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煥
山葡萄是一種生育期較短、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藤本植物,食用味道較佳,且還可以將其用以釀造出寶石紅色的葡萄酒,由于口味較佳、且顏色鮮艷而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贊。尤其是近年來通過人工方式選育出多個優(yōu)良品種,已經(jīng)成為了促進廣大農(nóng)民朋友創(chuàng)收的重要經(jīng)濟作物。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我國山葡萄種植的主要地區(qū)之一,如果能在廣西大規(guī)模推廣山葡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那么必然能讓農(nóng)民朋友增收,本文就山葡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進行探討。
1.1 整地 建園的地塊需要具備排水良好、地勢平坦的特點,并且還要做到背風向陽。在第1 a秋季挖出栽植溝,深度為60~80 cm,寬度為80~100 cm,行距控制在2.5~3.0 m?;靥?0 cm的表土,并且還可以在栽植溝填埋一定量的雜草、秸稈、樹葉等物質(zhì),以及適當?shù)厥┘右恍┯袡C肥(已腐熟)。
1.2 栽植 選用一級純種嫁接苗,芽眼務(wù)必要做到充實、飽滿,枝蔓的粗度要超過0.5 cm,枝長超過15 cm。定植的時間既可為秋季上凍之前,又可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佳的株距為75~100 cm,既能讓山葡萄的果實含糖量和坐果率得以提高,又能對霜霉病進行較好地控制。在定植之前,需要在清水中充分浸泡苗木一段時間,確保其能吸入足夠的水分。與此同時,在埋土后需要將苗木稍微上提一點,以便能讓其及時地展開根系,而后再踩實。隨氣溫陸續(xù)上升,苗木頂芽開始展葉,要逐漸撤土煉苗[1]。
1.3 浸種消毒 浸種消毒既能讓山葡萄苗木的吸水性能大幅度增強,又能消滅部分殘留在種苗上的病蟲,效果較佳。通常情況下,清水浸種、石灰水浸種、藥劑浸種均是常用的浸種方法,但是選用不同的浸種方法,也就意味著浸種時間會有所差異,一般都不超過2 h,否則會對山葡萄種苗造成較大的危害。
2.1 施肥 在定植當年,需要開展一系列的分期追肥工作,尿素是前期主要采用的肥料,硫酸鉀、磷酸二銨是后期主要采用的肥料。待進入結(jié)果期后,施肥量的多少往往會直接影響山葡萄能否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在這段時間則需要施加適量的“鉀肥+速效性氮肥”。一般情況下,為了避免出現(xiàn)大量落果的情況,每株苗木需要施加10 g硫酸鉀、50 g尿素,待其開花之后還需要施加80 g復合肥。在漿果著色期,每株苗木需要施加150 g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3%)和150 g硫酸鉀。待采收了已成熟的山葡萄之后,需要及時施加基肥,施肥量控制在1 hm2施60 t農(nóng)家肥。
2.2 灌溉 待葡萄上架之后,為了促使其盡快萌芽,需要澆1次水實現(xiàn)催芽;在葡萄開花之前,需要在其花序生長期和新梢生長期各自澆灌1次水幫助其開花。待葡萄落花后,還需要澆灌1次催果水[2]。值得注意的是,在葡萄開花的時候不要澆灌水,避免出現(xiàn)落花的現(xiàn)象。
2.3 花期管理 在山葡萄的初開花期,需要噴灑一定量的硼酸水溶液(濃度為0.3%);在山葡萄的盛花期,還需要噴灑一定量的硼酸水溶液(濃度為0.3%),最佳的時間段為晴天無風季節(jié),且當日下午14:00之后,或者上午7:00—11:00。
第一,山葡萄的病蟲害防治應(yīng)盡量地做到“以防為主”,要將園內(nèi)的病葉、病枝、病果進行及時而又徹底地清除,并且還要做到深埋焚燒。第二,需要適當?shù)亟o山葡萄增加一些鉀肥、磷肥,讓它們能有更好的性能抵抗病蟲害,并且還要注意對透光、通風等情況進行保持,及時對枝條進行修整。第三,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是山葡萄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病害,可用退菌特、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多菌靈等藥物治療黑痘病與白腐??;可用克露、甲霜靈、噴瑞毒霉可濕性粉劑等藥物治療霜霉病。而對于山葡萄栽培過程中常見的蟲害,則可用一些生態(tài)藥劑進行清除。但務(wù)必要注意對噴施時間與噴施劑量進行控制,盡量不要在雨前噴施或者溫度較高的正午時間噴施[3]。
要利用修枝剪對葡萄進行采收,并且還要及時對葡萄的盛裝器具進行消毒。在采收之前30 d,絕對不能使用任何的化學農(nóng)藥;在采收之前10 d,不能澆灌水分。盡量不要帶露水采收葡萄,也不要再溫度較高的正午時間采收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