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琦 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巖土工程公司 遼寧沈陽 110005
1.1 對建筑物受到的地下水危害以及產生的不良作用進行認真細致的研究,發(fā)現問題及時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應對。
1.2 具體工作中,應當按在建工程建筑物地基情況,進行重點劃分,依照其具體需要,對其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突出重點,為其提供詳實的數據以供參考。
1.3 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重點評價工程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和作用,依照工程需要,開展側重點不同的水文地質評價。比如工程基礎都是建設在地下水的地層上,地基主體內的砼與鋼筋會受到地下水的何種影響;巖土工程地基基礎所處位置主要為膨脹土以及軟質巖石等不同地層,這時就應當著重對區(qū)內地下水影響地基土層的情況進行重點評價。如脹縮情況以及軟化情況等。如果巖土工程地基基礎以下存在粉砂層,質地松散,很容易被壓縮,這時應當重點評價區(qū)內是否會出現管涌和流砂等現象。若巖土體下具有承壓含水層,此時應重點評價承壓水是否會影響基坑開挖時的底板,對其是否會造成損壞。同時應當加強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富水實驗以及滲透實驗,而且還要對周邊的建筑進行評價。
一般來看,基于地下水的升降,往往會造成巖土工程危害,再有很多是因天然或是人為的原因造成的,以上這些情況,往往對巖土工程形成一定的危害,具體包括如下三種情況。其一,基于水位的上升引起的。潛水位的上升往往受到地質因素、水文氣象因素、人為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或者受到綜合影響。當潛水面上升到一定層度之后,危害到土壤,使其形成沼澤形態(tài)以及發(fā)生鹽堿化的情況,甚至使地下水更加快速地腐蝕工程;而巖土體巖也會伴隨發(fā)生一些地質現象。其二,基于水位的下降引起的。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因為人們是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當中離不開使用水,這樣一來,就會對地下水進行大范圍的抽取,一旦地下水位下降得超過范圍,會引發(fā)一些嚴重的情況,即地面崩裂、沉降,或是塌陷等。會出現地下水源枯竭的情況,甚至其質量越來越惡化等,影響到工程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等,也會給人們的居住,生命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其三,基于地下水的反復升降引起的。對于地下水,當升降的時候,往往給膨脹性的巖土帶來影響,使其發(fā)生不穩(wěn)定的脹縮變形,而地下水反復升降時,引起巖土發(fā)生反復膨脹收縮的變形,同時,增加了巖土的膨脹與收縮的幅度,最終引起地裂的情況,尤其影響輕型建筑物。地下水反復升降的話,也不利于土地層中那些膠結物,比如,會沖掉那些鋁成分,當這些膠結物被沖掉之后,土層的堅硬度越來越低,使土質越來越松軟,同時,增加了含水量中的相應孔縫隙的比例,使其承載的能力越來越弱,不利于巖土工程問題的解決。
對于地下水,受到一些人為活動的影響,使其動力不再平衡?;趧铀畨毫τ绊?,其具有移動化的特點,往往會形成巖土工程危害,即出現基坑、流砂等情況,阻礙整個工程的建設與發(fā)展,以及影響建筑物的使用。
3.1 做好水文地質環(huán)境勘察。第一,勘察自然地理條件。工程勘察中一項重要內容即勘察自然地理條件,要對施工場所地質情況,氣候條件和水文條件進行系統(tǒng)勘察與分析,以便于能夠為后續(xù)作業(yè)的開展提供可靠參考。不僅如此,還需綜合考慮水文特征,不但要將區(qū)域氣候,濕度以及熱量等內容進行綜合考慮,還需將地方地形特征,水系分布情況考慮在內。并且還應將季節(jié)變化,氣候特征以及降水情況等內容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后續(xù)作業(yè)得以高效,安全開展。第二,仔細勘察作業(yè)周圍地質環(huán)境??辈熳鳂I(yè)周圍地質環(huán)境包括了勘察作業(yè)場所地層巖性,新構造運動,地質構造特點,基底構造和第四系厚度控制等。
3.2 規(guī)范工程地質勘察。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地質水文工作的前提保障。第一,工程勘察單位要設立專門的水文地質勘查機構,指定人員負責水文地質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好水文地質內容有關的勘察工作。第二,在完善勘察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加強其重要性的宣傳,讓工程人員都明白水文地質問題對工程地質勘察的危害,從而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熟悉勘察內容,充分發(fā)揮管理制度的約束力,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進一步的強化,逐漸形成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避免發(fā)生危害工程建設的情況發(fā)生。最后,工程地勘單位需要加強勘察人員的培訓,提高勘察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思想理念,做到熟悉相關的法律和規(guī)范,了解勘察內容和流程,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保障工程建設的穩(wěn)定發(fā)展,降低水文地質問題對工程地質勘察的影響。
3.3 加強現場監(jiān)測。加強地質情況的調查是預防水文地質問題對工程建筑產生影響的有效措施,所以勘察單位必須重視地質水文狀態(tài)調查。在對地質水文進行狀態(tài)監(jiān)測的時候,應該明確監(jiān)測目的,建立相應的監(jiān)測標準。地質水文在進行地下水調查的過程中,勘察人員要明確調查目的,并建立調查標準,便于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
3.4 加強技術應用。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先進技術的支撐是提高勘察質量的必要條件??萍紩r代的到來,應加大對水文地質勘察的技術投入,如建立工程、天文、地理等學科共通的信息服務平臺,引進先進的測量設備,建立指標數據化管理的服務系統(tǒng)等。不僅如此,不同類型、不同深度、不同廣度的水文地質,勘察的方法不盡相同,勘察方式需要技術化,采用先進探測設備抽取勘察地質樣本,避免人為的隨機抽查地質樣品,提高地質勘察的效率。
結語:
水文地質問題是工程地質勘察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設計和施工中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實際勘察中應依據具體的設計要求,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數據,保證工程建設質量。
[1]史元科.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探討[J].江西建材,2014(3):132.
[2]趙建華.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6(2):107.
[3]楊衛(wèi)榮,郭淑娟.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解析[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6(22):43.
[4]王楠.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