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志
?
淺談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策略與關鍵技術
◆明 志
(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 吉林 130000)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信息化的發(fā)展,我國計算機的發(fā)展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安全性也因此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許多計算機信息網絡企業(yè)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工作的實施情況不是十分理想,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保護策略以及進行保護運用的關鍵技術。
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策略;關鍵技術
二十一世紀是數字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世紀,網絡安全主要是對計算機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數據安全、信息網絡以及密碼設定等技術的整體概括。計算機網絡安全就是主要指計算機和互聯網有機結合的同時,互聯網大量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就是保護計算機系統(tǒng)里的軟件和系統(tǒng)中儲存的數據信息,防止他人以不當的手段竊取他人的資料,另外,要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行過程進行保護,及時的發(fā)現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漏洞,并對漏洞進行快速修復,使計算機系統(tǒng)能夠進行正常的運行工作。保護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具體策略,就是要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做到私人信息的完全保密。我國的計算機網絡用戶人數在不斷地增加,人們日常的工作學習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我國互聯網具有提供人們搜索資料、觀看視頻、進行信息通訊以及儲存重要數據等功能,提高了國人的生活水平,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盡管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我國在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方面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網絡病毒的危害程度非常大,一些不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黑客,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侵犯他人計算機系統(tǒng),對用戶的服務器系統(tǒng)進行破壞,偷取用戶的計算機數據。此類現象不斷地增加,需要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進行嚴格的檢查和監(jiān)督。從計算機系統(tǒng)的檢測和防護出發(fā),把用戶信息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保護[1]。
計算機本身的屬性,使得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系統(tǒng)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計算機組成部件在高溫的時候無法正常工作,甚至會完全損壞,當遇到猛烈的振動或者強烈的沖擊的時候,計算機信息網絡就會停止運行工作,計算機本身的脆弱是造成計算機網絡失效的根本原因。另外計算機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人們日常使用中,這個開放性的特點會使各種網絡通信安全問題出現,比如計算機病毒、網絡信息垃圾以及黑客等,尤其是黑客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本身的缺陷,散布計算機病毒,甚至進行恐怖襲擊活動。
計算機網絡的信息資源是通過共享的方式進行的,共享資源和安全保護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我國網絡信息處于一種公開開放的一種狀態(tài),許多用戶沒有從本質上搞清楚如何使用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盲目的使用計算機編輯信息和儲存信息,在用戶設置密碼的時候,由于用戶網絡安全意識的缺乏,用戶用簡單的生日、日期、數字等作為用戶的密碼,或者只是幾個簡單的數字順序,這很容易被他人盜取用戶的賬戶,這種安全保護意識的缺乏會給我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
黑客對用戶計算機的攻擊以及計算機病毒的出現都是威脅到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因素,黑客技術對計算機的攻擊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用戶系統(tǒng)進行攻擊,另一方面,是從信息網絡上對用戶進行攻擊,最為常見的手段就是竊取他人的賬號和密碼,給用戶好友發(fā)信息,進行詐騙活動。黑客利用計算機病毒侵入用戶電腦,獲取用戶的基本信息,使用用戶的財產,給用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存在很大的問題,而計算機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對于計算機的安全保護也越來越有必要。
防火墻的根本功能是選擇性的屏蔽網絡信息,防火墻是一種新型的操縱技術,加強計算機網絡之間的相互訪問功能,對計算機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傳送數據進行安全性檢查,運用運行前輸入的規(guī)范來決定信息數據是否應該被允許使用。由多種防火墻組成的防火墻系統(tǒng),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將一定安全范圍的防火墻部件進行組合運用;防火墻系統(tǒng)通過檢測信息數據,限制非法信息數據的公開,屏蔽一切不健康的網絡信息數據;防火墻作為一個信息屏障,對計算機信息進行訪問和監(jiān)控,從而保證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安全保護。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對計算機系統(tǒng)破壞非常嚴重的技術手段,威脅著我國計算機網絡大環(huán)境的安全,因此用戶需要安裝合理的防病毒的軟件,防病毒就是從預防病毒、檢測病毒以及殺死病毒三個方面進行工作的。首先,要運用防病毒技術對計算機系統(tǒng)常用的系統(tǒng)軟件進行監(jiān)察與控制,判斷該用戶計算機系統(tǒng)是否出現病毒。其次,通過防病毒技術的深入檢驗,進一步確定計算機是否存在病毒,在這一階段,如果計算機系統(tǒng)存在病毒,則該防病毒技術便能分析出病毒的種類。最后,將分析出的病毒進行殺死,從根本上清除病毒,恢復被病毒侵害的原文件數據信息。
用戶密碼訪問權限操作與防火墻相結合,既然網絡信息本身不安全,那就將全部的信息進行加密處理。用戶的訪問權限操縱技術主要是對信息的儲存進行保護,用戶賬號密碼的設置要避免過于簡單化,可以使用數字加英文或者符號的密碼。密碼技術是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最重要手段,也是安全保護的核心內容,密碼技術主要的任務是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利用密碼技術對重要的文件進行加密處理,防止在數據的傳送過程中,被他人非法的提取。
在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要想實現絕對的安全環(huán)境是不可能的,只能最大程度的進行網絡安全的管理,安全隔離管理技術是實現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隔離的管理的主要技術,就是在原來的計算機中加一個硬盤和隔離卡,使計算機的兩個硬盤能夠各自獨立的進行工作,讓用戶能夠放心的使用計算機設備。
計算機相關企業(yè)要優(yōu)化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及時更新安全管理策略,要具有科學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從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開始,優(yōu)化系統(tǒng)內部結構,保證計算機擁有良好的性能,系統(tǒng)的設計要嚴格的按照國家或者地方計算機行業(yè)的規(guī)則執(zhí)行,在正式啟用之前,要充分做好對該系統(tǒng)的測試,認真的分析測試結果,不足的地方一定要再進行改善,才能讓用戶使用。
當今中國的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增多,人們的信息安全意識淡薄,我國要加強用戶網絡的使用安全意識,在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用戶賬號的保護功能,相關政府部門要定期進行網絡安全知識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可以出資開展網絡知識全民競賽的活動,并設置獎項以及合理的獎金,大力宣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相關法律規(guī)范,讓用戶能夠運用法律的手段對私人信息進行保護,國家相應的要加強法律的實施力度,確保我國公民的權利不受網絡的侵害。
綜上所述,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策略多種多樣,我國運用幾個關鍵的技術對網絡安全進行保護,從網絡信息的實際狀況出發(fā),對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進行了思考,減少了網絡問題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損失。
[1]王雪東.基層行政單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策略與關鍵技術[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