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英
時間:唐穆宗長慶年間
(公元821年-824年)
地點:皇宮
在觀看了上一期的《月食消失之謎》后,小cool龍有事沒事就來纏著精靈豆,要他打開歷史回放儀,再去看看歷史中的趣事兒。小cool龍倒不是對歷史產(chǎn)生了興趣,而是迷上了李術(shù)士制作的“木鐘馗”。
實在受不了小cool龍的“疲勞轟炸”,精靈豆終于再次打開了歷史回放儀的開關(guān)。
皇宮大殿里,唐穆宗端坐在龍椅上,百無聊賴地玩著手指。一個大臣正在他面前滔滔不絕地念著奏本,內(nèi)容大概是某某地方發(fā)生了饑荒,某某國又對大唐虎視眈眈,等等。
大臣才說了幾句,唐穆宗就按捺不住,擺了擺手,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這些事,你們處理就行了。”繼而轉(zhuǎn)臉問其他大臣:“眾愛卿,我讓大家尋訪的奇人異事怎樣了?我的壽宴可馬上就要開始了!”
一個胖大臣急忙上前,諂媚地說:“臣近日尋得一個叫韓志和的人,木雕技藝出神入化,如同魯班再世,保準皇上喜歡!他正在殿外候著呢,皇上不如先宣來見見?”
唐穆宗想了想,勉強說道:“宣!”
韓志和進殿之后,禮拜完畢,找好適合表演的位置,從袖子里拿出一只早就雕刻好的木鳥,輕輕地摁了摁腹部的開關(guān)。只見那只木鳥立刻振翅飛起,如同真鳥一樣,一直飛到一兩百步外才落下來。
接著,韓志和又拿出一只木貓。他鼓搗一番后,那只木貓立刻活動起來,又是跑又是跳,又是撲又是抓,動作就跟真貓捕鼠一模一樣!
唐穆宗哪里見過如此神奇的節(jié)目?不由得龍顏大悅,下令重賞韓志和以及推薦他的胖大臣。
韓志和謝恩之后,說:“稟皇上,草民聽說皇上大壽,特地趕制了一件寶物送給皇上!”一聽“寶物”,唐穆宗更是不由得兩眼放光:“還有寶物?趕緊呈上來!”韓志和朝著殿外喊了兩聲,立刻有人抬進來一張大床。這張床高好幾尺,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鑲滿了金銀珠寶,做工考究,華麗異常。但是,在唐穆宗眼中,這不過就是一張沒什么特點的床而已。
看出了唐穆宗的不滿,韓志和趕緊指著床側(cè)的一個木制踏板,說:“草民斗膽,敢請皇上上前來,踩踩這個踏板。”
唐穆宗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還是饒有興致地走到床前,踩下了踏板。
只見大床發(fā)出一陣震動——先是冒出龍須,再是龍頭,接著龍身、龍爪,最后是龍尾——一條栩栩如生的木龍竟然在床上顯露出來。
唐穆宗被驚得呆立當場。哇!太精彩了,這簡直就是機器人表演啊!這下,你該滿意了吧?
見皇帝被鎮(zhèn)住了,韓志和有些得意地說:“皇上,此床名為‘見龍床!是我精心為您打造的!”
誰知,他話還沒說完,唐穆宗臉色霎時變得慘白,然后大叫一聲,一屁股坐到地上,竟然渾身瑟瑟發(fā)抖。
韓志和這才知道,皇帝并沒有收到驚喜,而是受到驚嚇。他趕緊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皇上,草民愚鈍,驚了圣駕,罪該萬死!草民還有一項雕蟲小技,保證皇上喜歡!希望皇上恩準草民將功折罪!”
