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講座紀(jì)實"/>
(接上文)
不知是誰大喊一聲:“是老鷹!”
同學(xué)們“轟”的一聲都笑了。沈老師也笑了,眼睛瞇成兩彎月牙。他繼續(xù)說道:
你們有誰見過老鷹會敲門的嗎?沒有吧。我打開門一看,是一位老人。他對我說:“你撿到了兩個老鷹蛋?聽說你要煎荷包蛋?”我說:“是的,怎么啦?”老人說:“老鷹在我們心目中是神鳥,是神。你怎么能吃神的蛋呢?”
他這樣說了,我當(dāng)然不能再拿老鷹蛋煎荷包蛋了。老人告訴我老鷹是神,我卻要偷吃神的蛋,不是太可恥了嗎?于是,我把這兩個老鷹蛋和雞窩里的兩顆雞蛋調(diào)包,讓母雞孵小鷹。
你們知不知道,雞的孵化周期比較短,二十一天就可以孵化出小雞來。但是鷹的孵化周期很長,需要三十六天才能孵出小鷹來。但是我撿到老鷹蛋的時候啊,幸好母鷹已經(jīng)孵了一段時間,而母雞,才剛剛開始孵蛋。所以,小鷹和小雞可以同時出生。我的小鷹只出生了一只,因為其中一顆蛋的蛋黃在山上顛碎了,它變成了一顆死蛋,孵不出小鷹來了。
過了一段時間,小雞和小鷹同時啄破殼出來了??墒沁@又有了一個麻煩: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雞是早成鳥,“早飯”的“早”,“成功”的“成”。早成鳥啄破殼之后,能直接睜開眼睛。不是幾個小時噢,是幾分鐘,幾分鐘之后就可以走動,就可以跟著媽媽一起找蟲子吃了。三個月大時,它就能自己生活啦。
鷹是晚成鳥,“晚”是“傍晚”的“晚”,“成”還是那個“成”。晚成鳥出殼之后,眼睛睜不開,腿也走不了;三個月大的時候,才能睜開眼睛,才能走路;六個月大的時候,才能羽毛豐滿,才能展翅高飛。在它眼睛睜不開、腿也不能走的期間,只能做一個動作,就是伸長脖子,嘴張大,對著媽媽“呀呀呀”地叫,讓媽媽往自己的嘴巴里塞吃的。這個動作有個名字,叫作“幼鳥乞食”。
雞媽媽孵出來小雞和我的小鷹之后啊,就帶著小雞們走嘞!只剩下我和小鷹在家。我就在門口的米缸里翻啊翻,翻出來一只米蟲,我就把它放到小鷹嘴上,還學(xué)著母雞發(fā)出“咯咯咯”的聲音,逗它吃東西??尚→椌褪遣粡堊?,不愿意吃我給它的米蟲。
你們知道吧,鷹的自尊心很強,只有聽到媽媽的聲音、聞到媽媽的氣味,才會向她討東西吃。我學(xué)的聲音好像不對勁,也有可能我身上的氣味不太像老母雞,所以我的小鷹不張嘴。我急也急死了,就想:好不容易孵出來了一只小鷹,這下要活活餓死嘞!
老母雞出去之后,覺得不對呀,怎么好像少了一個孩子?于是它回來對著小鷹“咯咯咯”地叫,好像在說:“孩子啊,你不跟我出去捉蟲,你會餓死的哎!”小鷹這時候聽到了媽媽的叫聲,聞到了媽媽的味道,就張開嘴對著媽媽“啊啊啊”地叫。小鷹在窩里叫,老母雞在門口叫,它們就這樣對著叫了二十多分鐘……(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