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瓦倫蒂諾 莎拉·克勞森 唐小土
【摘? ?要】 圍繞燈光控制臺的兩大控制理念:Tracking和Preset展開敘述,并介紹演藝燈光的相關控制概念,包括跟蹤、預 選、狀態(tài)、Cue Only、后者優(yōu)先、大者優(yōu)先、過濾、屏蔽、素材、標記、燈庫等。
【關鍵詞】 跟蹤;預選;Cue Only;狀態(tài);后者優(yōu)先;大者優(yōu)先
文章編號: 10.3969/j.issn.1674-8239.2018.11.002
1? 前言
在將來,有沒有新的燈光控制臺問世?人們會購買、銷售和使用這種控制臺嗎?在控制臺的數(shù)據(jù)清單和產(chǎn)品對比的文章中,常常會涉及大量的通道、DMX輸出、推桿、觸屏和按鍵。人們怎么才能弄清楚哪種控制臺適合自己的工作團隊或客戶?如果有朋友和同事咨詢,他們可能會說“買這個控制臺吧,它蠻好用的”,或者說“買那個控制臺吧,它是智能的,可以說是機智如你”。為什么一個控制臺給人的印象要比另一個更容易使用,或者“能像人一樣思考”?
要真正評價一種控制臺,考察的是其核心理念,而不是像通道數(shù)、推桿數(shù)之類的東西,本文旨在介紹一些方法,希望能將其中的一些道理講清楚,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種類不同的控制臺,為什么其中很多控制臺廣受人們的歡迎。當談及操作理念時,不存在孰對孰錯,只存在不同。
控制臺的理念決定了它的基本特性。人們的最初任務是去控制亮度,當代燈光控制臺所采用的基本理念都脫胎于此。這些理念已經(jīng)得到了改觀,用在了電腦燈和媒體服務器的控制當中,但是,它們都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這些理念來自哪里,這是值得了解的,它有助于人們?nèi)ミx擇適合自己的產(chǎn)品。
產(chǎn)品樣式林林總總,同樣一個東西,對一種樣式來說是劣勢,而對另一種樣式來說也許就是一大優(yōu)勢。筆者不會給出這個結(jié)論:從總體上看,這種樣式要優(yōu)于那種樣式。如果在讀者看來顯然是優(yōu)勢的東西,筆者卻將其歸為了劣勢,這絕沒有一絲冒犯的意思。
2? 何為核心理念?
要介紹一種控制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回答下面三個基本問題。
(1)保存時,哪些數(shù)據(jù)被保存了下來,如何編輯那些數(shù)據(jù)?
(2)演出時,如何重演Cue?
(3)多個控制源(輸入)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計算機化的燈光控制系統(tǒng)問世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當時,采用的是手動模擬控制方式,主要有兩大類產(chǎn)品:一類是電阻調(diào)光器(“鋼琴臺”,譯者注:國外對電阻調(diào)光器控制面板的俗稱),另一類是多場景預選控制臺。在第一臺計算機控制臺得到研發(fā)時,它們所采用的理念就源自于這些系統(tǒng)。其實,它們只是對手動控制臺中的燈光演出方式進行了計算機化處理。
從操作方式和燈光演出方式來看,“鋼琴臺”和多場景預選系統(tǒng)是截然不同的,人們依然能在當代控制臺中看到這些差異。Tracking(跟蹤), Preset(預選), LTP(后者優(yōu)先,latest takes precedence或last takes precedence),HTP(大者優(yōu)先,highest takes precedence),Move Fade和State(狀態(tài))等詞都表明:從功能上來看,“鋼琴臺”和多場景預選控制臺之間存在著種種差異。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詞的含義已經(jīng)變得模糊不清了。人們常常談到Tracking,LTP和Move Fade,似乎它們就是一回事。它們可不是一回事。有人認為:把Tracking控制臺設為Cue Only模式后,就把它變成了具有Preset樣式的控制臺(譯者注:國內(nèi)以前稱為段控式控制臺)。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筆者希望能通過下文把這一點闡述清楚(譯者注:本文中的Preset不是素材、預置的意思)。
2.1? 保存哪些數(shù)據(jù)?
