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2017年,全省累計產銷新能源汽車7.3萬輛和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2.3%和42.5%,累計實現(xiàn)銷售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5.6%。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的9.1%。分車型看,產銷乘用車4.1萬輛和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0.9%和222.7%;產銷客車2.5萬輛和1.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8%和40.4%;產銷專用車0.7萬輛和0. 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2%和411%。分地區(qū)看,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南京、南通、常州,分別為2.7萬輛、1.8萬輛和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2.3%、43.4%和180.7%。重點企業(yè)方面,南京金龍產銷新能源客車8214輛和5153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下降29.3%;江蘇九龍產銷新能源客車3562輛和3369輛,同比分別增長8.3%和6.2%;揚州亞星產銷新能源客車1597輛和1557輛,同比分別下降56%和57%;南汽集團新能源乘用車產量激增,全年累計生產新能源乘用車達1萬輛。
【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yè)鏈】全省“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重點企業(yè)達66家,2017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263億元,同比翻一番?!叭姟奔夹g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培育南京國軒電池、星恒電源、江蘇樂能、南京越博、蘇州綠控、能瑞電子等骨干企業(yè),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電池,主要動力電池生產企業(yè)35家,電解液、隔膜、電極材料等配套企業(yè)14家,2017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182億元。動力電池出貨量6.5Gwh,增長18%,約占全國16%。一批重點企業(yè)進入全國前十。電機,主要研發(fā)生產企業(yè)11家,2017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35億元。蘇州綠控自主研發(fā)生產的商用車混合動力系統(tǒng)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排名全國第一。南京越博動力自主研發(fā)的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tǒng)與世界先進水平保持同步。電控,主要研發(fā)生產企業(yè)6家,2017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46億元。蘇州匯川攻克永磁電機大范圍弱磁調速、混合式同步電機等關鍵技術壁壘,成為全國電控領域龍頭企業(yè)。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17年,全省共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39466輛,折合標準車102082輛,完成省政府任務50000輛標準車的200 %以上。新能源汽車推廣逐步從以客車為主向以乘用車為主轉變, 全年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中客車、乘用車、專用車分別占比為16%、68%和16%。截至年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8.4萬輛,約占全國同期推廣數(shù)量的4.8%。
【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fā)】全省上下不斷完善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fā)力度,產品性能指標不斷提升,產業(yè)競爭力有效增強。全省部分產品技術指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新能源客車工況條件下續(xù)駛里程最高可達300km,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最高可達210Wh/kg,系統(tǒng)比能量可達150Wh/kg。亞星客車自主研發(fā)新一代純電動高壓配電系統(tǒng),蘇州金龍開發(fā)基于雙輪轂電機驅動的純電動客車,提高純電動客車能源利用效率。重大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鹽城市人民政府與和江蘇省產業(yè)技術研究院共建江蘇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圍繞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智能網聯(lián)汽車技術、動力電池技術、輕量化技術等方向,開展產業(yè)技術應用研究和集成創(chuàng)新。企業(yè)積極搶占標準制定話語權。南京南瑞集團主導IEC62840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系列標準制定工作,先后推動發(fā)布3項電動汽車充換電相關國際標準,為中國標準在該領域實現(xiàn)零的突破。南京南瑞集團、南京康尼、南京普斯迪爾、蘇州智綠參加電動汽車大功率充電國家標準起草工作,其中南京康尼是國內電動汽車大功率充電連接組件的龍頭企業(y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南京普斯迪爾參加國際IEC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預研工作。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建成各類充電樁近5萬個,高速公路服務區(qū)電動汽車充電站覆蓋率近90%,初步構建覆蓋全省的充電服務網絡,基本滿足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