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翠,虞小芳,李召東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檢驗科,杭州 310003)
近年來,隨著高脂飲食的增加,男性不育癥的發(fā)病率出現(xiàn)增高趨勢,據(jù)統(tǒng)計,在不孕不育夫婦中,約有50%的生育障礙是由男性因素導致的,且該比例還存在上升趨勢[1-2]。男性不育癥的發(fā)生主要與精液異常、生精障礙、精子卵母細胞結合障礙、全身性因素等有關,其中,精液異常是導致男性不育癥最主要的原因。有研究報道指出,男性精液異常出現(xiàn)可能與生殖激素水平異常有關[3-5],但關于生殖激素水平異常與男性不育癥精液異常的研究報道并不多見,在現(xiàn)有的研究報道中也存在不同的研究結論。本研究對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共200例男性不育患者進行生殖激素水平測定、精液分析,旨在探討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與其精子質(zhì)量的相關性,以期為臨床診治男性不育提供借鑒和幫助。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男性不育患者200例。入組標準:(1)明確診斷為男性不育;(2)已婚男性,夫妻性生活規(guī)律和諧,處于育齡期;(3)對本研究目的與方法知情了解,自愿參與研究,并積極配合研究。排除標準:(1)因配偶不孕癥而致不育;(2)年齡超過育齡期;(3)對研究的配合度不足。200例患者中,年齡最小為24歲,年齡最大為45歲,平均年齡為(34.79±10.15)歲。
1.精液標本采集及處理:患者保持禁欲3~7 d,采取自慰法采集精液,在1 h內(nèi)送檢,采用配備顯微鏡攝像、精子自動檢測分析系統(tǒng)的西班牙CASA精液自動檢測儀對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動力、精子存活情況以及精子形態(tài)進行檢測。
2.激素檢測:采集患者上午8~10時的肘靜脈血液3 ml作為血液標本,3 500 r/min的速度持續(xù)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將血清貯存于-80℃?zhèn)溆谩2捎妹绹惪寺鼛鞝柼毓綝XI800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測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睪酮(T)。
3.分組:根據(jù)患者的精子形態(tài)學情況將其分為A組(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4%)、B組(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4%且<10%)、C組(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10%);根據(jù)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檢測結果將其分為正常組和異常組,F(xiàn)SH正常參考值為1.27~19.26 U/L,LH正常參考值為1.24~8.26 U/L,T正常參考值為1.75~7.81 ng/ml[6],將FSH、LH、T三項指標中任意一項異常的患者歸為異常組,其余歸為正常組。
4.觀察指標:血清中FSH、LH、T水平;精子密度、精子活動力、精子存活率以及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
A、B、C三組患者的年齡、已婚時間、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而三組間的FSH、LH、T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檢測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后,發(fā)現(xiàn)生殖激素水平異常者共有118例(異常組),生殖激素水平正常者共有82例(正常組),異常組與正常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而異常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動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均低于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以T為男性生殖激素指標代表,對其與精子質(zhì)量指標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經(jīng)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動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態(tài)等精子質(zhì)量指標均與其睪酮(T)水平密切相關(P<0.05),呈正相關(表5)。
表1 不同精子形態(tài)學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2 不同精子形態(tài)學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A組相比,*P<0.05
表3 生殖激素水平正常組與異常組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4 生殖激素水平正常組與異常組的精子質(zhì)量指標比較(-±s)
注:與正常組相比,*P<0.05
表5 睪酮與精子質(zhì)量相關性分析
男性不育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男科疑難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全世界范圍內(nèi)約有5%~35%的家庭存在不孕不育問題,其中,約有30%的家庭是由于男方因素造成的不育[7-9]。目前,臨床上關于男性不育癥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其中30%的男性不育癥患者的病因明確,主要是由于精液質(zhì)量出現(xiàn)異常而導致的不育,而未明確病因的70%男性不育癥患者也往往伴隨有精液異常,故臨床上普遍認為,男性不育癥的發(fā)生與精液異常有關[10-11]。