就“保存哪些數(shù)據(jù)”這一點來看,主要有兩種基本理念——Tracking(跟蹤)和Preset(預選)。這兩種方式最初都源自于手動燈光控制。
(1)跟蹤理念
在電阻調(diào)光器的使用過程中就蘊含著跟蹤思想。每一路調(diào)光器中都有一個實體的控制手柄。上下推拉這個手柄可以增減電路中的電阻值,從而調(diào)節(jié)燈光亮度。其實,這種控制是直接在調(diào)光器上來實現(xiàn)的,通常,其體積龐大、溫度很高。燈光師通過實時推動手柄來實現(xiàn)Cue的變化(每一臺設備都需要多名燈光師來操作)。
如果用“鋼琴臺”來演出,看一下Cue表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Cue中只有這些內(nèi)容:要實現(xiàn)這個Cue,必須推動哪些手柄。如果需要編輯一個值,那么就到包含推拉動作的那個Cue中去修改。而且,新值會“跟蹤”到后續(xù)Cue中,直到寫下另一條“推動指令”。從本質(zhì)上看,它是按Cue號順序重演的“單場”控制臺。
跟蹤的核心理念是:只要給一個通道設置了某個值,它就保持不變,直到用戶給它一條新的“推動指令”,因此,對那個值所做的任何修改都會自動往后延續(xù),直到遇到一條新的“推動指令”。
(2)預選理念
預選方式源自于調(diào)光器的遠程控制。每一路調(diào)光器中依然有一個單獨的手柄,然而,這個手柄是一個體積小巧的低壓電位器(或簡稱為“推桿”),它被安裝在控制臺上。調(diào)光器位于另一房間內(nèi),遠離舞臺,既然它們位于別的地方,就可以發(fā)出噪音,溫度也可以很高。采用這種遠程控制方式之后,就可以設置多個場景,實現(xiàn)交叉變光。在一套雙場景預選的系統(tǒng)中,每一路調(diào)光器中都有兩個手柄,每一場對應一個手柄;對于5場景預選控制臺,每一路調(diào)光器就對應5個手柄,依此類推。為這類系統(tǒng)編寫Cue表時,如果要把某手柄的值設成大于零,那么無論其值是否發(fā)生了改變,都要把它包含在內(nèi)。這是因為上一場淡出和下一場淡入是同時進行的。如果用戶沒有推起那些通道值不變的推桿,它們就會徹底淡出,而這不是設計師想要的結(jié)果。
預選的核心理念是:在一套預選系統(tǒng)中,一個Cue就是一幅舞臺畫面。當編輯時,如果要在連續(xù)的幾個Cue中修改任何一個調(diào)光值,必須到一個一個Cue中去編輯。
(3)為何這些差異至關重要?
在過去,舞臺劇中使用的“常規(guī)燈”控制臺主要分為兩大類:Tracking控制臺和Preset控制臺。所有人控制的都是同一個東西——亮度,Tracking和Preset之間的差異真的決定了設計師的工作方式。
Tracking系統(tǒng)特別適合于營造靈動的燈光效果。試想一下,一位燈光師推著5個手柄,與此同時,另一位燈光師推著10個手柄。Tracking控制臺從一開始就提供了這種控制方式,因為其目的就是采用計算機化的方式來再現(xiàn)這種手動控制樣式。
要讓Preset控制臺來執(zhí)行這種任務,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它們的運行方式是從一個完整的場景交叉變化到另一個完整的場景,通常只帶有兩場主控。每一場的變化受控于一個手柄,因此,無法實現(xiàn)多個變化時間。
這個簡單的問題引出了下面這個基本問題。
2.2? 如何重演Cue?
