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小瑩
園林工程在現代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項工程,也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加強園林建設與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及意義。在園林建設過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會對其產生影響,而比較關鍵的因素是園林苗圃建設與生產。因此,作為園林工程建設工作人員,應當充分了解并掌握園林苗圃建設與生產技術要點,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應用園林苗圃建設與生產技術,為園林工程更好地發(fā)展提供良好保障。
在園林苗圃建設及生產過程中,苗圃位置選擇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對苗圃經濟效益及生態(tài)效益均會產生直接影響,因而相關工作人員在選擇苗圃位置時應當加強重視。園林苗圃屬于綠化生產基地,與普通化工廠不同,因而在選擇苗圃位置時應當保證原理水土污染較嚴重及輻射嚴重區(qū)域,并且應當遠離繁華市區(qū),還應當注意選擇常年風向為上風向及水源上游。在實際選擇過程中,不但要對苗圃當地地形地貌、水文以及氣候與使用歷史和現狀等詳細了解,還應當對苗圃當地硬件條件加強注意。如果苗圃與山區(qū)靠近,還應當對當地日照情況進行考慮,盡可能避免選擇陰冷、潮濕區(qū)域,并且在苗圃內盡可能不要存在水坑。同時,還應當對苗圃使用面積充分考慮,所選擇苗圃面積不可過小,進而滿足其各種功能需求,但是也不可過大,以便更好地管理,需要在結合各個方面基礎上綜合考慮[1]。
在選擇好苗圃位置,并且對苗圃土壤進行合理考察之后,便需要對苗圃用地進行合理規(guī)劃。對于苗圃用地,可依據苗圃面積大小及形狀實行合理劃分,不但要對主要生產用地面積實行劃分,并且應當對輔助用地面積實行劃分。對于生產用地面積而言,可對其進一步劃分,可將其分為大棚區(qū)、移植區(qū)以及大苗區(qū)、播種區(qū)域、母樹區(qū)等不同區(qū)域,這些均屬于主要生產用地類型,其面積應當達到總體面積60%之上。對于輔助用地面積而言,在保證基本條件能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應當盡量將其減少,從而使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對輔助用地面積也可進一步劃分,可將其分為堆料場、管理區(qū)以及道路占地與灌排系統(tǒng)占地等,其面積大約占總體面積的40%。
在苗木栽種選擇方面,主要應當注意兩個方面,即樹種選擇及栽植位置選擇。在選擇樹種方面,應當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相關栽種人員應當充分調查了解市場需求,且應當對苗圃當地自然條件進行考慮,在與多個方面因素相結合的基礎上實行綜合考慮,最終將栽種樹種確認。在苗木栽種位置選擇方面,則應當依據苗木對于各個方面因素需求進行考慮,如對于喜光苗木應當選擇在空曠區(qū)域栽種,并且在樹前不可栽種較大樹種;對于喜陰耐寒苗木,則選擇在光照較少及無陽光直射區(qū)域栽種;對于需水量較大的不耐寒樹種,應當盡可能選擇與水源靠近區(qū)域栽種,從而使苗木成活率得以提升,使苗圃建設與生產取得更好地效果。
第一,合理灌溉。在苗木移栽完成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澆水,在澆水時應當注意澆透水,從而保證根系能充分與土壤接觸,對于土壤重視水分狀況,應當定期進行檢查,并且應當及時補充澆水。除栽植之后首次澆透水之外,之后澆水應當注意不可過多,以防止長時間內土壤均處于水分飽和狀態(tài),從而會導致根系出現缺氧,最終導致其腐爛死亡。第二,選擇合理施肥方式。通常情況下,施肥方式包括兩種,即點施與條施,在施肥過程中應當注意將肥料施用于根際范圍之內,并且不可與苗木主干距離過近,以免主干被燒傷。由于在苗木生長中氮肥及鉀肥比較容易流失,因而需要不斷補充兩種肥料。第三,中耕及除草。對于不同土壤結構,應當注意選擇不同耕作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土壤結構穩(wěn)定性得到保證。如果重復耕作同樣深度,會導致犁底層形成,對滲水及根系深入十分不利。在現代土壤耕作過程中,往往選擇旋耕機,解釋土壤更加疏松,對雨水滲入及通氣十分有利。在旋耕的同時應當注意結合除草,其效果比應用除草劑更加理想,同時可避免農藥殘留及對苗木造成傷害。第四,整形修剪。在整形修剪方面,其主要包括兩種方式,分別為根系修剪以及樹冠整形修剪。在苗木生長期達到2年時,需要對根系實行修剪,以培育大量須根,這就是根系修剪。在樹冠整形方面,可與培養(yǎng)要求相結合,行道樹應當注意對主干進行培養(yǎng),灌木應當注意分枝修剪,以保持其冠型。
在現代園林工程建設中,園林苗圃屬于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園林工程整體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因而合理進行園林苗圃建設與生產也就十分必要。在園林苗圃建設與生產中,為能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應當將相關技術要點掌握,在此基礎上才能保證更好地進行園林苗圃建設與生產,為更好地實現園林苗圃建設奠定理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