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提出教師要重視驗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結(jié)果進行驗算的習慣。掌握驗算的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是學好數(shù)學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驗算意識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其驗算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驗算;計算;驗算習慣;驗算方法
作者簡介:徐志華,江蘇省南京市煉油廠小學教師。(江蘇 南京 210000)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3-0084-02
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它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所以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來嚴格要求,是提高學生計算準確性的保證。不少專家以及一線教師都在呼吁要培養(yǎng)學生的驗算習慣,要將驗算教學落到實處,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及時驗算的習慣,因而驗算的效果較差?;谶@一現(xiàn)狀,筆者在平時教學之余開展了一些調(diào)查研究,并通過深入分析,提出提高驗算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現(xiàn)狀探索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對學校五年級110名學生做過一次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缺乏驗算的意識和習慣,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甚至反映自己從不驗算。此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雖然按要求進行驗算了,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形似”驗算、虛假驗算、“無效”驗算等問題。比如,23×15的豎式計算過程,有學生驗算時雖然將15和23顛倒位置擺放,但卻未重新進行計算,而是直接照抄過程和結(jié)果,這樣的驗算就顯得毫無意義,這不僅影響了作業(yè)質(zhì)量的提高,而且阻礙了學生良好學習品質(zhì)的養(yǎng)成。
對此,筆者經(jīng)過分析,認為學生缺乏驗算的自覺性、主動性,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學生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惰性心理嚴重,驗算時間得不到保證,因自信而免檢,沒有掌握有效的驗算方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忽視驗算教學,沒有在驗算方面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由此導致驗算教學流于形式。
二、策略探尋
筆者認為,要改變驗算在數(shù)學教學中不受重視甚至被忽略的現(xiàn)狀,可采用如下策略:
1. 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重視驗算教學。
(1)教師以身作則,引導學生主動驗算。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每次問題拋出,待學生回答完后,可以追問:你為什么這樣做,你有什么辦法驗證嗎?久而久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主動對題目進行檢驗反思,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2)用實際案例向?qū)W生展示驗算的必要性,引起其對驗算的重視。在一次檢測中,筆者出了20道計算題,隨機發(fā)給20位四年級學生計算,要求一半學生驗算,另一半學生不驗算,對結(jié)果進行驗算的那一半學生的正確率為95.5%,沒有進行驗算的那一部分學生正確率為88%,顯然正確率差距很大。由此,通過實際比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驗算的必要性,并在解題過程中主動進行驗算。
(3)采取激勵措施,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筆者曾接手過一個新班,這個班級學生計算很不理想,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比較低級的錯誤,如:30+70=1000,
64+26=100,960÷30=320……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筆者采取鼓勵措施讓他們進行驗算。在第一次檢測前,對學生說道:“如果這次計算題每個人都能進行驗算并且保證全對,就可以帶著你驗算用的草稿紙到老師這里換小禮品。”結(jié)果學生在這次考試中大大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超出同年級班級幾個百分點。學生在此次測驗中也體會到了驗算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他們不斷進行強化,漸漸由被動變主動,最終使計算能力得以顯著提高。
由此可見,驗算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在數(shù)學計算中提高計算正確率,讓學生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導致失分。
2. 傳授多種驗算方法,提高驗算正確率。
(1)計算題的驗算。在計算教學中,可以通過估算的形式來判斷計算正誤。新課標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并有效運用于驗算中。比如,有學生在計算時得出35×120=420,在驗算時,他通過估算,發(fā)現(xiàn)35個100已經(jīng)是3500了,不可能只有420,于是重新進行計算,最后得出了正確答案。因此,在計算前可以讓學生先進行估算,大致確定計算結(jié)果的范圍,避免發(fā)生明顯錯誤。接著,再進行精確驗算,可用重復法進行驗算,即,將試題重新演算一遍,與之前的結(jié)果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正確,判斷正誤。此外,還可以用逆驗算進行驗算,即運用加減、乘除的關系進行驗算。比如,加法計算可以用減法進行驗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進行驗算,也可以運用加法、乘法的運算律進行驗算,由此,便能大大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2)方程的驗算。在解方程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還原法進行驗算,即,將解出來的結(jié)果在還原的試題中進行計算,看看是否正確。如x-3=2,其解是5,在驗算時只要將結(jié)果回帶進去看看是否正確即可。
(3)應用題的驗算方法。在應用題的驗算中,可以先根據(jù)題目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如求人數(shù)時不可能為小數(shù),求人的年齡時不可能很大,等等。根據(jù)一定的科學性常識先進行快速判斷檢驗,從而大大提高結(jié)果的正確率。
第一,反向代入法:這是應用最廣泛的驗算方法,即把計算的結(jié)果作為一個已知條件,在原題條件中選中一個已知條件作為未知數(shù),而其他幾個已知條件不變,看是否可以倒推出那選定的未知數(shù),從而形成一條新的數(shù)據(jù)鏈條。如果此鏈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就表明結(jié)果正確;如果不能吻合,則首先尋找計算錯誤處,如果計算無誤,再去尋求原題理解與列式是否出現(xiàn)問題。如:小紅有若干元錢,第一次用了一半,第二次用了余下的一半,這時還剩20元,問小紅一共有多少元錢?
這道題可以這樣解:20÷(1- - × )=80(元),驗算時可以這樣驗算:80-80× =40 40-40× =20(元)。
第二,另解法: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解法的題目,當用其中的一種方法解題后,可用另一種解法再解,以檢驗結(jié)果是否正確。如:王紅期中考試語文和數(shù)學成績平均分是90分,英語成績公布后,三門成績的平均分為92分,問王紅英語考了多少分?
第一種解法:92×3=276(分)276-92×2=96(分)
第二種解法:用平均數(shù)的意義來分析,先把英語也當90分,三科的平均分就是90分,而現(xiàn)在平均分提高了2分,就要給三門分別加上2分,所以英語應該是96分。
總之,驗算方法有很多種,各種驗算方法是不相互排斥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使之掌握驗算的方法,并且靈活運用到實際學習中,由此,切實達成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數(shù)學辭海》編輯委員會.數(shù)學辭?!さ谝痪韀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5.
[2] 翁紅梅.影響小學生計算準確性的原因與其對策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4).
[3] 俞國棟.對學生驗算習慣養(yǎng)成的思考與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08,(32).
[4] 陸建霞.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小學生式題驗算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探究[J].學生之友,2010,(11).
[5] 鄧文娟.重視計算教學 提高計算能力[J].甘肅教育,2013,(7).
[6] 張斌.如何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J].語數(shù)外學習(數(shù)學教育),2013,(4).
[7] 林群謙.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驗算教學的思考[J].教師,2012,(17).
[8] 漆紅燕.如何指導學生檢驗[J].教師,2011,(12).
[9] 俞明秀.莫讓驗算流于形式[J].新課程(中),2011,(9).
[10] 王敏麗.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3,(3).
責任編輯 范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