這個話題涉及的面很廣,討論內(nèi)容包括多個Cue列表(譯者注:也被稱作Sequence<序列>)、Masking(屏蔽)、Priority(優(yōu)先級)設置等,但歸根到底,只有兩種基本選擇:Move Fade和State。
在歷史上,Tracking控制臺也被稱作Move Fade控制臺。因為一個Cue中只包含一些“推動指令”,當執(zhí)行Cue時,只有那些“推動指令”得到重演。如果在Cue 10中有一個值的變化時間很長,并且那個通道跟蹤到了Cue 11,那么當用戶按Go鍵時,它依然會用Cue 10的時間來繼續(xù)變化,即使Cue 11的變化時間與其完全不同。這是因為Cue 11中的跟蹤值不會對Cue 10中的這條“推動指令”產(chǎn)生任何影響。
Move Fade的核心理念是:當執(zhí)行Cue時,只有“推動指令”得到重演,并且跟蹤值(與前一個Cue相比,那些沒有改變的值)不會對變化過程產(chǎn)生任何影響。如果跟蹤值的數(shù)據(jù)還在變化當中,那么,它們依然采用原有變化時間來繼續(xù)變化下去。
由此可見,Move Fade和Tracking是密切相關的,但是也并非完全相同。那么,在Preset控制臺中,這個理念是如何得到體現(xiàn)的呢?
另一種重演方式是:接收到Go指令后,執(zhí)行Cue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人們把它稱作State設備。通常,Preset控制臺就是State設備,因為它們完全不理會跟蹤值。就拿上例來說,如果用戶把它切換到Preset方式,那么Cue 11的時間就會對Cue 10中的那個通道的變化產(chǎn)生影響,因為從本質(zhì)上看,所有Cue中都包含了所有通道的“推動指令”。
State的核心理念是:當執(zhí)行Cue時,每次都會重演所有通道,并且保存在這個Cue中的所有通道都采用新的時間參數(shù),即使它與前一個Cue中的值是一樣的。
由此可知,Preset和State也是密切相關的。一種理念(Preset)是指數(shù)據(jù)的保存方式,而另一種理念(State)是指其重演方式。
2.3? 多個控制源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從前文介紹的“Move Fade”和“State”的概念可知,它們會對當前舞臺狀態(tài)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然而,這么簡單的情況幾乎碰不到。
通常,在計算機燈光控制臺中,每一個通道都受控于多個控制源。至少有一個手動控制源和一個Cue列表。如果它還在一個集控當中,那么用戶就有了三個潛在的控制源。
這些控制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這對重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兩種基本方式:LTP(后者優(yōu)先)和HTP(大者優(yōu)先),它們也源自于過去的那些電阻調(diào)光器裝置和Preset控制臺。
為了描述多個控制源之間的邏輯關系,人們常常使用“LTP winner”和“HTP winner”這樣的詞(譯者注:winner的本義是獲勝者)。
從本質(zhì)上看,電阻調(diào)光器裝置就是單場控制臺,這套系統(tǒng)采用的是LTP。因為每一路調(diào)光器中只有一個控制手柄,調(diào)光器輸出的數(shù)據(jù)就是用戶最后一次讓它輸出的那個數(shù)據(jù),這種做法非常合理。計算機控制臺確實帶有多個控制源,在其研制過程中,延續(xù)了這種基本理念。
LTP的核心理念是:通道總是執(zhí)行用戶最后告訴它們要做的事,與哪個控制源告訴它們來做無關。
對于Preset控制臺,同一列中的所有推桿都控制同一個調(diào)光器,因此需要另一種控制方式。它采用的理念是HTP,哪個推桿的輸出值最大,哪個推桿“贏”。如果那個推桿被拉下,或者它所控制的那個場景變化到了一個較低的值,那么,此時輸出值最大的那個推桿/場景主控組會“贏”,并且那個通道的值一直保持不變,直到那個推桿/場景淡出或者另一個HTP“winner”來到。
HTP的核心理念是:哪個控制源的值最大,通道就輸出哪個控制源的值。
