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 要]楊殷是2009年全國評出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領導人,重要的工人運動領袖,黨的軍事工作、情報工作的重要領導人。1928年召開的中共六大,是對大革命失敗后正確估計形勢、認識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統(tǒng)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楊殷為這次大會的順利召開和大會精神的貫徹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楊殷;中共六大;貢獻
[中圖分類號] D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8)02-0015-02
楊殷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領導人,重要的工人運動領袖,黨的軍事工作、情報工作的重要領導人。楊殷出生于農(nóng)村封建富家,少年時代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黃花崗戰(zhàn)役后不久加入同盟會。1922年秋楊殷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便全力從事和獻身于黨的事業(yè)。1923年初楊殷從蘇聯(lián)參觀學習回國后,便在廣東從事工人運動。他參加領導省港大罷工,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廣東省港大罷工的領導者”。他參與領導廣州起義,張?zhí)谞奚蟊蝗蚊鼮閺V州蘇維埃政府代主席。廣州起義失敗后又前往海陸豐堅持革命武裝斗爭。1929年8月30日,因叛徒告密,楊殷在上海被捕,被秘密殺害于上海龍華。楊殷一生曾和三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有關。一是參與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的籌備和有關會務;二是1925年1月作為廣東代表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共四大;三是1928年6月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其中,他在中共六大上發(fā)揮的作用最為明顯。1928年召開的中共六大,是正確估計形勢,認識中國革命基本問題,使中國革命由失敗走向復興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楊殷為大會的召開和大會精神的貫徹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因為路途遙遠,從國內(nèi)到莫斯科的代表分為若干批抵達,廣東從國內(nèi)參會的代表也是分了好幾批抵達。楊殷是中共六大的廣東代表團中報到最早的一批,會議編號為第3號。
中共六大的大會主席團共由21人組成[1], 包括斯大林、布哈林、蘇兆征、向忠發(fā)、周恩來、瞿秋白、李立三、蔡和森、鄧中夏、楊殷、項英、關向應、王灼、周秀珠、毛簡青、王藻文、徐錫根、余茂懷、王鳳飛、曾文甫、胡福田。斯大林和布哈林被選為中共六大的大會主席團成員,充分說明共產(chǎn)國際對中共六大的高度重視,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支持也包含其中。除了兩名共產(chǎn)國際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中有兩名農(nóng)民出身、六名知識分子出身,楊殷、項英等11人則是以工人出身的代表參加大會主席團。這和當時強調(diào)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的單純工人成分有關。楊殷和蘇兆征、李立三、王灼、周秀珠還是作為廣東代表參加大會主席團,占大會主席團總?cè)藬?shù)的近四分之一。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廣東黨組織的力量和在全國的影響。
大會主席團對大會期間的各項工作負責。大會期間,主席團召開過15次會議。如第一次會議的議程就有:大會議程、會場規(guī)則、議事細則、審查委員會、主席團分工、各委員會名單。[2]主席團分五組,每天兩組工作,即上、下午各由一個組主持會議。中共六大開幕后第二天下午便是楊殷所在的第二組主持會議。這組成員有向忠發(fā)、關向應、楊殷、周秀珠。[3]六大的會務工作在主席團的主持下,井然有序地進行,楊殷在其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中共六大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由7人組成,他們是:蘇兆征、周恩來、王仲一、楊殷、徐錫根、李子芬、毛簡青,主席蘇兆征。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工作包括:首先,要對每位代表加以審查,看是否符合代表資格要求。同時,要對代表是否具有表決權提出意見。這些意見經(jīng)過主席團會議討論,最終決定給各省多少名代表以表決權。沒有表決權的代表可以有發(fā)言權,但沒有選舉權。所以,以后人們也把具有表決權的代表作為正式代表。第三,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還要根據(jù)各地代表的成分,分配他們參加大會各委員會。所以,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工作非常具體,而且要求細致、慎重。楊殷也參加了此項工作。
中共六大為了更好地討論問題,形成決議,一共成立了10個委員會,分別是政治委員會、組織委員會、職工運動委員會、農(nóng)民土地問題委員會、蘇維埃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宣傳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婦女運動委員會、財政審查委員會。各委員會人員多的76人,少的有23人。楊殷參加了其中6個委員會的工作,即政治委員會、組織委員會、職工運動委員會、農(nóng)民土地問題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婦女運動委員會。在政治委員會之下還成立了湖南、湖北、南昌暴動、廣州暴動問題等4個委員會。楊殷參加了廣州暴動問題委員會的工作。湖北委員會因任主席的向忠發(fā)參加會議的時間相互沖突,7月8日改由楊殷擔任主席。
大會期間,代表們非常繁忙,除了大會報告,還有大會發(fā)言、大會討論等等。各委員會活動的時間通常是在大會議程完成之后。各委員會討論的問題又不盡相同。大會討論中提出的問題,通常都留到委員會去討論。所以,代表在會議期間會感到時間緊張。楊殷身兼數(shù)職,任務繁重,既有大會主席團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工作,還參加6個委員會的活動,在大會期間是很辛苦的。
中共六大通過討論,最后通過了一系列文件,提出當時中國的政治形勢是處在兩個革命高潮之間,即低潮時期,革命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準備起義,而不是立即舉行全國性的起義。大會還提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十大政綱,制定了有關政治、軍事、組織、蘇維埃政權、農(nóng)民、土地、職工、宣傳、民族、婦女、青年團、黨的建設等工作的方針和政策。這些成果的形成,包含著楊殷的積極努力。
1928年7月8日下午6時,中共六大主席團召開第14次會議,聽取了選舉委員會對51人預選名單的介紹。楊殷也在此名單之列。名單中簡要介紹楊殷為:工(人),粵代表。大會秘書長周恩來報告了各代表團對51人名單的預選結(jié)果。之后,共產(chǎn)國際代表米夫提出了正式委員21人、候補委員11人名單,楊殷包括在內(nèi)。
7月10日上午,在通過了組織問題草案的決議和《中國共產(chǎn)黨黨章》之后,中共六大進行了第六屆中央委員的選舉。按得票多少,楊殷排在蘇兆征、關向應、羅登賢、毛澤東等人之后,第一次當選為中央委員。7月19日,中共六屆一中會會在莫斯科召開,楊殷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候補委員。在7月2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上,確定了人員的職務,楊殷任中央軍事部部長。[4]同年11月,楊殷被增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5]從上可見,楊殷此時已經(jīng)進入了中央領導集體,肩負起了領導全國艱巨的革命武裝斗爭的歷史重任。
中共六大結(jié)束后,楊殷作為第二批人員回國,在上海黨中央機關工作。為貫徹中共六大的精神特別是有關軍事工作的要求,他全力以赴,曾到蘇、魯、皖等地領導武裝斗爭。他努力推動黨的軍事工作,推動全國革命武裝斗爭的發(fā)展,介紹和推廣毛澤東領導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斗爭的經(jīng)驗,為中國革命做出了突出貢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參考文獻
[1][2][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上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129-130.165.166.
[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下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841-844.
[5]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chǎn)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1182.1184.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原副主任
責任編輯:周奕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