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坤
葡萄采收以后,需經(jīng)過新梢成熟、休眠2個物候期才能完成生長年周期,樹體進入營養(yǎng)積累時期,加強以保護葉片、增強光合作用為中心的后期管理,對于增強樹勢、促進花芽分化、減少越冬病蟲基數(shù)、確保安全越冬、為來年葡萄豐產(chǎn)打下基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栽培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葡萄采后生長特性
1. 落葉期
也稱新梢成熟期,此期自漿果成熟開始采收到葉片黃化脫落為止,持續(xù)30~60天或更長時間。葡萄采收以后,葉片光合作用仍在加速進行,制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大量向枝蔓和根部輸送、積累,花芽分化也在微弱進行,新梢開始由下向上逐漸變褐、成熟,隨著氣溫下降,新梢停止生長,葉片光合作用減弱或停止,葉片內(nèi)的葉綠素分解,葉片顏色由綠色變成黃色或紅色,葉柄基部產(chǎn)生離層而脫落,標志著新梢成熟期的結(jié)束。新梢成熟得越好,在冬前通過的低溫鍛煉就越充分,花芽分化良好,抗寒力顯著增強。
2. 休眠期
葡萄植株自正常落葉后,到翌春傷流期開始為休眠期。此段時間樹體的養(yǎng)分已經(jīng)回流到根部、干部及多年生枝蔓,對其進行合理修剪不但不會造成養(yǎng)分損失,還可減少無效枝蔓數(shù)量、節(jié)省營養(yǎng),同時便于調(diào)整結(jié)果母枝負載量,有利于葡萄優(yōu)質(zhì)穩(wěn)產(chǎn)。
影響葡萄休眠的因素以溫度為主。葡萄植株落葉后,芽眼處于休眠狀態(tài),在0~5℃的條件下,需經(jīng)過30~45天才可結(jié)束休眠。葡萄完成自然休眠后,如氣溫上升到10℃以上,即可隨時萌發(fā)生長;如外界溫度仍然很低,便進入被迫休眠。因此,同一葡萄品種萌芽期在我國各地有所差異。
葡萄枝條上的芽眼能夠忍耐-20~-18℃的低溫。在我國北方,由于冬季寒冷(氣溫≤-15℃),葡萄必須進行埋土防寒;而南方各省冬季溫暖,栽培的葡萄無須埋土防寒。
葡萄根系沒有自然休眠期,在一年之內(nèi),只要土壤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適宜,根的吸收和生長活動都可進行。在整個冬季,根系仍保持一定的吸收能力,以保證地上部微弱的生命活動。因此,在冬季保持適當?shù)耐寥浪质直匾?/p>
二、葡萄采后栽培管理
1. 保護秋葉
葡萄采后到落葉前,葉片的光合作用出現(xiàn)第二次高峰,接近落葉時光合效率才迅速下降,加強采后這個關鍵時期的管理,保葉、護葉,對延長枝葉養(yǎng)分流動時間,增加樹體光合產(chǎn)物的貯存意義重大。生產(chǎn)上要注意保護秋葉,及時施足基肥,結(jié)合病蟲害防治噴施氮、磷、鉀葉面肥,以促進新梢迅速成熟,延長葉片壽命和枝葉養(yǎng)分流動時間,增加樹體貯藏營養(yǎng),為葡萄安全越冬及翌春生長打下良好基礎。
應注意防治霜霉病、白粉病、大青葉蟬(又名大綠浮塵子)、二星葉蟬等葉片病蟲害。對霜霉病、白粉病,可采用90%三乙膦酸鋁可溶性粉劑300~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1∶1∶200波爾多液進行防治,間隔7~10天噴1次,發(fā)病嚴重時連噴2次即可控制住病情。對大青葉蟬、二星葉蟬等,可采用40%樂果乳油800~1 000倍液等噴殺。噴藥時要結(jié)合葉面施肥(0.5%左右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不用或少用胂·鋅·福美雙和硫制劑農(nóng)藥,防止葉片過早老化,同時盡量減少對葉片的機械損傷,以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增強樹體營養(yǎng)貯存。
2. 結(jié)合灌水,早施基肥
葡萄全年施肥量,可按生產(chǎn)1 000千克漿果施純氮(N)4~6千克,氮(N)∶磷(P2O5)∶鉀(K2O)=2∶1∶2~3的比例折算。基肥施用量應占全年的50%~80%,肥料以廄肥、堆肥、人畜糞等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量的氮、磷、鉀速效化肥。有機肥可按1千克漿果施2~3千克肥的標準施入,通常每株施有機肥25~50千克、磷肥200~500克(與有機肥混合堆漚,酸性土施鈣鎂磷肥,堿性土施過磷酸鈣),氯化鉀或硫酸鉀100~200克,尿素100~200克,以補充樹體營養(yǎng),加快樹勢恢復,增強后期葉片光合作用。
