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德本
梅雨季節(jié)的風風雨雨剛剛收住腳步,炎夏就匆匆地趕上來了。天說熱就熱,太陽轟轟烈烈地在天空行走。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曾喜獲“鄉(xiāng)村環(huán)保使者”的耄耋之年的母親應邀登上家鄉(xiāng)“板凳科普講習所”,興致勃勃地侃談著她的“低碳夏日經(jīng)”,贏得父老鄉(xiāng)親的熱情掌聲。
母親在家中常備幾把“手搖風扇”:芭蕉扇、大蒲扇、紙折扇子。孫子給她裝了多年的空調(diào)從來不啟動,哪怕再熱也絕對不開。小重孫天真地說老奶奶是“小氣老人”。面對“責怪”,她總是開玩笑地“搪塞”,那玩意兒最耗電了,對一個家庭來講,它制造出來的污染也最大。人成天浸泡在“冷氣”中,還容易得“空調(diào)病”。電風扇也要少吹。遇上酷熱的天,白晝,她就手執(zhí)大蒲扇,走出室外,去大樹蔭下乘涼,享受著自然風帶來的涼爽和愜意?;蚴翘稍诩抑械奶贄l椅子上,一邊搖扇,一邊閉目養(yǎng)神,享受著手動心定的自然涼爽;夜晚,則滅掉電燈,少看電視,搬張凳子,坐在小院里,沐浴在如水的月色下,和家人、鄰居聊聊天,或是在黑暗的夜空中數(shù)著那閃閃發(fā)光的星星,神思那嫦娥奔月的美好傳說,遙看那彩燈點點的飛機夜航,偶爾還可能有螢火蟲飛來,晚風習習,螢蟲曼舞,多么美妙,又是多么富有詩意??!
母親基本不用冰箱。母親盡情地向親友、鄰居推介她的“低碳科普經(jīng)”。咱鄉(xiāng)村人,沒有城里上班人的匆忙和煩躁,不用一下子買那么多食品把冰箱里塞得滿滿的。每天早晨,挎只籃子到菜圃里摘菜,或是到菜市場買新鮮菜。她學用醫(yī)學專家的理論作“注解”:夏天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菜,少食葷腥。母親和父親就經(jīng)常買些西紅柿、黃瓜、絲瓜之類的,回來后洗凈擱置在放滿井水的盆里。這樣,放上一天也沒問題。中午、晚上,吃多少就切多少,現(xiàn)炒現(xiàn)吃,原汁原味。要解“饞”了,也盡量少買些魚肉,夠吃一頓就行。這樣,就天天吃“鮮食”了,天天就有好“口?!绷?。不用去擔心變質(zhì)的食物把肚子吃壞了,既節(jié)約了電,又保護了腸胃,有益于健康,何樂不為。這不,父母雙雙年屆九旬,從沒有“住”過醫(yī)院,身板硬朗著哩。
我們在縣城小區(qū)里待久了,常常就趕回老家“避暑”,幫父母種種菜,劈劈柴,曬曬衣被,燒燒鍋。母親至今還用大鍋煮飯,大鍋燒菜。我曾讓孩子給老人買了煤氣灶、電飯煲、電炒鍋,現(xiàn)場還“指導”試用幾次。可,母親說啥也不肯用。她說:“捧點柴草燒個鍋有什么難的呢?我們用大鍋習慣了。煤氣灶的鍋小,炒菜不方便,炒出來的小鍋菜也沒有大鍋做的香?!泵慨斂吹綄O輩兒津津有味地吃著大鍋里煮出來的飯鍋巴,常常顯露出一副開心的模樣。我漸漸認同了母親說的道理,那大鍋做出的飯菜就是跟電飯煲做的不一樣,質(zhì)樸、清新,色香味俱全,還帶有一股幽幽的鄉(xiāng)野氣息,食之讓人有一種回歸童年、回歸自然的感覺。整個暑期,孩子們常常樂不思“城”,要求多留在鄉(xiāng)村老家陪長輩“度夏”。
夏天雨多,母親用大盆、小缸把雨水存起來,燒開慢慢地飲用。母親稱這“天落水”比那些可樂、雪碧之類的飲料好喝多了,既解渴又去暑,喝多了還能延年益壽哩!
整個夏天,母親全部手洗衣物,并且讓衣物自然晾干。這樣,既節(jié)水又節(jié)電。她還用專用大鍋燒熱水洗浴,舒適又滋潤。
常在老家陪父母過“低碳夏日”,我們?nèi)乙矌缀醣荒赣H“同化”了。
夏天,我們給父母親買上“最愛”的棉質(zhì)衣服,讓他們穿著清涼、時尚、舒雅。
暑假外出和帶著母親逛街,我就蹬著三輪車出行,自帶水杯和筷子,自備食品,少上飯館。途中,母親總陪著我們收拾廢棄物,保護環(huán)境,其樂融融。
今年暑期,母親參加“夕陽紅”避暑觀光旅游了。我還將到鄉(xiāng)下老家,過“低碳夏天”,并帶著宣傳母親的“夏天低碳生活經(jīng)”任務(wù),帶動更多的人去親近自然,去擁抱美好的未來,讓生命永葆一份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