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山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漢和親識見高。
詞客各抒胸臆懣,
舞文弄墨總徒勞。
——董必武
小 鞋
王嬙到宮里已經(jīng)快4年了。
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王嬙除了一門心思想見皇帝劉奭一面,其他的心思全用在苦練琴棋書畫上。特別是琵琶,已經(jīng)達到九級水平。當年她從湖北秭歸老家去往長安的路上,彈起心愛的土琵琶,南歸的大雁都聽得入了迷,從幾百米的高空掉下來,差點兒沒摔死。
王嬙在眾多宮女中可說是才貌出眾,大家都相信皇帝早晚會相中她,甚至有些嫉妒她??墒橇钊穗y以置信的是,40個月過去了,好幾十個宮女都讓皇帝臨幸了,還是沒輪到她。
明明是一個沉魚落雁的美女,甚至長安城里的人都知道她是個絕世的美人,皇帝竟然不知道,太讓人納悶了!否則,都三年多了,她還在掖庭待詔。
單純而又善良的王嬙怎么也沒想到,事就壞在自己的性格上。
當時,皇帝臨幸宮女,就憑宮女的畫像,誰的畫像好看,皇帝就挑誰。這樣一來,畫師的權力就大了,成了很多宮女巴結的對象,有很多宮女都通過對畫師毛延壽的賄賂,得到皇帝的寵幸。要想把畫像畫得好看些,唯一的途徑就是要賄賂毛延壽,賄賂的途徑就一條:送錢。獻身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行不通,不是毛延壽正經(jīng),是因為這里是后宮,估計這哥們兒和宮女們還沒這膽兒。在這地盤上他們還做不了主。
王嬙始終認為元帝早晚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她這個被冷落的美玉,她對自己的才貌非常自信??呻S著青春一點點消逝,轉眼就20歲了。在漢代,這個年齡可以和現(xiàn)代的大齡女青年有一拼了。
在當時的長安城后宮掖庭,就流行這樣一條潛規(guī)則,如果想盡快得到皇帝的寵幸,必須先過畫師這一關。他這一關,絕對不可小瞧,比起現(xiàn)在的組織部和人事部門權力都大。當然,毛延壽也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特殊人物,如果皇帝換作乾隆,別說后宮里的美女,就是大街上姿色好一點的賣菜的他能都掌握。
當時的后宮,如果有哪個宮女讓皇帝寵幸,那不僅是祖墳冒青煙的問題,可能是著了火。讓皇帝寵幸,不取決于誰長得好看,也不取決于皇帝的心情,而取決于畫師毛延壽。
于是,給不給畫師送錢,成了問題。王嬙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矛盾的世界里,這事一直困擾著她,都快抑郁了。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思想斗爭,王嬙最終決定,一個子兒都不給。憑什么,我長得又不是拿不出手!絕不能慣畫師的這個毛病。
既然看不慣,就絕不隨波逐流!
果然,毛延壽不僅沒好好給自己畫像,還在自己的左眼下點了一個痣。就這個痣,改變了王嬙一生的命運。
這個痣如果放在今天,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兒,金喜善眼下就有一個。但在西漢時期,長在這個位置的叫“喪夫落淚痣”。當時的漢朝是非常迷信的,從這個痣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其危害性。
當時的國際形勢
公元前56年,強大的匈奴帝國經(jīng)過150多年的發(fā)展、壯大、衰敗三步曲之后,發(fā)生了內(nèi)亂,分裂成五個小國,經(jīng)過兩年的混戰(zhàn),最終只剩下郅支單于和呼韓邪單于兩派在草原上稱雄。
公元前36年冬,發(fā)生了歷史上有名的“郅支之戰(zhàn)”,大漢消滅了匈奴帝國中最強大的郅支單于,大將陳湯割下了郅支單于的腦袋,這是大漢與匈奴百年戰(zhàn)爭中殲滅的最高級別的匈奴首領,也是唯一的一個。從此,大漢威名宇宙。
指揮“郅支之戰(zhàn)”的主要將領陳湯在給漢元帝呈報的戰(zhàn)爭總結上有一句話載入了史冊。我好想告訴以我女兒為代表的新生代,2000多年前陳湯說的那9個字是真正的中國最強音——“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人無完人,陳湯建立了不世功勛,但因貪污成性、嗜財如命,最終被貶,成為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依靠大漢的扶持和無償援助,呼韓邪單于理所當然地又掌控了匈奴。
呼韓邪單于比較聰明,他知道,郅支單于比自己強大,最終也不是漢朝的對手,所以自己就只好老實地在戈壁草原上呆著。況且,當時的漢朝在世界上的確是最強大的,不論是經(jīng)濟、軍事還是科技。所以,要想發(fā)展,必須要依靠大漢。
公元前33年,第三次來到長安的呼韓邪單于,已經(jīng)是北方最強大的國家領導人了,說話也硬氣不少,這次不僅來要經(jīng)濟援助,還提出一個很長時間沒有提起的敏感話題——胡漢和親。要給漢元帝當女婿。
別看輩分小,但卻是個好差事。其實這是呼韓邪單于一個試探性的要求,如果得到了滿足,下一步還有其他打算。
你姑娘在我那兒,咱爺倆也就不能再打仗了,要真打起來,我就先把你女兒弄死。雖然以前他前輩冒頓單于也提過同樣的要求,但那是百年前的事了。自從匈奴分裂后,這事基本上就沒人再提了。弱國無外交嘛。
相 親
當漢元帝劉奭聽說呼韓邪單于提親的想法后,當時就不高興了。當年對外宣傳說是胡漢和親,那是挑好聽的說,沒有誰愿意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那么遠的地方。當初高祖答應冒頓單于胡漢和親的事,那是為了保持北方的安定,好全力以赴搞定南方的南越、夜郎等國,不得以而為之。
但劉奭畢竟柔仁好儒,他的不快一點兒也沒有表現(xiàn)出來。長年對匈奴的戰(zhàn)爭讓北方人民始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讓這個仁慈的皇帝始終深感內(nèi)疚。他也不想打仗,和平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想到這,劉奭對呼韓邪單于說:“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你先休息一下,在長安城里好好玩玩,我們開會研究一下,三天后給你信。”
回去之后,劉奭把平都公主和平陽公主兩個女兒叫到跟前,跟她們說了這件事。沒等說完,兩個女兒就急了,不去!打死也不去!
劉奭又跟皇后王政君商量了一下,這兩個女兒雖然不是她親生的,但王政君是個有心計的女人,自己沒有女兒,卻要把婕妤生的兩個公主嫁出去,天下人會說她不地道。她想了一會兒,對劉奭說,在后宮里挑一個宮女,以你女兒的名義嫁給他不一樣嗎,老呼他知道誰是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