近年來,有研究報道指出,在男性精子形成和成熟過程中,生殖激素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認為,生殖激素可能與男性精子質(zhì)量存在關聯(lián)[12]。常見的男性生殖激素主要有FSH、LH、T,其中,F(xiàn)SH分布于男性患者睪丸中,可提高塞爾托利細胞生成男性激素的能力,促使精子形成和成熟[13];LH可刺激睪丸間質(zhì)細胞發(fā)育,促進睪酮分泌[14];T是促進男性生殖器官發(fā)育和維持男性性功能的主要激素,生成于睪丸間質(zhì)細胞中,可維持機體內(nèi)高濃度雄激素環(huán)境,而保持高濃度的雄激素環(huán)境是男性機體內(nèi)精子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15-16]。本研究為明確生殖激素與男性不育癥精子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對200例男性不育癥患者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精子形態(tài)學患者的FSH、LH、T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殖激素異常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動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均低于正常組,而經(jīng)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分析,男性不育癥患者的精子質(zhì)量與以睪酮為代表的生殖激素指標呈正相關(P<0.05),充分證實了男性不育癥患者精子質(zhì)量與其生殖激素之間存在密切關聯(lián)。
綜上所述,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動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態(tài)等精子質(zhì)量指標與其生殖激素水平密切相關,生殖激素代謝異常可能參與到男性不育發(fā)生過程中,通過生殖激素水平檢測聯(lián)合精液分析,可為男性不育的臨床診治提供可靠指導意見。
[1] 江凡,鄒建華,張修發(fā).生殖激素測定在男性不育病因?qū)W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1361-1363.
[2] Ji G,Yan L,Liu W,et al.OGG1 Ser326Cys polymorphism interacts with cigarette smoking to increase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human sperm and the risk of male infertility[J].Toxicol Lett,2013,218:144-149.
[3] 文春蓉,楊鵬.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規(guī)參數(shù)與生殖激素的關系[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1989-1990.
[4] Dávila Garza SA,Patrizio P.Reproductiv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ale infertility because of Klinefelter’s syndrome,Kartagener’s syndrome,round-head sperm,dysplasia fibrous sheath,and ‘stump’ tail sperm:an updated literature review[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13,25:229-246.
[5] 劉浩,耿春惠,沈楷,等.染色體變異、畸變與男性生殖激素水平和精子生成的關系[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5:3347-3349.
[6] 陳創(chuàng)奇,史哲,黃志承,等.生殖激素與男性不育癥患者精子形態(tài)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71-74.
[7] Mamas E,Romiou F,Nikitos E,et al.Sperm pooling and intrauterine tuboperitoneal insemination for mild male factor infertility[J].Clin Exp Obstet Gynecol,2013,40:415-417.
[8] 袁長巍,曹興午,李翠英.973例無精子者睪丸體積、生殖激素與精液細胞學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925-927.
[9] Ji G,Gu A,Wang Y,et al.Genetic variants in antioxidant genes are associated with sperm DNA damage and risk of male infertility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Free Radic Biol Med,2012,52:775-780.
[10] El-Khayat W,El-Mazny A,Abou-Salem N,et al.The value of fallopian tube sperm perf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mild-moderate male factor infertility[J].Int J Gynaecol Obstet,2012,117:178-181.
[11] 聶群,俞冬熠,韓美艷,等.無精子及少精子癥患者染色體及生殖激素水平分析[J].中國男科學雜志,2016,30:38-41.
[12] 唐文豪,姜輝,馬潞林,等.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形態(tài)學分析與生殖激素關系的研究[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2,18:243-247.
[13] 楊躍偉.375例無精癥的男性不育癥患者生殖激素與睪丸體積相關性研究[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3,21:12-13.
[14] 宋明哲,葉麗君,尹彪,等.精漿和血清生殖激素與精液質(zhì)量的關系[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6,25:341-346.
[15] 劉繼龍,陳枚燕,林春蓮,等.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形態(tài)與生殖激素關系的初步研究[J].貴州醫(yī)藥,2013,37:589-591.
[16] 陶霞,余小英,彭弋峰,等.生殖激素受體與精子發(fā)生關系的研究進展[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3,22:89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