西醫(yī)對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對癥治療,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加速胃腸運動、消除幽門螺桿菌以及抑制焦慮抑郁等,短期治療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易反復發(fā)作,且長期治療有不良反應,患者依從性差[2]。中醫(yī)治療方案對于疾病整體康復有良好的效果,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也屢見報道。2016年1月—2017年3月筆者觀察了柴枳平肝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探討了其相關作用機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述時期在廣州中醫(yī)院門診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均符合羅馬學術委員會制定的《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3]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診斷標準,同時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的肝胃不和證標準,年齡18~60歲,在入組前15 d內沒有進行促進胃腸動力藥物治療;排除肝、心、腎等重要臟器存在功能性障礙者,伴胃腸器質性病變以及肝膽疾病者,合并內分泌代謝疾病與更年期綜合征者,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妊娠期與哺乳期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入組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7例,男19例,女28例;年齡19~58(34.91±10.46)歲;病程4~32(16.17±4.82)個月;餐后不適25例,上腹部疼痛22例。對照組47例,男20例,女26例;年齡20~56(34.73±10.54)歲;病程6~31(16.02±5.01)個月;餐后不適24例,上腹部疼痛23例。2組性別、年齡、臨床表現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多潘立酮片(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諾捷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77,規(guī)格為10 mg)治療,每次1片,每天3次,在飯前30 min口服。治療組在基礎治療之外給予柴枳平肝湯治療,組方為枳殼15 g、合歡花10 g、青皮10 g、佛手10 g、柴胡12 g、白芍10 g、砂仁6 g、川芎10 g、甘草6 g,每日1劑,以水煎至200 mL,在早晚飯前溫服。所有患者均治療4周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對主要癥狀(脅痛、脘腹脹滿、脘痛、喜太息)和次要癥狀(嘔吐、惡心、噯氣、食少納差)進行評分,主要癥狀按照無癥狀、輕度、中度與重度分別計0分、2分、4分、6分,次要癥狀按照無癥狀、輕度、中度與重度分別計0分、1分、2分、3分。②治療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2組患者血清5-羥色胺(5-HT)與生長抑素(SS)水平。③治療4周后統(tǒng)計2組臨床療效。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療效指數>90%;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少,療效指數60%~9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療效指數30%~6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療效指數不足30%。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4]。④在療程結束后保持3個月的隨訪,統(tǒng)計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2組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明顯降低(P均<0.05),且治療組治療后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2.2 2組治療前后血清5-HT和SS水平比較 2組治療前的血清5-HT和S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血清5-HT水平明顯升高(P均<0.05),SS水平明顯降低(P均<0.05),而治療組治療后血清5-H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SS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5-HT和SS水平比較
2.3 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2組復發(fā)情況比較 隨訪3個月,治療組復發(fā)率為6.98%(3/43),對照組復發(fā)率為16.22%(6/37),治療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所占的比例超過20%,其具有反復持續(xù)發(fā)作以及病程較長的特點[5-6],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較為嚴重。該病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內臟敏感性增高、胃腸激素和神經遞質的變化、胃腸動力障礙、精神社會心理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均有一定關系[7-8]。西醫(yī)常采用西沙比利或者多潘立酮等治療,但是停藥后復發(fā)率較高,反復應用效果變差[9]。所以在臨床治療實踐中,需要尋找一種有效性高、治療效果持久且安全的方案。