通常,HTP和LTP只是一個與亮度控制有關的問題。甚至在當代控制臺中,對亮度默認采用HTP,對非亮度參數(shù)采用LTP,這是因為HTP對于Pan、Tilt、Color等是沒有意義的。對于把HTP作為亮度理念的控制臺,既然它會對重演產(chǎn)生很大影響,因此,這依然是一個經(jīng)典特征。
在亮度控制方面,幾乎所有的當代控制臺都把LTP和HTP融合到了一起。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那個燈為什么輸出那個亮度?”對于這個問題,LTP/HTP winner的概念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通常,控制臺先計算LTP“winner”,再看看“HTP”winner,來判斷那個值是高了還是低了,然后輸出最終結(jié)果。當然,那個值還可能受到抑制式集控和總控的限制。
3? 關于控制與數(shù)據(jù)保存的“理念”
3.1? 控制理念
在電腦燈控制臺問世之前,一個控制臺不是Tracking-Move Fade-LTP設備,就是Preset-State-HTP設備。這些理念密切相關、緊密相連。筆者希望通過前文的介紹,有助于大家理解其中的緣由。
第一臺電腦燈控制臺打破了上述這種經(jīng)典關系。人們可能見過Tracking/State(默認)電腦燈控制臺或是Preset/Move Fade電腦燈控制臺。這是因為:與只含一個參數(shù)的設備(調(diào)光器)相比,電腦燈的控制自然要復雜得多。
再對Tracking vs. Track Editing(以跟蹤方式來編輯)做一個解釋,可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幾乎所有的控制臺(甚至Preset控制臺)都支持Track Editing。它的理念是:用戶可以修改一個Cue,并讓所做修改跟蹤下去,直到遇到另一個不同的值。這就是Track Editing的意思。在編輯時,如果要在Preset控制臺上使用這個功能,那么要專門設置一下。這是Tracking控制臺的默認工作方式。所有的Tracking控制臺都支持“Cue Only”功能,它是指以“Cue Only”方式來編輯,不讓所做編輯“跟蹤下去”。在這種方式下,Tracking控制臺就能像Preset系統(tǒng)那樣來編輯數(shù)據(jù)。然而,把Tracking控制臺設為“Cue Only”模式后,并沒有將其變成Preset控制臺。它只是在編輯數(shù)據(jù)時影響其處理方式。
在獲取數(shù)據(jù)源頭方面,Tracking控制臺和Preset控制臺有所不同,這種基本工作方式不會僅僅因為Tracking控制臺處于Cue Only模式而改變。舉個例子,假如用戶已經(jīng)編好了Cue 1~Cue 10,那些Cue中含有Channel 1~ Channel 10。用戶把Channel 100設為滿光,然后采用類似[100 Record 4.5]的指令(視具體控制臺而定)來創(chuàng)建Cue 4.5。
對于Preset控制臺,在Cue 4.5中,只有Channel 100為滿光,Channel 1~ Channel 10的值會變?yōu)?。對于Tracking控制臺,Channel 100為滿光,Channel 1~ Channel 10會跟蹤其在Cue 4中的值。
那么,Cue 5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對于Preset控制臺,Channel 100的值會變?yōu)?。對于Tracking控制臺,如果控制臺處于跟蹤模式,那么Channel 100會跟蹤這個滿光值。如果用戶在保存Cue時選擇了“Cue Only”鍵,或者控制臺處于“Cue Only”模式,那么,Channel 100的值會變?yōu)?。
最后一點,在當代控制臺中往往有多個Go鍵,因此,與數(shù)據(jù)保存有關的新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了。如果用戶使用了多個重演桿和多個Cue列表,那么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在一個Cue中保存整個燈光狀態(tài),就顯得不再合適了。其實,保存系統(tǒng)的整個狀態(tài)的意思是:在某個時刻,舞臺上只呈現(xiàn)一個Cue,這與多個Cue列表的意思是背道而馳的。因此,人們研發(fā)了各種控制方式來處理這種錯綜復雜的問題。
3.2? 保存哪些數(shù)據(jù)?
