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特蘭大本地設計機構舉行的“MA!Desiqn is Human”活動今年升級成為“亞特蘭大設計節(jié)”,增加了國際化色彩。6月3日-11日的兩周活動中,這一新晉設計節(jié)致力于探討設計對經濟、文化、政策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并將美好的國際設計理念帶給美國,畢竟亞特蘭大作為位于內陸的主要都市,相對于更為保守的周邊城鎮(zhèn),已經足以引領一方潮流。在作為設計節(jié)中心的亞特蘭大和周邊的活動主辦城市,設計領域的專家與設計師、制造商、企業(yè)管理者和消費者通過對話,思考設計在更廣泛領域中的應用。通過設計經濟博覽會、MA建筑之旅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立,亞特蘭大設計節(jié)讓設計師和建筑師對話,分享設計經驗。畢竟如今設計已經成為創(chuàng)意產業(yè)和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關鍵,成為一種文化。
亞特蘭大設計節(jié)也期待通過設計方面的多樣化創(chuàng)新,以及新鮮的產品發(fā)布、論壇、觀影等活動,吸引更多觀眾前來。去年的活動成功吸引了超過4000名觀眾,其中近半為專業(yè)的設計人員,對于只有40多萬人口的亞特蘭大來說已經成果頗豐。
本年度設計節(jié)請來了倫敦交通局(TFL,Transport for London),講述TfL品牌成長的歷史,如何成立TfL設計委員會,通過設計提高品牌形象,推動授權計劃開拓新市場,促進圍繞倫敦交通的商業(yè)和經濟增長。
推動城市設計
在亞特蘭大,設計節(jié)被作為推動城市設計的力量,無論是公共交通、城市規(guī)劃設計、建筑和公共設施建造,設計節(jié)都可以提供更為先進、人性和現(xiàn)代化的議題與實踐,通過本地和國際領域人才交流,為城市帶來新鮮理念。各類創(chuàng)意、教育、商業(yè)設計類的活動也為公眾提供了基礎的設計教育,或多或少的推動本地文化風尚的提升和與國際接軌。
倫敦交通局深入創(chuàng)新設計的歷史,始于弗蘭克·皮克的堅持,他最先提出好的設計和設計管理能改變交通部門的文化和公眾認知。皮克不僅提出了這一基于設計的愿景,并靠自己的努力和能量改變了公共交通的設計,乃至于改變了整個倫敦。TfL繼承重視設計的傳統(tǒng),與時俱進地保持了TfL品牌在市場上的設計領先性。
·管線地圖:倫敦最具代表性的交通領域設計
2013年,在TfL慶祝倫敦第一條地鐵大都會線-帕丁頓到法靈頓開通150周年之際,哈里·貝克(Harry Beck)的“管線(Tube)”地圖作為一個標志性的設計經典也迎來80周年紀念。管線地圖的受電路圖啟發(fā)而誕生,清晰簡約,自1933年誕生至今仍在使用,只是隨著城市建設不斷增加新的線路。
·圓形標志
歷史悠久的倫敦地鐵所使用的藍色標題、紅色圓圈LOGO,已成為倫敦地鐵的標志,并延伸為倫敦這座城市的形象色彩。這一標志最初起源于100年前,1917年根據(jù)唱片設計的原型。
·座椅面料
倫敦交通局有專屬的面料設計,以展現(xiàn)獨特的企業(yè)形象,包括與獨立設計師合作定制的座椅面料,其中不乏最前沿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例如Marion Dorn、Norbet Dutton、Enid Marx和Paul Nash。設計師被要求在設計中考慮到面料在交通工具內的人造光線下圖案及顏色搭配,同時需要考慮到使用中的磨損和污染。今天TfL的面料設計完全是現(xiàn)代幾何圖案的,與過去的花卉圖案迥然不同,從中也反映出都市時尚的變遷。
TIF邀請藝術設計機構MADE來從自己150周年的歷史積累中挖掘設計靈感,包括維多利亞時期舊公共汽車車燈為靈感改造的燈具,以及使用了來自1930年代座椅面料的皮卡迪利(Piccadilly)椅子。
·約翰斯頓字體
專為倫敦地鐵設計的約翰斯頓字體,由書法家愛德華·約翰斯頓(Edward Johnston)創(chuàng)作,成為精美的設計典范,引領了無襯線字體的一代風潮。1979年約翰斯頓字體曾進行過一次調整升級。最新的約翰斯頓100字體,委托Monotype來重新設計視覺識別系統(tǒng),以符合當下的使用環(huán)境。Monotype還將為TfL設計移動和智能設備場景下的應用程序和視覺效果,并保持愛德華·約翰斯頓的原始風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