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軍
(作者單位:甘肅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環(huán)縣廣播轉播臺)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催生了眾多的信息傳播技術,對傳統(tǒng)信息傳播形成了巨大沖擊,諸如中短波廣播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丟失了原來的優(yōu)勢,傳統(tǒng)信息傳播形式必須提高自身品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主要受到的干擾類型是電磁干擾,具體包括被測信號干擾、程序干擾、耦合干擾等,對這些存在的干擾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有價值的課題。
中短波電磁干擾即是指在中短波信號頻段內,在特殊因素影響下出現了部分無用信號或其他電磁影響,導致通過中短波通信接收的信號受到干擾,出現信號失真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電磁干擾現象的出現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所謂自然因素,主要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宇宙射線、太陽射線等;人為因素主要指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在其他人為發(fā)出的電磁波的干擾下出現的一些雜波。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傳播技術日新月異,這些傳播技術在為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使中短波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其傳輸質量下降,只有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加以處理,確保信息傳輸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立足之地。
目前,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面臨的電磁干擾類型之一是被測信號干擾,被測信號干擾具體又包括共模干擾與常態(tài)干擾。一般情況下,共模干擾是指轉換器的兩個輸入端口存在相同的干擾電壓,實踐中,直流電壓和交流電壓都有可能帶來這類干擾;常態(tài)干擾則是指干擾造成的噪音在被測信號上出現了疊加的現象,此時所指的被測信號大都是變化幅度不大的交流或有價值的直流信號。干擾噪聲指的是變化頻率較快、沒有規(guī)律的交變信號。在對被測信號進行干擾分析的過程中,應注意將其納入到整個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進行分析,假如被測信號是以單端輸入方式進行操作,在共模干擾的條件下,它的電壓就會成為常態(tài)干擾信號。所以,為杜絕出現常態(tài)干擾的問題,就應采用雙端輸入的形式進行基本操作。
在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的電磁干擾因素中,程序干擾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應用實踐中,發(fā)射臺大都已經實現了智能化控制和自臺監(jiān)測的功能。此處所稱程序干擾具體是指盡管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工控機箱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抗干擾能力方面表現比較突出。然而,因為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始終處在某個較復雜的電磁環(huán)境下,所以,在各個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假如電位接地或屏蔽等未能進行有效且及時的處理,就有可能出現工控機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受到電磁干擾的問題,對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程序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造成不利影響。
線間耦合干擾也是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常見的干擾,是除以上兩種干擾類型外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電磁干擾的又一種干擾類型之一,其表現形式有三種,分別是電感性耦合干擾、電容性耦合干擾和電磁性耦合干擾。三種干擾形式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它們的本質都是由多個線路之間耦合干擾產生的。電感性耦合是因為兩個回路之間電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的;電容性耦合是由于電場間存在的相互作用而出現的;電磁耦合則是由電場同磁場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產生的。
共模干擾作為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電磁干擾的主要干擾形式之一,需要對其采用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抗干擾。實踐中一般采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模數轉換器內的前置放大器必須以雙端輸入的形式運算放大器,將變壓器或電磁干擾之于數字信息源的眾多負載予以分散,以有效降低其負載的壓力。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處理,被測信號就能夠實現在負載相對輕松地狀態(tài)下獲得通路,使共模干擾的形成缺乏回路條件,從而達到抗干擾的目的。第二種是以數字濾波技術為依托,該種技術抗干擾的原理是可以使數個通道共享同一濾波程序,從而實現數字濾波的操作,進而達到抗共模干擾的效果。
對于常態(tài)干擾的處理,可以從干擾信號的特性與源頭兩方面著手,利用這兩方面的特性進行處理,進而達到抗干擾的目的。假如常態(tài)干擾的頻率高于被測信號的頻率,一般采用輸入低通濾波器進行處理,從而有效抑制高頻常態(tài)干擾的影響;假如常態(tài)干擾的頻率較低,其頻率在被測信號頻率之下,一般采用輸入高通濾波器進行處理,從而有效抑制低頻常態(tài)干擾的影響;假如常態(tài)干擾頻率同被測信號之間差異不大,雙方基本處于同一頻率時,通常采用帶通濾波器的方式進行處理,具體實踐中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對于程序干擾的防治措施,為進一步提升其安全性能,可以采用電纜屏蔽,對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進行局部屏蔽,或應用高壓泄放元件等處理技術進行預防,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短波發(fā)射臺智能化與自臺監(jiān)測等控制手段輸入和輸出依賴的信號線存在緊密聯系,是線間耦合干擾源存在的主要原因?;谶@一認識,可以通過控制干擾源的方式對線間耦合干擾進行處理,以達到抗干擾的目的。具體可以采用物理隔離法,也就是使用雙絞線或同軸電纜,或可以采取特殊的技術手段,對干擾源進行有效屏蔽,從而達到抗干擾的目的。
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的電磁干擾因素主要包括被測信號干擾、程序干擾及線間耦合干擾,這些干擾的存在影響著中短波廣播的信號質量,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處理。在具體實踐中,必須針對這些干擾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實現對各類干擾的有效防治,使中短波廣播這種信號傳播形式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一定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