為了方便用戶使用多個Cue列表,在很早以前就在電腦燈控制臺中引入了兩個概念,以具體解決這個問題:“用戶可在Cue中保存哪些數(shù)據(jù)?”
第一種理念是:只有處于激活狀態(tài)的燈具會被保存到Cue中。在許多當代控制臺中,這種理念是通過一個選項來實現(xiàn)的。在默認情況下,整個燈光狀態(tài)會被保存下來。通常,這種方式被Preset控制臺所采用。
第二種理念是“編程器”。當用戶實時修改參數(shù)時,它們會被放到編程器中。當保存Cue時,只有編程器中的值會被保存下來,就像Cue中的“推動指令”一樣。帶有編程器的控制臺往往也是Tracking控制臺。因此,它們遵照上述規(guī)則。
再介紹兩種帶有選擇性的保存方式。
(1)Filtering(過濾)和Masking(屏蔽)
當今的燈光是相當復雜的,這意味著,在保存和調(diào)用所存對象(Cue、集控、素材<見后文>)時,還要用到其他控制方式。因此,大多數(shù)控制臺都可以對數(shù)據(jù)進行Filtering或Masking。其實它的意思就是,控制臺可以讓用戶來選擇他們所要保存或重演的對象。有些控制臺可對類別級(Focus、Color和Beam等)來做,而有些控制臺可對其下的參數(shù)級(Pan、Cyan、Gobo、Iris等)來做。
從本質(zhì)上看,F(xiàn)iltering和Masking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兩者都對所要調(diào)用或保存的數(shù)據(jù)進行限制。然而,它們所采用的方式其實是相反的。當用戶使用Filter時,是選擇想要保存的數(shù)據(jù);當用戶使用Mask時,是選擇想要忽略的數(shù)據(jù)。
Filter和Mask對重復性的保存操作十分有用。例如,如果用戶要創(chuàng)建一些Cue,只想保存顏色數(shù)據(jù),而燈很有可能是亮著的,但用戶不想保存其亮度。這時,用戶可以Filter顏色,或者可以Mask除顏色外的所有數(shù)據(jù),這樣就能只保存顏色數(shù)據(jù)了。
(2)指令
大多數(shù)控制臺也支持句法功能,可對所要保存的內(nèi)容進行限制。句法視具體控制臺而定,不過,它們都類似這樣(以上例為例): [Color] [Record] [Target] 或 [-] [Intensity] [Record] [Target]。
4? 值得一談的三種理念
(1)數(shù)據(jù)的引用
由于用戶經(jīng)常要對電腦燈做一些重復性的操作,因此,電腦燈控制臺也提供了一個與其相關的功能。每當用戶要把燈具投射到下場門前區(qū)的沙發(fā)上時,就要把燈具搖到那邊去,或者要反復不斷地把光色調(diào)到與R80最接近的顏色,很明顯,這些操作既耗時又無聊。請調(diào)用引用數(shù)據(jù),人們通常把它稱作素材。它們是更小的基本單元,可用來創(chuàng)建Cue。素材中含有“絕對數(shù)據(jù)”,這是一個專業(yè)術語,是指通過編碼器(即轉(zhuǎn)輪)和鍵盤給燈具輸入的一些值(Channel 5的值為50,Cyan<青色>的值為35,Magenta<品紅色>的值為20,Yellow<黃色>的值為0,這些都是絕對數(shù)據(jù)的例子)。
通常,素材用來創(chuàng)建Intensity(亮度)、Focus(位置)、Color(顏色)和Beam(光束)參數(shù),并且它們是分開創(chuàng)建的。它會根據(jù)類別來自動過濾,這種方式加快了其設置速度。大多數(shù)控制臺都支持“All素材”,可讓用戶把所有數(shù)據(jù)都保存到同一個素材中。通常,用戶把所有可能要投射到下場門前區(qū)沙發(fā)上的燈具先投射到那臺沙發(fā)上,再把它們保存到n號Focus素材中。之后,當用戶需要把其中一臺燈具投射到那臺沙發(fā)上時,只要選中它,然后調(diào)用n號Focus素材。在最后一次帶妝彩排中,當導演要把沙發(fā)往左挪動3 ft(0.914 m)時,用戶只需更新一個Focus素材即可,不必去更新300個Cue。修改了這個Focus素材后,所有采用該素材的Cue都會得到聯(lián)動修改。
