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豪
(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310012)
園林景觀設計盡可能為游客創(chuàng)造不同地貌環(huán)境所需的各種娛樂活動。此外,還可以使用起伏的地形,遮蔽不美觀的景物或分隔空間。滿足人們對景觀的要求,有利于風景優(yōu)美的旅游娛樂活動。
地形應設計應滿足美學要求。以求從視覺享受中獲得美的享受,地形是最基本的條件。在充分發(fā)揮其功能的前提下,設計優(yōu)美的地形地貌,營造風格的和諧統(tǒng)一,并和環(huán)境相互補充,以消除邊界。建筑與環(huán)境,都應該盡可能滿足人們的休閑活動和生活習慣。努力營造水面、廣場等半開敞式、開敞式或封閉式的園林空間,給大家提供休閑旅游活動場地。這樣能夠形成豐富的景觀層次,使園林布局更加完善。
基于原始地形,進行因地制宜的創(chuàng)造。只需一點人工雕琢就可以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景觀,這樣才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原始地形設計與規(guī)劃相對應,盡量減少地形設計所需用土,并且要和周邊建筑、水環(huán)境等相適應,融合在其中,不能脫離其設計。
尊重自然,從自然出發(fā),以這一原則為前提,需要我們充分考慮原始地形地貌。依據(jù)原有的自然環(huán)境,人為的藝術化加工,在最低限度內調整地形,地形處理得當會使我們的景觀更富有美感,更有層次性,使我們的視覺效果更好。
遇到重大項目確需進行開挖回方時,設計師在方案設計時就需提前考慮到場內高處需要挖出的土方量和低處需要填進的土方量。因為土方平衡的錯誤計算有時能夠導致額外支付將近100~150%的工程造價,不僅關系土方費用,而且對現(xiàn)場平面布置會有很大的影響。
坡地是地形的一種重要形式。景觀設計可以和坡地相結合,通過地面坡度控制,增加人在場地內空間體驗。比較緩的坡地可以滿足人們的休憩、活動交流等非激烈活動,較陡的坡地可以隔離空間,使人們的活動互不干擾,提供安全的感受,也可利用巨大的落差,營造奇特的體驗。
景觀設計應注重地形的分析,地形分析的越徹底越透徹,景觀就會越動人越豐富,才會滿足游客的需要,從而吸引更多的人。
地形設計時,地形線與其他場地的緩沖區(qū)域往往是非常突出的,感覺是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設計很不協(xié)調,經常出現(xiàn)在邊坡,處理好地形邊線與周邊場地的合理過渡是很關鍵的。
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景觀美學,既要注重生態(tài),又要注重地形變化的面貌。很多的美好的景觀都是人為的藝術加工而成的。自然的景觀和人為景觀都有本身美麗、高雅的一面,景觀中美的元素是有多元性的,在景觀中的地形處理也要遵循園林美的原則,地形處理得當會使我們的景觀更富有美感,更有層次性,使我們的視覺效果更好。
地形地貌是景觀的基本骨架。是園林中各種景觀要素和設施的載體。園林要素中的其他景觀要素是有依據(jù)的。作為各種地形的基礎,對其他各種園林因素的排列和設置有很大的影響和制約。如坡度方向、坡度地貌決定了建筑場地的大小和方向等。
雖然地形具有形成園林空間不同特征的功能。而園林空間的形成直接受地形因素的制約。在園林中利用高低地形,可以有效地分隔有限的空間,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景觀特色的園林空間。平坦地形缺乏視覺空間限制,空間感不強。因此,坡地地形環(huán)境中坡度越高,空間越封閉,空間感越強。園林空間被高地包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差異越大,封閉感越強。通過利用地形的特殊作用,我們可以讓場地空間發(fā)生變化,強化場地內游人的游覽感受,比如說臺地、下沉等。
地形的適當處理,可以改善區(qū)域的環(huán)境狀況,提升環(huán)境的品質,還能點綴風景。其主要作用有:①地形具有背景角色,如一塊平地上的園林建筑、小品、道路、樹木、草坪等形成一個個的景點,而整個地形則構成此園林空間諸景點要素的共同背景。②造景作用地形還具有許多潛在的視覺特性,通過對地形的改造和組合,形成不同的形狀,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卡爾斯莊園親子主題公園,位于杭州余杭區(qū),總用地面積106畝,項目主要打造一個以童趣、購物為特色的,具有高度娛樂性與領域感商業(yè)氛圍的,集“生態(tài)種植、兒童牧場、室外樂園、室內游樂購物中心、手工制作工坊、美食工廠、卡爾斯親子酒店”為一體的親子度假用地。
場地內由原始山林地、農戶自發(fā)開墾的菜地、小部分廢棄的堆場用地組成,主入口及次入口在北面,坡度由北向南分別是平地占總面積13%,緩坡占總面積45%,坡度在8~15%,陡坡占總面積42%,坡度達50%至以上,做為一個親子活動主題樂園,可用的活動場地面積嚴重不足。
通過對地形的分析,方案確定了基本保留山體原始地形地貌不變,考慮到了地形的特殊性,選擇了更適合陡坡地形的滑道游樂設施。山上的游客通道也均依地形等高線合理布置,減少對山地地形的開挖破壞,降低工程造價。對局部山體高差過大,景觀影響較大的區(qū)域,依山勢地形考慮做臺地處理,既有游客通行方面的需求考慮,同時增加了活動場地的空間。
抬升北側主、次入口沿街面一側場地的標高,在考慮土方自平衡的原則基礎上,對現(xiàn)有緩坡區(qū)域進行臺地處理,增加活動場地的面積,并將緩坡控制在4~8%的可接受范圍內。
我們將用地紅線內7m的范圍做了保留區(qū)域,地形處理時盡量遠離這些區(qū)域,以使場地與周邊環(huán)境可以自然過渡,不至于因地形的調整而與周邊環(huán)境生硬銜接、格格不入。
通過地形的處理,平地面積增加到了32%,緩坡面積減少到了30%,陡坡面積減少到38%。在較平緩區(qū)域布置游樂購物、手工體驗、游客服務配套建筑等設施;在緩坡區(qū)域,結合微地形的圍合空間,人為的布置適合休閑交流的緩坡大草坪、動物撫觸、沙坑跳床等較緩和的兒童活動體驗場所;在較陡的坡地,利用了地形的優(yōu)勢,將景觀活動與地形相結合,設計了相對激烈的滑道項目等,給人們提供了很好的游樂體驗。
隨著現(xiàn)代城市的發(fā)展,必然將生活環(huán)境的質量要求提到日程上,由于現(xiàn)代化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帶給都市人以巨大的生存壓力和人類具有向往自然的天性,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各種園林景觀綠地為人們提供了這樣的場所。本文介紹了景觀地形的作用及地形設計處理的幾種方法,結合實例分析,希望能對地形景觀建設提供具有可操作意義的理論指導。
[1]王卓識.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形設計的運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5,5(12):174.
[2]宋華偉.水體景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7(2):247.
[3]呂 敏.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形設計的運用[J].工業(yè) b,2015(45):188.
[4]吳華,童彥鋒.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形設計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7):174.
[5]焉青.豎向工程及地形設計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與重要性[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2):128.
[6]葉長斌.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形的設計[J].房地產導刊,2016(29).
[7]韋艷梅.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形規(guī)劃的原則及解決方法[J].農業(yè)與技術,2016,36(2):217.
[8]候婕.地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生態(tài)性效應[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