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經(jīng)義
[清]曹雪芹
[清]高鶚 著
馮統(tǒng)一 點校
王蒙 評點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2018年11月
定價:500.00 元
“紅樓夢”這三個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不是一個簡單的書名符號,而是被賦予了學術(shù)、精神、文化、生活等多種色彩的立體感知。研究它竟然能成為一門專學,從古至今多少博學鴻儒涉足其中,或考、或評、或論,殫精竭慮而又樂此不疲?!都t樓夢》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如何讀?這些問題如果不根據(jù)一個生命個體的閱讀體驗去做出詮釋的話,它恐怕不會有一個標準而統(tǒng)一的答案。最近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名為《王蒙陪讀<紅樓夢>》的本子,在王蒙先生的“陪讀”中一些關(guān)于紅樓的疑問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紅樓夢》并不高深也不玄妙,然而真正能品出紅樓滋味的人,一定是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所感悟的人,所以《紅樓夢》需要用生命去激活!王蒙先生用八十四年的風雨人生,將歲月陳釀為墨,帶著作家的細膩、學者的淵博借這套書陪我們閱讀《紅樓夢》。所以書名中的“陪讀”二字用得極妙,它不僅包含著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靈陪伴,更包含著一代代人之間智慧的傳遞以及文脈的傳承。
《王蒙陪讀<紅樓夢>》屬于《紅樓夢》評點,這是較為傳統(tǒng)的文藝評論方式。各家評紅皆有特色,王蒙先生的《紅樓夢》評點獨特在何處呢?筆者認為正在“陪讀”二字所散發(fā)出來的韻味上。
小說的原始功能就是用來消愁解悶的,《紅樓夢》也不例外,所以在王蒙先生的“陪讀”中你能感受到一種閱讀小說的愜意?!都t樓夢》之所以能成為經(jīng)典,歸根結(jié)底還在于它的藝術(shù)性。在王蒙先生的“陪讀”中你似乎可以隨著一位老作家的指引,細細地觸摸紅樓故事的編織以及它所營造的美學效果。紅樓故事“線路”特別多,彼此交織,或明或暗,初讀總不得章法。王蒙先生告訴你說:“一般較單純的作品的‘主線范疇,不很適用于《紅樓夢》。一個作品越是忠于生活,視野開闊,越是必須突破線性結(jié)構(gòu);它要撇出許多點,延伸許多線,它不是專門盯著哪一個人物哪一個事件的,這就更需要功力?!贝藭r你會豁然開朗,現(xiàn)實生活不就是活動著的小說嗎,當我們聚焦到一個人或一件事時,其他的人或事不會因此而停止,仍然會按照已有的規(guī)律運作,只不過是“聚焦”與“背景”的差別,進而當生活被編織成小說自然就是多線路交織推進,明暗表里分層了。
在王蒙先生的“陪讀”中你能看到一份對人的理解。例如賈寶玉挨打,這是前四十回的一大高潮。一場風波誰對誰錯?用什么來評定衡量?也許我們會怪罪賈政太封建,也許我們會痛罵賈環(huán)進讒言,也許我們會責備王夫人的溺愛。然而王蒙先生搖搖頭說:“每個人的表現(xiàn)都恰如其分,恰有其理。忠順府長府官話說得并無差錯,賈政怒得更有道理,也是一身正氣。賈環(huán)進讒不佳,畢竟無風不起浪。賈政打得有理,王夫人說得有理。李紈哭得有理,賈母氣得罵得賴得有理。”一連串的“有理”十分難得,彌足珍貴!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你我總會不自覺地以自我為中心去評價人和事,然而生活中難道就必須要分出個對與錯嗎?人與人之間要做到真正的理解,這不僅要歲月的磨礪還要有一份慈悲之心。
常言“少不讀紅樓”,為什么不讀?其實是讀不懂。少年時代的我們往往喜歡《三國演義》的起伏跌宕,欣賞《水滸傳》的刀光劍影,癡迷《西游記》的神秘莫測,在這三部書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具有心懷天下的智者就是能降妖除魔的大英雄,所以我們很難理解以描繪平凡人物,展示日?,嵥榈摹都t樓夢》竟然還能躍居四大名著之列。此時王蒙先生會告訴你“實際生活的根本特點是平凡,你當了皇上或娘娘,自我感覺仍然會是難耐的平凡”。王蒙先生“陪讀”《紅樓夢》可以說是用他的生命激活了這部經(jīng)典,我們可以在他的“陪伴”中來安頓內(nèi)心。
(本文作者為紅學研究專家,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