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甘肅能源化工職業(yè)學院,甘肅 蘭州 730207)
目前,多孔金屬在環(huán)境保護、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等工程中應用較多。其中,輕金屬、低熔點金屬是多孔金屬的主要加工材料[1]。由于多孔金屬對合金孔隙要求較高,且制備成本較高,如果簡化合金制備工藝,將對其電化學性質造成較大影響[2]。如何在改進制備工藝的同時,避免電化學性質受到影響成為了當前重點研究內容。
本文以多孔鐵碳合金為例,在以往研究基礎上,利用造孔劑制備金屬合金,以此提高合金孔隙尺寸,使得合金制備能夠更加均勻。
(1)制備原材料。HCl、FeCl3·6H2O、NH4OH、淀粉(C6H10O5)。
(2)主要儀器設備。真空管式爐高溫爐,型號T-1700MT;加熱磁力攪拌器,型號DF-1H-N;真空泵,型號FY-1H-N;干燥箱,型號101;電子天平,型號KSW-5-12A[3]。
(3)制備方法。第一步:去離子水配置FeCl3溶液,濃度為0.07mol/L,而后利用鹽酸調節(jié)溶液pH值,使其pH值達到2;第二步:利用加熱磁力攪拌棒攪拌第一步配置好的溶液,并對該溶液采取加熱處理,當溫度達到80℃時,恒溫2.5小時;第三步:按照不同比例配置溶液,并加以攪拌;第四步:向溶液中添加氨水,生成沉淀。
在上述操作過程中,注意滴加氨水時要與膠體充分混合,經過過濾洗滌后生成中性pH值溶液,利用干燥箱烘干,經過煅燒處理生成氧化鐵,控制升溫速率在每分鐘2℃,達到指定溫度以后恒溫3小時。分別在790℃、740℃、680℃、630℃環(huán)境下,利用氫氣還原合金,最終生成所需產物。
本文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備合金,生成沉淀物由兩種物質混合而成,其中一種物質為淀粉,另外一種物質為Fe(OH)3,化學反應式如下:
在制備合金過程中,利用顯微鏡觀察合金微觀結構形貌,得到合金表面孔生成規(guī)律,經過烘干處理后沉淀,并加以燃燒處理,最后以水蒸氣和CO2形式排出,利用氫氣加以還原,得到如圖1所示的合金微觀結構圖。
圖1 合金微觀結構圖
通過觀察圖1可知,孔內部由若干個大小不一的小孔隙組合而成。考慮到在制備多孔鐵碳合金過程中,向溶液中添加淀粉會對產物造成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將會以孔分布和孔形態(tài)展示出來。因此,可以將淀粉量的添加作為制備合金的重要參數(shù)。以下為淀粉添加量計算量公式:
在公式(1)中,m淀粉指的是反應物中淀粉總添加量;m沉淀指的是沉淀混合物的總質量,穩(wěn)定性較好。
淀粉燃燒反應公式如下:
分別向反應物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淀粉,通過觀察孔變化情況,得出相應結論。隨著淀粉量的添加,孔間隔和表面孔均呈現(xiàn)縮短趨勢。當?shù)矸厶砑恿繛?2%時,合金表面孔隙不是很明顯;當?shù)矸厶砑恿窟_到18%時,合金表面的孔隙變得明顯,以皺形呈現(xiàn),但是只是少數(shù)孔表面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當?shù)矸厶砑恿窟_到24%時,合金表明生成孔數(shù)量有所增加,其中比較光滑的位置是孔壁邊緣。
當?shù)矸哿刻砑又?0%時,合金表面生成孔更加密集,并且衍射峰強度明顯增加,與24%淀粉反應情況相比,合金表面粒徑更大一些;當?shù)矸哿吭黾又?6%時,合金表面孔洞分散顆粒變大,并且孔形狀不規(guī)則。
本文選取溫度、淀粉量作為合金化學性能分析因子。
本文利用XRD圖譜分析法,以24%淀粉添加量為例,探究不同溫度情況下合金受溫度的影響。此次研究中設定氫氣還原溫度環(huán)境依次780℃、730℃、680℃、630℃,在這些溫度環(huán)境下生成如圖2所示的合金XRD圖譜。
圖2 合金XRD圖譜
通過觀察圖2中變化規(guī)律可知,合金中Fe成分較大,且衍射峰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利用Scherrer公式計算,可以得到產物孔粒徑增加范圍,其范圍在50nm至90nm之間。而孔隙的分布,在合金顆粒之間呈現(xiàn)出小孔隙顆粒,多個小孔隙聚集到一起,形成大面積孔隙,導致合金平均粒徑較大。
本文通過控制淀粉添加量,分析合金電化學性能,如表1所示為不同淀粉添加量情況下的電化學性能統(tǒng)計表。
表1 不同淀粉添加量情況下的電化學性能統(tǒng)計表
通過觀察表1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合金電位變化范圍-0.77V至-0.62V之間波動,生成的腐蝕電流密度大約為-9A·mm-2。當?shù)矸厶砑恿繛?0%時,腐蝕電流密度較小,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
本文主要對多孔鐵碳合金制備過程展開研究分析,在制備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淀粉添加量對合金孔隙變化影響較大。以24%淀粉添加量為例,觀察不同溫度環(huán)境下,合金表面孔所受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合金中Fe成分較大,且衍射峰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當?shù)矸厶砑恿繛?0%時,抗腐蝕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