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梅
世界自然基金會2018年10月30日發(fā)表報告稱,受污染、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全球野生動物數(shù)量在過去40多年里下降了60%。1970年至2014年共有4 000多種魚類、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及哺乳動物數(shù)量大幅下降。目前物種滅絕的速度比沒有人為因素滲入之前快了1 000倍。到2050年,地球上不受人類影響的土地比例將跌至10%以下。世界自然基金會呼吁全球共同保護野生動物,扭轉(zhuǎn)人類對自然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
不自由,毋寧死
在南美洲有一種鳥,它的羽毛非常美,西班牙殖民者試圖把它抓來放到鳥籠子里觀賞。但成年鳥不易捕獲和養(yǎng)活,當(dāng)人們把抓到的成年鳥放入鳥籠時,它將不斷地用頭撞擊鳥籠,直到力竭而死。于是有人打起了不懂事的幼鳥的主意,把抓到的幼鳥放入鳥籠。但鳥媽媽發(fā)現(xiàn)了失蹤的孩子后,它會趁人們不注意,悄悄地銜一顆美麗而有毒的果實放入幼鳥籠中,幼鳥吞食這顆果實后便會中毒而死。
人們震驚于此,又深感敬佩。于是人們給美麗的小鳥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自由鳥。之后這種小鳥作為危地馬拉的象征驕傲地站在了國旗、國徽、硬幣上。這種小型攀禽,屬咬鵑目咬鵑科的鳥類,有個美麗的名字——鳳尾綠咬鵑。
高空飛行之神
幾千年以前,鳳尾綠咬鵑是阿茲特克文明和瑪雅文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如今中美洲國家,它們?nèi)匀皇欠浅J軞g迎獨一無二的烏。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有一個共同的神,主宰風(fēng)和雨,名叫羽蛇神。名字取自阿茲特克語中的“鳳尾綠咬鵑”和“蛇”。他是鳥和蛇的混合體,戴著鳳尾綠咬鵑羽毛做成的頭飾。
雄性鳳尾綠咬鵑有平滑的長尾覆羽,如同鳳凰一樣的尾羽。對于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來說,鳳尾綠咬鵑尾羽做成的頭飾比黃金更有價值。只有國王和高級祭司才有資格佩戴?,斞湃朔浅U鋹埒P尾綠咬鵑,沒經(jīng)允許殺死一只鳳尾綠咬鵑將被處以死刑。目前,鳳尾綠咬鵑是危地馬拉的國寶,也是危地馬拉的國鳥。
最像鳳凰的烏
作為一種傳說中的鳥類,鳳凰與龍在我國古代神話中都有非常高的地位。鳳凰被譽為“百鳥之王”(實則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一說到這種鳥類的時候,很多人腦海中也能聯(lián)想到關(guān)于鳳凰的形象——長長的尾羽、飄逸的身材……然而這世界上畢竟沒有人親眼見過真正的鳳凰,那么到底什么鳥類最有鳳凰的神韻呢?
鳳尾綠咬鵑是一種尾羽非常長的鳥類,而鳳凰最主要的特征便是長長的尾羽。只不過成年的鳳尾綠咬鵑體長只有70厘米左右(其尾羽的長度大約可以占到體長的一半),與傳說中鳳凰的體形相差極大!然而鳳尾綠咬鵑是最具有鳳凰神韻的鳥類,因為這種鳥不僅有著鳳凰一樣長長的尾羽,而且本身體量苗條體態(tài)優(yōu)美很有仙氣,看起來更像是迷你版的鳳凰。只不過鳳尾綠咬鵑并非是中國的鳥類,而是生活在南美洲原始叢林中的一種小型攀禽。
生存遇危機
鳳尾綠咬鵑非常美麗,在中美洲文化中也非常重要。然而,它們的生存卻面臨威脅。最嚴重的問題是棲息地減少:很多供它們棲息的森林被砍伐了,空出的土地被用來放牧或種植咖啡。因為這些人類活動,導(dǎo)致了風(fēng)尾綠咬鵑的棲息地被不斷隔開,生境破碎化,使得鳳尾綠咬鵑尋找食物和伴侶變得更加困難。
天敵也是對鳳尾綠咬鵑生存的一大威脅:長尾鼬鼠、松鼠甚至其他鳥類都會吃鳳尾綠咬鵑的卵或幼烏,只有不到20%的鳳尾綠咬鵑能夠長大成年。成年的鳳尾綠咬鵑也會被貓頭鷹或野貓捕食。人類也會捕獲鳳尾綠咬鵑,一些人甚至為了羽毛或者肉而殺戮鳳尾綠咬鵑,還有一些人想把鳳尾綠咬鵑當(dāng)成有錢人的寵物進行偷獵、販賣,這些在危地馬拉都是被禁止和違法的。但是,在金錢的誘惑下,利欲熏心的偷獵者鋌而走險,偷獵行為時有發(fā)生。這也是造成鳳尾綠咬鵑瀕危的主要原因,被囚禁的鳳尾綠咬鵑是活不久的。
鳳尾綠咬鵑成對生活,雌雄形影不離。營巢于樹洞中,在繁殖能力方面鳳尾綠咬鵑相對是比較差的,雌性每次僅僅只生產(chǎn)一到兩枚鳥卵,盡管孵化期只需要不到3周時間,但是較低的繁衍效率也使得這種鳥的生存狀態(tài)不甚樂觀。幼雛出殼后2~3周長出羽毛。幼年的鳳尾綠咬鵑保留有一雙原始的爪,就像始祖鳥或翼龍的爪,成年后消失。好在是鳳尾綠咬鵑生活的區(qū)域并沒有對它們構(gòu)成極端威脅的天敵,所以這種古老且略顯原始的鳥類才能持續(xù)繁衍至今。
新的亞種被發(fā)現(xiàn)
科學(xué)家近年來發(fā)現(xiàn)了讓他們驚喜的事情:鳳尾綠咬鵑有兩個亞種。一種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以及尼加拉瓜中北部地區(qū)。另一種生活在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高原的西部地區(qū)。這是個好消息,但也意味著每一個亞種的數(shù)量比之前認為的更加稀少。在墨西哥、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鳳尾綠咬鵑越來越受到當(dāng)?shù)胤傻谋Wo。
鳳尾綠咬鵑喜歡生活在海拔2000米左右潮濕的森林中(因為這些區(qū)域有著大量的昆蟲以及各種植物的果實,可以給其提供豐富的食物資源),另外森林邊緣地帶的牧場以及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地帶也能見到鳳尾綠咬鵑的身影。為了保護鳳尾綠咬鵑,人們正采取一切措施。例如,人們在哥斯達黎加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和國家公園,這些設(shè)施通過旅游業(yè)收入來維持保護區(qū)的運營。在繁殖季節(jié),鳳尾綠咬鵑在保護區(qū)里面是安全的,在每年的其他時間,它們會遷徙到不受法律保護的地區(qū)。通過共同的努力,人們希望可以幫助鳳尾綠咬鵑繼續(xù)自由飛翔在中美洲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