(2)防止燈具一邊起光、一邊擺動,一邊起光、一邊換色換圖案
有一種十分普遍的用法:把電腦燈的Pan/Tilt、Color和Beam值預先設置到其指定位置,然后再起光。這種操作常常被稱作“marking”燈具(譯者注:marking的本義是標記)。
在Cue列表中把燈具marking到指定位置,這對電腦燈編程員來說是一件很專業(yè)的事,也常常是一件很費時間的事。如今,所有的控制臺都支持某種marking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它非常實用。
如今,大多數(shù)控制臺都能讓燈具自動提前到位,無需用戶干預。就這種運行方式,人們也許聽說過“暗場到位”等術語,其英文名有“Move While Dark” “Move Before Bright”“Go in B”“Dark Move”和“Auto-Mark”。通常,它是一個控制臺選項,可啟用它,也可禁用它,一般來說,可讓Cue值優(yōu)先于它,使其一邊起光、一邊走位(當非亮度參數(shù)走位時,漸漸起光)。
很多控制臺也支持其他的marking控制方式,因此,就燈具提前到位的方式上,編程員要做出更明確的判斷。
(3)如何使燈具受控,以實現(xiàn)其所有功能
最后要談的是,用戶需要對電腦燈進行定義,定義過程很復雜,業(yè)界把定義出來的這個東西稱作燈庫,它有許多英文名(Profile、Library, Template、Personality等)。燈庫中含有DMX通道與所有參數(shù)的對應關系,還可能含有與那些參數(shù)有關的更為詳細的信息,如:切割片組件的位置、宏功能和其他一些數(shù)據(jù)。有些控制臺更加人性化,容許用戶使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那些單位來輸入、保存數(shù)據(jù),例如:對頻閃的速度用Hz,對Pan和Tilt用度數(shù),對顏色用色調(diào)和飽和度。既然是由控制臺負責把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值轉(zhuǎn)換成DMX值,以實現(xiàn)所需畫面效果,那么不同廠家之間的燈具替換就是易如反掌的事了。
5? 結(jié)語
當今的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控制臺,它們既能控制亮度,又能控制電腦燈,既能創(chuàng)建效果,又能重演Cue。
思考一下,用戶要如何使用這個控制臺——用于舞臺劇還是用于大型活動?按Cue號順序重演還是靈活調(diào)用所編程序?給高手用還是給新手用?哪些人曾經(jīng)用過哪些控制臺?他們將來會使用哪些類型的產(chǎn)品?人們是不是經(jīng)常在這個場地搞一些一次性的活動?當選擇一種控制臺時,所有這些問題都要被考慮到。
本文旨在提供兩種截然不同的控制系統(tǒng),它們的功能都非常強大,產(chǎn)品的目標市場十分廣泛,有預算有限的小型場地,也有大型歌劇院和表演藝術中心,每一種控制臺都代表了一種不同的控制理念。
(本文編譯自2009年ETC《White Paper》中的《Entertainment Lighting Control Philosophy》一文。)
(編輯? ?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