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闖
(國有撫順縣溫道林場,遼寧 撫順 113113)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過于追求經(jīng)濟增長,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不注重對周邊環(huán)境的保護,再加上我國汽車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以及化石類能源消耗量的逐年上升,使得我國的大氣環(huán)境日益惡化。增加綠化面積能夠顯著改善我國的大氣環(huán)境,因此,林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植樹造林和造林整地技術是林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技術構成,植樹造林和造林整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改善我國的大氣環(huán)境,而且能夠促進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
造林整地是指在開始造林之前,林業(yè)工作人員先對將要造林的場地進行翻耕,對造林場所的土壤進行翻整,使其更適合造林。造林整地屬于造林前的保護措施,通過造林整地可以保障林木幼苗的生長,提高林木幼苗的質量。
植樹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產(chǎn)活動,是培育森林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林木幼苗的培育是植樹造林技術中最為核心的技術。人們通常將種植范圍較廣且形成一定規(guī)模森林的種植行為稱為造林,如果種植面積較小且后期沒有形成森林的種植行為稱之為植樹。
造林整地可以顯著改善林木幼苗的生長環(huán)境,提升幼苗的生長速度。并且由于林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存在很多的雜草等影響幼苗生長的因素,通過造林整地能夠清除雜草等,提升幼苗的成活率。造林整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造林的環(huán)境,通過清除灌木、雜草等方式增加林地的光照度,改善土壤含氧量,進而為林業(yè)的生長提供環(huán)境保障。
植樹造林的作用十分廣泛,并且植樹造林還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通過植樹造林能夠為人們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很多有價值的產(chǎn)品。例如,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通過植樹造林能夠顯著控制水土流失的程度,優(yōu)化當?shù)氐纳鷳B(tài)系統(tǒng);在沙漠地區(qū)造林還能夠控制沙化程度,抑制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傊矘湓炝值姆里L固沙作用十分顯著。
要想保障林木幼苗的健康生長,首先林業(yè)工作人員應清理林地,使得種植用地較為平整、土質較為松軟。可以通過采伐的手段來清除林地的倒木、站桿等阻礙幼苗生長的雜物,并清除雜草、灌木等。就當前的清理造林地的方式而言,最為常見的3種方式為塊狀清理、袋裝清理和全面清理[1]。如果造林地的范圍較為廣泛,并且地質條件良好,可以直接使用機械設備進行清理;如果在山區(qū)地區(qū)且造林地面積較小,則可以選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如果使用機械清理的方式,一般使用到的機械設備有切碎機、推土機等。在實際工作中,多采用人工方式進行造林地清理,即使不在防火戒嚴期內,也很少將清理出的雜物進行人工焚燒。
割除法是極為常見的一種造林整地方式,從工作方式上可以分成人工割除和機械割除[2]。如果在割除的過程中使用到機械設備,通常會選擇切碎機或割灌機。和傳統(tǒng)的處理方式相比,割除法的效率更高,并且針對性更強。一旦造林整地的面積較大且地形較為平整,則通過機械割除的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割除法的缺點十分明顯,主要是割除法的成本較高,并且大部分造林整地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實現(xiàn)全面的機械作業(yè)。在實際工作中,造林面積不是太大,所以往往采用人工割除法,對采伐剩余物進行條帶狀堆積,以保障割除工作的全面性。
播種造林法主要是指將各種類型的樹木或種子播撒到林區(qū)中,保障幼苗和種子的生長。播種造林法對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性要求較低,操作方式簡便,并且該種造林方式并不需要進行育苗工作,因此播種造林法適用于面積較大的地區(qū)[3]。但是,在使用該種方式進行造林時要注意地質因素和幼苗撫育,播種造林法對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只有在種源充足且適于種子發(fā)芽的環(huán)境下播種,才能保障播種造林法的效率。
植苗造林法是利用根系完整的苗木進行造林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其優(yōu)點是對不良環(huán)境的抵抗力較強,且生長穩(wěn)定。因此,該造林方法對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來說不是十分嚴格,但要注意造林時苗木根系容易受損傷或擠壓變形甚至失水,對栽植技術要求較高。另外,該造林方法受樹種和造林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實際工作中較為常用的一種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法的操作難度較大,主要表現(xiàn)為在造林過程中需要注意林木根系失水問題以及根系變形、損傷問題。在起苗、運送苗木的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避免樹枝大面積折損。在采集苗木的過程中可以采集野生樹苗,進而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在植苗造林后,樹木的成活率與樹苗自身的水分流失程度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必須重視樹苗水分問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隨挖隨種,并且在樹苗運送的過程中注意樹苗的水分含量,做好根部補水。栽植苗木時要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4]。首先,樹苗在放入坑里之前,要把從坑里挖出的土分為表層土和心土,栽樹苗之前先在坑里放1/3的表層土。然后,將樹苗筆直地放置在樹坑中間,之后再放1/3的土,這時將樹苗稍微往上提一下,因為樹苗剛種上時根容易被壓住,提一下樹苗可使樹根舒展開來。接下來用腳將土踩實,然后再放最后1/3的土,之后踩實,這樣更有利于苗木根系舒展,提高造林成活率。
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是我國林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技術,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能夠改善我國的氣候環(huán)境,緩解我國林業(yè)資源緊缺的問題。我國版圖遼闊,橫跨北溫帶地區(qū),因此在樹木種植的過程中應按照不同區(qū)域的特點進行林木類型的選擇,以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地質環(huán)境、水文環(huán)境等為切入點選擇最為合適的樹種,并適當調控樹種的資源量,盡可能豐富樹種,而不是單一化種植同一樹木。因為單一化種植很容易受到病蟲的危害,因此應選擇多樣化樹種形成微型生態(tài)圈,提升森林系統(tǒng)的防御力。
參考文獻
[1]黃家賢.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分析與解讀[J].綠色科技,2017(13):152-153.
[2]王志剛.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J].今日科苑,2015(10):82-83.
[3]南雪琴.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5(18):128-129.
[4]張志宏.淺析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的方法[J].科技資訊,20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