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我是七年級4班趙梓璇同學的媽媽,首先感謝實驗初中的領導給我提供參加關于“慈善文化進校園”調研活動研討會的機會,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借此機會我也感謝實驗初中的老師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謝謝你們!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教育”包含著教書和育人兩個方面,個人認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今天聽了我們實驗初中的幾位老師關于慈善教育工作的發(fā)言,我終于知道孩子為什么變化如此之大了,感謝各位老師能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孩子關于感恩、互助、友善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使孩子有了關愛別人的行動,并有意識地傳播給身邊的人,為孩子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并明確了做人的準則。
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他們所理解的“慈善”和所能做到的對別人關愛,不可能像企業(yè)家那樣大額的捐款,也沒有機會或者時間去到祖國各地需要幫助的地方做志愿者,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恩和幫助身邊的人,也可以通過自身給周圍的人做關于“愛”的宣傳,下面我就來談談我女兒通過“慈善”課的教育發(fā)生在她身上的幾件小事。
先從一封信件開始——開學第一天,孩子放學回到家,表情很興奮:“媽媽,我們班主任王小娟老師給我們每個人都寫了一封信!”當時我在廚房做飯,孩子迫不及待地把信件拿進廚房,大聲地念了起來。題目是:做一個讓別人幸福的人,當聽到這個題目,我瞬間特別感動,所以很榮幸孩子能跟著這樣一位心中有愛的班主任學習生活,雖然初中生活只有三年,但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且巨大的。“做一個讓別人幸福的人”多么偉大的教育?。?/p>
2018年秋天的一個周末,那場陰冷而綿綿的秋雨姍姍來遲,黃昏時,我女兒趴在窗臺上感受著秋雨帶來的絲絲涼意,突然,她指著樓下的花園大聲叫道:媽媽,我要下樓,把那些沒處躲雨的流浪貓和狗抱到家里來,你看它們渾身濕透了,有些小一點的冷得直叫呢。”我說:“太多了,而且小區(qū)養(yǎng)狗要辦證件的?!焙⒆用黠@很失望,過了十幾分鐘,她拿著傘,不顧大人阻攔,冒著風雨,集合了小區(qū)幾個孩子,用自家的紙箱和賣水果的彩條塑料布在樓下花園的幾棵大樹下,為那些流浪狗和貓搭了兩個大大的窩,并且號召大家拿來自家的火腿、面包、饅頭放在搭好的窩棚里。第二天晚上,窩里面已經(jīng)有好幾只小狗了。隔窗望去,那幅溫馨的畫面,讓人感動極了。孩子,媽媽為你驕傲,你是好樣的!
前幾天,孩子坐公交車回到家里,憤憤不平,一臉怒氣,詢問之后,才知道:在公交車上,有一個孕婦,艱難地扶著踮起腳尖才能夠得著的把手,沒有一個乘客讓座,她說,她有朝一日一定拿著小喇叭在公交車上告訴乘客要主動給需要座位的特殊人讓座,多么單純而有愛的孩子呀!
在渭南雙元商場的門口,經(jīng)常有一些重度殘障人士或者父母得了重病的孩子乞討,有一次我和孩子還有孩子的奶奶經(jīng)過雙元,遠遠的就看到了地上跪著一個女孩,脖子上掛著一塊寫有文字的白色紙板,走進一看,大概意思就是父母重病,家里貧窮,需要好心人捐助,女兒毫不考慮,問我要了錢就放在了地上的盆子里,她奶奶說,聽說這些都是假的,而女兒卻說假的才好,我很詫異,她說,如果是假的,那個女孩的爸爸媽媽就是健康的了,不是很好嗎?老師說了要做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多么感人的教育?。?/p>
不管我們的孩子在學業(yè)或者成就方面飛得多高,走得多遠,在校園里心中播下的愛的種子一旦生根發(fā)芽結果,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的和諧,更多的人有了這樣的大愛,我們每個人才能感受到生活在這樣的國度,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