唐穆宗被人扶回龍椅上,好一會兒才緩過勁兒來。此時,“見龍床”已被抬出了宮殿,取而代之的是一支宮廷樂隊。
隨著音樂奏響,唐穆宗如同服下了靈丹妙藥一般,又恢復了神采。
韓志和站在樂隊前,從懷中掏出一個桐木盒子來。這個盒子不大,僅有幾寸見方。他先是將嘴湊到盒子跟前,輕聲地嘀咕了幾句,然后才將盒蓋打開。
蓋子一開,一群紅色的蠅虎子(古時傳說中一種吃蒼蠅的飛蟲)從里面飛了出來。說來也怪,那些蠅虎子竟然沒有四處亂飛,而是自發(fā)地排成了五個隊列。
在樂師的伴奏下,蠅虎子翩翩起舞,動作完全與節(jié)拍吻合。遇到需要配詞朗誦的地方,它們還會一起發(fā)出“嚶嚶”的聲音。一曲完畢,蠅虎子又井然有序地飛回盒子里了。
唐穆宗被韓志和的這番表演哄得異常高興,不僅不再追究受到驚嚇的事,還賞賜給他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并鼓勵加要求地讓他在即將舉行的壽宴上拿出更加精彩的節(jié)目來。
小Cool龍還等著看韓志和“更加精彩的節(jié)目”呢,誰知,精靈豆已經(jīng)按下了歷史回放儀的關(guān)閉鍵。
“這是怎么回事兒?繼續(xù)看呀!”小Cool龍一頭霧水。
“沒了,他的表演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這位韓志和本來準備將蠅虎子跳舞作為保留節(jié)目,在壽宴上表演,結(jié)果沒想到龍床嚇到了皇帝,為了保命只能提前亮出了蠅虎子。他已經(jīng)黔驢技窮,拿不出更加精彩的節(jié)目。所以,這次在皇宮亮相之后,他就跑了?!?/p>
“神秘”的機關(guān)術(shù)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不時會讀到像韓志和一樣的奇人故事。他們擁有一雙神奇的手,能夠制作出類似現(xiàn)代機械,甚至機器人一樣的物件。后來,有人將他們稱為“機關(guān)師”,他們的本領(lǐng)則稱為“機關(guān)術(shù)”。所謂機關(guān)術(shù),其實就是機械制造,在古人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并不鮮見。我們來看一些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例子吧:
交通工具·記里鼓車
不少古籍和古畫中都出現(xiàn)過一種名叫“記里鼓車”的交通工具。車上有兩個小人,車每走出十里,一個小人就會敲鼓一次;它擊鼓十次之后,另一個小人則會敲鐘一次。古人以此來計算里程?,F(xiàn)代的科學家經(jīng)過研究,已經(jīng)成功復原出記里鼓車的模型,現(xiàn)陳列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內(nèi)。
防盜設(shè)施·墓葬陷阱
為了對付盜墓賊,古人還將機關(guān)術(shù)運用到墓葬的保護當中,比如“連環(huán)跳板”。表面上,“連環(huán)跳板”就是普通的墓道,但是當人踩上去之后,跳板會立刻翻轉(zhuǎn),讓人掉進布有利刃的深坑中。
“跑了?跑哪兒去了?”
“你想想,得罪了皇帝,能跑到哪兒去?或許最危險的地方也最安全吧,他干脆躲進了皇帝的寶庫里,沒事時就用皇帝的金銀和玉石做機關(guān)蝴蝶玩!這些蝴蝶飛出去,還差點兒暴露了他的行蹤呢!”
“還真是藝高人膽大啊……后來呢?”
“后來?后來就沒人知道他去哪兒啰,因為很快也就沒人再追究這事兒?!?/p>
“唐穆宗這么大度?”
“并不是他大度。唐穆宗是歷史上有名的享樂昏君,他僅僅當了4年皇帝,就因為享樂過度,外加服食了有毒的丹藥,才剛剛30歲就一命嗚呼了?!?/p>
軍事設(shè)施·拋石機
利用杠桿原理,由人力拉動來拋投石塊的拋石機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中國的戰(zhàn)場上。宋代的《武經(jīng)總要》中更是記錄了多種拋石機的制造方法,其中最大的一種,需要上百人操作,能發(fā)射重達百斤的石彈。拋石車經(jīng)阿拉伯人西傳后,被多次改進,發(fā)展出依靠機械彈力即可發(fā)射。不再需要人力拉動的進化版。
除了這些真實的例子,古人更多地還是將“機關(guān)術(shù)”視為奇聞逸事。人們在記錄的時候不會深究機械運動的原理,而是喜歡講故事,并且添油加醋,讓這些技術(shù)顯得不可思議,甚至如同科幻故事一般。然而,真正的技術(shù)卻沒有流傳下來。韓志和的故事,就是唐代一個叫蘇鶚的人記錄在自己的筆記小說集《杜陽雜編》中的。
這臺拋石車有點不對勁?在本期“好奇鬼探索”找尋線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