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鴿
目前,由劉偉強執(zhí)導的熱血戰(zhàn)爭巨制《建軍大業(yè)》正在全國熱映。時隔六年再度飾演領袖毛澤東,劉燁表示,“從拍攝《建黨偉業(yè)》到《(建軍大業(yè)》中間隔了6年,事實上從建黨到建軍也是相隔6年,在這期間青年毛澤東有了孩子,而我現(xiàn)在也是當爸爸了,所以在我第二次演毛澤東的時候,我會把自己的成長感加進去,展現(xiàn)青年毛澤東更多溫情和感性的一面?!?/p>
當爸爸讓我更加成熟
劉燁透露,拍完《建黨偉業(yè)》之后,有很多劇本找他演毛澤東,他全部推掉了?!爸坝刑貏e多的機會演主席,但是我擔心觀眾會認為我只能塑造一種類型的角色,所以就不想再演毛澤東了。但是《建軍大業(yè)》是獻禮建軍九十周年的電影,這個我一定要參加,所以決定演第二次?!?/p>
再次飾演毛澤東,劉燁也有了更多體會,“其實我們經(jīng)常在影視劇中見到毛主席的形象,從小在課本里也有很多,所以觀眾對于毛主席太熟悉了。我希望我能把毛澤東的形象塑造得完整一些,因為他是一個太重要的人物了。在演《建黨偉業(yè)》的時候,毛澤東和楊開慧他們還沒有孩子,這一次已經(jīng)有了三個孩子了,這方面跟我自己的經(jīng)歷有點相似。6年前我還沒有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兩個寶貝,這段時間有了更多的積淀,所以很自然地過渡到《建軍大業(yè)》里的那個狀態(tài)。一開始,我和劉偉強導演、黃建新導演就在討論,到底怎么表現(xiàn)《建軍大業(yè)》里的青年毛澤東。比如游泳那場戲,本來是很嚴肅的題材,突然出現(xiàn)一個這么生活的畫面,我覺得是一個特別萌的反差。還有一場戲是毛澤東跟楊開慧分別的,到底要不要加這段兒女情長的戲份,我們得考慮觀眾能不能接受。當毛澤東轉身離開的時候,孩子喊爸爸,我在演的時候會想到我兒子,我內心很掙扎,要不要掉眼淚。導演說,你現(xiàn)在甭管你演的是誰,你現(xiàn)在就是父子分別,表現(xiàn)出最真實的感情就對了?!?/p>
談到自己生活的變化,劉燁坦言,“我現(xiàn)在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們讓我更加成熟,也讓我更明白家庭的責任。參加完《爸爸去哪兒》之后,諾一的人氣比我高,這點我是挺開心的。但在此之后,我沒有帶他參加任何商業(yè)活動,因為我還是希望他能在18歲之前有一個正常的成長空間。如果有一天他跟我說想當演員,那也要等他18歲之后。因為演員是一個很高危的行業(yè),很多人只看到了光鮮的一面,其實能在金字塔尖的就那么幾個,失敗的人大有人在,只不過沒人關心罷了。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正常經(jīng)歷小學、初中、高中,然后再讓他們選擇自己的未來。”
劉偉強導演出了名的節(jié)奏快
1927年“八七會議”上,青年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證權”的思想。劉燁在飾演毛澤東的過程中,重溫了這段歷史中轟轟烈烈的熱血青春。劉燁回憶說:“90年前,在中國共產(chǎn)黨直接領導下發(fā)動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誕生,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開始。記得我跟朱亞文有一場戲是四一二政變之后,青年毛澤東和青年周恩來一起探討中國革命的前途,當時毛澤東說了一句,沒兵招兵,沒槍買槍。我看到這段劇本的時候就特別有感觸,因為當時斗爭形勢嚴峻,但是毛澤東性格就是特別灑脫,沒有任何懼怕。以前我們從學校課本上獲取的內容是有局限性的,通過參與《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建軍大業(yè)》這三部電影,讓我重新學習了歷史,發(fā)現(xiàn)了更多精彩的故事。他們那些大情懷、大智慧是特別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我也特別希望能把當時的年輕人那些的激情和熱血展示給大家,回顧那段崢嶸歲月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我相信所有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對革命前輩肅然起教。”
劉燁透露,劇組每天都會開例會,如果遇到重要的戲份還會提前排演,然后再實拍。談到與劉偉強導演的合作,劉燁表示:“我和劉導合作過兩回,他是出了名的節(jié)奏快,他說話也快。在現(xiàn)場他幾乎很少坐著,也不會讓演員等他,他永遠把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我其實很佩服他的,他以前拍過那么多成功的商業(yè)大片,比如《無間道》《頭文字D》等,這一次挑戰(zhàn)主旋律影片對他來說跨越很大。他可以把這種歷史題材的戲表現(xiàn)很多人文情懷,這就是他的功力。而且在創(chuàng)作、包裝、制作的過程都運用了很多商業(yè)片的經(jīng)驗,包括戰(zhàn)爭場面也非常有新意,讓90后、00后的小孩愿意去電影院里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我覺得這一點就特別了不起。其實導演自己也很像個年輕人,特別有激情有能量?!?/p>
我特別喜歡新生代演員
談到與新生代演員的合作,劉燁表示:“我本身是70后,和他們80后、90后已經(jīng)差了十幾二十歲,但我們都挺聊得來的。因為我也是從那么年輕的時候走過來的,也經(jīng)歷過新生代的時期。和他們一起工作,回想自己當年朝氣蓬勃的樣子,也挺有感觸的。我覺得我們戲里這些新生代演員都挺好的,像李易峰、劉昊然、歐豪、鹿晗、馬天宇,他們粉絲都很多,在很多戲里都是男一號,但是他們都愿意來參演《建軍大業(yè)》,哪怕只有一場戲,或者根本沒有臺詞,他們都抱著特別大的熱情來參與。他們的心態(tài)非常健康和陽光,我特別喜歡,而且他們對老一輩演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都很尊重。我和他們每一個人都聊過,比如劉昊然,他經(jīng)常會跟我討論表演,怎么表現(xiàn)粟裕文武雙全的風采,我就把導演告訴我的話說給他聽,就是完全釋放年輕人的那種激情,不要有太多顧慮,因為當時那些偉人也和咱們一樣,都很年輕,所以只要真實地表現(xiàn)出年輕人的那種拼搏精神,就最貼切了。劉昊然本身也是個軍迷,平常就很喜歡看軍事小說,這一次更是查閱了不少史料。開拍之前他做了很多功課,比如騎馬和射擊。我記得還有一場戲是他縫補衣服,大家都沒想到他拿起繡花針那么嫻熟,后來才知道他為了這段戲早早做足了準備。還有馬天宇,我記得他在樹林有很多爆破戲,他真的很拼命,每一場戲都用盡全力,一條不過就再來,感覺他們有很多能量,永遠用不完。有一場戰(zhàn)斗戲,馬天宇負責沖在隊伍最前面,但是行軍鞋比較軟,石塊路面又凹凸不平,把腳給崴了,他就纏上繃帶忍痛堅持把戲拍完,我覺得這一點特別有男兒血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