中醫(yī)沒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而根據疾病的臨床表現,最為相近的是痞滿證,病位在胃、肝,胃主沉降,肝主升發(fā),二者互相配合,能夠有效協(xié)調氣機的升降,而肝郁化火,橫逆則犯胃,肝氣與胃氣失去平衡,從而引發(fā)肝胃不和證[10]。柴枳平肝湯組成中君藥為枳殼與柴胡,佛手、川芎、青皮為臣藥,砂仁、合歡花、白芍為佐藥,甘草為使藥[11]。柴胡能夠有效散熱解表,解郁疏肝,還可以提舉陽氣;枳殼能平氣疏肝、消積祛痰;川芎鎮(zhèn)痛活血;佛手與青皮能夠疏肝消滯;砂仁與合歡花能夠有效理氣疏肝;甘草與白芍則能夠有效鎮(zhèn)痛緩急、柔肝養(yǎng)血。多種藥物聯合作用,能解郁理氣、降逆和胃、消食健脾[11]?,F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柴胡有利肝、保膽和消除潰瘍的功效,主要成分中的柴胡果膠多糖、柴胡多糖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枳殼能夠減少平滑肌的痙攣收縮,有興奮胃腸道的作用,可提高胃腸運動的節(jié)律性[12]。而青皮與砂仁中的揮發(fā)油成分可以有效刺激胃腸運動和胃液分泌,便于胃腸道積氣的排除。本研究發(fā)現,治療后2組證候積分均明顯降低,而治療組積分降低更明顯,且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隨訪3個月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柴枳平肝湯與多潘立酮都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中醫(yī)癥狀,而柴枳平肝湯治療效果更加明顯,且總體療效更好,還能降低復發(fā)率。
5-HT是調節(jié)胃腸消化系統(tǒng)運動以及分泌功能的重要神經遞質以及分泌信號因子,其水平與抑郁情緒存在相關性[13],提高5-HT血清水平可以有效平復患者的心理與精神異常,還能夠有效調節(jié)胃腸消化系統(tǒng)的受體完成運動控制,加速胃與十二指腸的排空,緩解消化不良的臨床癥狀[14]。而SS是分布廣泛的肽激素,在胃黏膜與胰島中含量較多[15],能夠有效抑制胃的分泌功能與運動功能,同時還可以對抗腦垂體與下丘腦的促生長素分泌[16]。本研究中2組患者治療后血清5-HT水平明顯升高,SS水平明顯降低,表明中藥與西藥治療方案都能夠有效調節(jié)血清5-HT和SS水平;而治療組治療后5-H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SS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柴枳平肝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血清5-HT和SS水平有更明顯的調節(jié)作用。
綜上所述,柴枳平肝湯能夠有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提高治療有效性、緩解臨床癥狀的同時,治療機制可能與調節(jié)血清5-HT和SS水平有明顯的關系。
[1] 關慶才,王邦茂.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輔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J]. 中國醫(yī)藥,2014,9(1):77-80
[2] 尚品杰. 聯合療法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癥狀及胃容受性的影響[J]. 重慶醫(yī)學,2014,43(21):2728-2729;2733
[3] 羅馬委員會. 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2):137-140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7-85
[5] 謝昆華,唐尚偉,楊志寨,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慮Hp感染者根除Hp治療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1):1-3
[6]EL-SersgHB,TalleyNJ.Systemicreview:theprevalenceandclinicalcourseoffunctionaldyspesia[J].AlimentPharmanolTher,2004,19(6):643-654
[7] 武彥芳.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因素分析[J]. 山東醫(yī)藥,2016,56(30):64-66
[8]WilmerA,Van-CutsemE,AndrioliA,etal.Ambulatorygastrojejunalmanometryinseveremotility-likedyspepsia:lackofcorrelationbetweendysmotility,symptoms,andgastricemptying(seecomments)[J].Gut,1998,42(2):235-242
[9] 張聲生,李曉玲.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 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4):649-653
[10] 譚華梁,肖麟. 肝胃百合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的臨床觀察及對CCK的影響[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1):22-24
[11] 馬克強,李萬禹,馮學禎,等. 柴枳平肝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血清5-HT、SS含量的影響[J].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6):528-531
[12] 朱丹薇. 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進展[J]. 河南中醫(yī),2014,34(12):2504-2505
[13] 徐寅,王小娟,郭璇,等. 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5-HT、SS的影響[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12):2258-2260
[14] 周方園.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臨床研究[D]. 鄭州:河南中醫(yī)學院,2014
[15] 付旭彥.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研究[J]. 陜西中醫(yī),2016,37(7):866-867
[16] 劉紅玉,李志婷.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與胃竇黏膜GAS及SS表達的關系[J]. 山東醫(yī)藥,2016,56(1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