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內蒙古蒙醫(y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2.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yī)藥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貫眾,蒙古文名亦稱“敦布-熱拉勒”[1]。較早載于《認藥白晶鑒》:“敦布-熱拉勒,生崖陰側。葉綠色,葉似火焰噴射狀生于莖兩側,葉背部具很多斑點,根被黃色毛,去毛似草綠蛇,帶毛則似猴尾。味甘。亦有生林下者……”[2],《無誤蒙藥鑒》也有相同記載[3]。1986年貫眾以蒙古文名“納日斯-烏布斯”載入《內蒙古蒙藥材標準》[4],藥材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Nakai和球子蕨科植物莢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L.)Todaro的帶葉柄基的干燥根莖。本文莢果蕨貫眾的原莢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L.)Todaro為球子蕨OnocLeaceae 科,莢果蕨屬Matteuccia蕨類植物。其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愈傷。用于流感、視力模糊、胃脹滿、作嘔、聲啞食噎、神志恍惚、頭暈、肉食中毒、毒熱、傷熱。主要含莢果蕨黃素(matteuorie)、去甲氧基莢果蕨素(desmethoxy-rnatteucinol)、莢果蕨素(matteueinol)、芹菜素(apigenin)、甲氧基莢果蕨辛(methoxy matteucin)、莢果蕨苷A(matteuorienate A)、莢果蕨苷B(matteuorienate B)、5,7-二羥基-6-甲基-4′-甲氧基二氫黃酮、莢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等黃酮類成分[5-7]。
1.1 儀器 UV-2501PC 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T6新世紀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電子天平(SQP 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BS224S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 KQ-600DB 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莢果蕨貫眾X1采集于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罕山(批號:20160901);X2采集于內蒙古呼倫貝爾鄂倫春(批號:20160913);X3采集于湖北黃石神農架(批號:20160906);X4采集于黑龍江哈爾濱(批號:20161023);X5采集于內蒙古通遼扎魯特旗罕山(批號:20160825);X6采集于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批號為20160907);X7采集于河北安國(批號為20160928)。蘆丁對照品(批號:100080-201610,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硅膠G(薄層色譜用)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薄層色譜硅膠G板(青島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制造);羧甲基纖維素鈉(國藥集團)。其它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實驗方法
2.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蘆丁對照品20 mg,精密稱定,置50 mL具塞瓶中,加70%乙醇適量,置水浴上微熱使溶解,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作為。精密量取25 mL,置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既得(每1 mL含0.2 mg)。薄層鑒別選擇了赤峰市巴林右旗提供的產(chǎn)于罕山的X1(批號20160901)樣品作為對照藥材研究建立了薄層色譜鑒別項。
2.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粗粉約0.4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溶液50 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30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
2.2 方法學考察
2.2.1 測定波長的確定 取蘆丁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在200~9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光譜掃描。如圖1所示,顯示二者均在510 nm處有最大吸收。故測定波長確定為510 nm。
2.2.2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2、3、4、5、6 mL,分別置25 mL量瓶中各加35%乙醇至6.0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1 mL,混勻,放置6 min,再加10%硝酸鋁溶液1 mL,搖勻,放置6 min。加氫氧化鈉試液10 mL,再加35%乙醇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在510 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0.4703x-0.0204,r=0.9998,結果表明樣品濃度在0.2~1.2 mg/25 mL范圍內,與其吸光度呈良好線性關系。
2.2.3 精密度試驗 按“2.1.2”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1 mL,6份,各置25 mL容量瓶中,分別照標準曲線繪制項下的方法,自“加35%乙醇至6 mL”起,依法測定吸光度,并統(tǒng)計分析。該方法精密度良好,RSD為1.26%。
2.2.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2.2.3精密度試驗”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 mL,置25 mL容量瓶中,照標準曲線繪制項下的方法,自“加35%乙醇至6 mL”起,依法每間隔規(guī)定時間測定吸光度,并統(tǒng)計分析。表明供試液在25 min內測定,結果穩(wěn)定,RSD為2.00%。
2.2.5 重復性試驗 取莢果蕨貫眾樣品X4(黑龍江,批號20161023),按“2.1.2”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各精密吸取1 mL,置25 mL容量瓶中,分別照標準曲線繪制項下的方法,自“加35%乙醇至6 mL”起,依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分析總黃酮含量。表明該測定方法重復性良好,RSD為0.91%。
2.2.6 加樣回收率實驗 取已知總黃酮含量的莢果蕨貫眾樣品X4粉末約0.1 g,精密稱定,平行6份,置具塞錐形瓶中每份分別精密加入蘆丁對照品70%乙醇溶液8 mL(8.125 mg/mL),70%乙醇溶液42 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過濾。各精密吸取2 mL,置25 mL容量瓶中,分別照標準曲線繪制項下的方法,自 “加35%乙醇至6 mL”起,依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為98.05%,RSD為0.66%。表明測定方法準確可靠。
2.3 樣品含量測定 取莢果蕨貫眾樣品各3份,每份約0.4 g,精密稱定,分別按“2.1.2”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各精密吸取1 mL,置25 mL容量瓶中,分別照標準曲線繪制項下的方法,自“加35%乙醇至6 mL”起,依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總黃酮含量。見表1。
表1 不同產(chǎn)地樣品含量測定結果
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1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1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莢果蕨貫眾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 μL、對照藥材溶液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以環(huán)己烷-丙酮(6∶1)為展開劑,展開,展距8cm以上,取出,晾干,噴以5%磷鉬酸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清晰。結果展開系統(tǒng)的供試品色譜中,在于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均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斑點Rf值適宜,顯色清晰,色譜分離好。如圖2所示。
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帶葉柄基的干燥根莖,《中國藥典》一部,1977年版[8]始即以綿馬貫眾收載至今[9]。故本研究將球子蕨科植物莢果蕨Matteuccia struthi opteris(L.)Todaro的帶葉柄基的干燥根莖,以莢果蕨貫眾獨立品種立項研究。
定性研究首選芹菜素為對照品進行預試驗,因含量特低而未果。又因無其它成分的法定化學對照品和法定對照藥材,而選擇了赤峰市巴林右旗提供的產(chǎn)于罕山的X1(批號20160901)樣品作為對照藥材研究建立了薄層色譜鑒別項。
本研究曾首選所含芹菜素作為定量控制本品質量的特征指標成分,進行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其含量的研究。結果因含量甚低,取樣量過大,無可行性,而未能深入進行研究。其它成分目前尚無法定化學對照品。所以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載沙棘“含量側定”項下總黃酮的測定方法,研究建立了比色法測定莢果蕨貫眾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結果表明該方法簡便、快捷、準確、重復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