葡萄基肥以秋施為好,生產(chǎn)上多在落葉前(9~10月份)進行,最遲在11月份施完。此時正值根系生長的第二次高峰,葉片尚未凋落,肥料施入后能很快被吸收,并且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樹體貯藏營養(yǎng)?;室Y(jié)合擴穴改土深施,一般在距離樹干50~80厘米處,挖深、寬各40~60厘米的溝施入,隨著樹齡增大,施肥溝與樹干的距離不斷增大。為減輕施肥工作量,可采用隔行或隔株開溝的方法輪番溝施,經(jīng)過幾年使全園土壤都得到深翻和改良。挖溝時應少傷根,碰到較大的粗根應躲開,將肥料放入溝內(nèi)與土壤充分攪拌,然后覆土并及時灌透水,做到隨挖溝、隨施肥、隨封土、隨灌水,以促進肥料溶解吸收。
3. 抓好冬剪
冬剪,即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在我國南方,冬剪自葡萄落葉后至傷流發(fā)生前均可進行,一般翌年1月底修剪結(jié)束,過遲則易導致傷流,影響生長結(jié)果。修剪時應做到“一看”“二疏”“三截”“四查”。
“一看”:即修剪前,要進行調(diào)查分析,看品種,看樹形,看架形,看樹勢,看鄰株間關系,做到心中有數(shù),防止錯剪。
“二疏”:修剪時疏除病蟲枝、細弱枝、枯枝、過密枝、需要局部更新的衰弱主側(cè)蔓、無利用價值的萌蘗枝和株(行)間交叉枝。
“三截”:對結(jié)果母枝,留下作為結(jié)果用的一年生枝進行短截。生產(chǎn)上多采用雙枝更新的方法進行修剪(見圖1)。干高以上每米蔓長留2個結(jié)果枝組、4個結(jié)果母枝。同一老枝上基部相近的2個枝為一組,下部枝進行短梢修剪,留2~3個芽短截,作為預備枝(不代表不能結(jié)果);上部枝根據(jù)品種特性、枝條粗度和生產(chǎn)需要,進行中(留4~7個芽)、長(留8~12個芽)梢修剪,讓其多結(jié)果。下年冬剪時,將結(jié)果后的上部枝條疏除,從預備枝上選留2個位置相近的一年生枝,再按前一年的方法進行修剪,上部枝長、中梢修剪,下部枝留2~3個芽短截,以后每年反復進行。
“四查”:修剪后,檢查是否有漏剪、錯剪,并注意整修支架,引縛枝蔓,使架面枝蔓分布均勻,盡可能合理利用空間。
葡萄枝蔓組織疏松、髓部大,而且修剪量較其他果樹大,傷口較多。為減少傷流,截枝位置在節(jié)間中間或以上部位,不可離芽太近,通常留3~4厘米的保護樁,以免失水干枯;疏枝時,要留1厘米左右的保護樁,切忌緊貼基枝下剪,以免因傷口向里干枯而影響母枝養(yǎng)分輸導。大的剪、鋸口,要用利刀削平,以利愈合。
北方葡萄產(chǎn)區(qū),冬剪分2次進行,通常在落葉后2周到埋土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進行1次預剪,適當多留些枝蔓,待翌年早春葡萄出土上架時,再進行1次補充修剪。
4. 徹底清園
搞好果園清潔,是消滅葡萄病蟲害的根本措施。冬剪結(jié)束后,要及時將園中雜草、枯枝、落葉、落果等殘雜物,連同樹上剪下的枝條、病穗、僵果、蟲苞及枝蔓上刮下的樹皮一起清除干凈,并集中燒毀或深埋;對枝蔓均勻噴灑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20~30倍液,春季萌芽前再加噴1次,可減少越冬的病蟲害。
5. 全園翻土
清園后要及時深翻園土,疏松土壤。深翻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保水、排水、保肥能力,而且可以將土壤中越冬的害蟲翻到土壤表面凍死、干死或讓鳥類啄食,將地面枯枝、落葉、落果、病穗、雜草等帶菌物及地面害蟲翻入土層深處消滅,減少越冬病蟲。翻土時注意外深內(nèi)淺,靠近主干處要淺挖(以10~12厘米為度),株、行間可深挖(深度20~30厘米),并將土面整平。酸性土壤結(jié)合深翻均勻撒施生石灰粉(100~150千克/畝)效果更佳。
6. 清溝防漬
葡萄喜干忌濕,不太耐澇,長時間漬水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長。生產(chǎn)上可結(jié)合深翻清溝,力求溝渠相連、溝溝相通,能蓄、能灌、能排。清理排水溝時,平地果園要在果園四周及行間開溝,與灌溉渠道結(jié)合;地下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使排水溝深度低于葡萄根系主要分布層;坡地果園應在等高梯田內(nèi)側(cè)開挖深、寬各30厘米左右的背溝,與縱向排水溝接通,背溝內(nèi)每隔3~5米挖一小水坑或留一土?。ü「邽闇仙畹?/2~2/3),形成“竹節(jié)溝”,以利蓄水保土和排水。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湖南省隆回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郵編:4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