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琮琳+何鵬
“冬季蘋果樹進入休眠期后,消滅潛伏的病蟲菌,降低果園帶菌量,是防治枝干病害的有效措施……”1月11日,雖時值寒冬,但陜西鳳縣河口鎮(zhèn)下壩村的遠程教育播放室里卻氣氛火熱,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屋子擠滿了人,站點管理員孫亮正在為村民們播放冬季果樹病蟲害防治視頻講座。
“這個遠程教育好得很,幫我們挖掉了窮根根!”如今在下壩村,只要一提起遠程教育,村民們就會紛紛豎起大拇指。這樣的場景讓孫亮既感慨又感動,不禁讓他想起剛到村上的情景。三年前,孫亮被分配到下壩村。到村委會報到的第一天,村支書就跟他說:“小孫,咱村的遠程教育以后就靠你這個大學生了,你可要把工作干到前頭?。 碑敃r他果斷地點點頭:“保證完成任務!”雖說有面對困難的心理準備,可是第一次組織學習就讓他傻了眼:除了幾位老黨員和村“兩委”成員外,參與的村民很少?,F(xiàn)實和預期的巨大反差讓孫亮心里很失落。
隨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他天明就出發(fā),日落才回家,挨家挨戶走訪,鞋子走壞了兩雙,遠教工作難開展的原因也終于找到了。下壩村的201戶村民中有142戶都種植蘋果,大家最想學的是蘋果種植技術,但過去村里播放的節(jié)目都是上級布置的理論學習和政策解讀,時間長了大家也就不想去看了。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孫亮天天“泡”在遠教播放室里,針對村民的需求搜集果樹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課件。同時,積極與縣級部門協(xié)調(diào),邀請西北農(nóng)業(yè)科技大學教授、西安和寶雞果友學會成員及縣農(nóng)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面對面”“手把手”傳教。漸漸地,收看節(jié)目的村民從剛開始的三五人增加到幾十人,遠教學習成了下壩村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去年4月,孫亮借助創(chuàng)建全省遠程教育示范站點的契機,牽頭在村里創(chuàng)建“遠程教育+蘋果產(chǎn)業(yè)+貧困戶”學用結合模式,將貧困戶納入學習對象,精心制訂教學計劃,采取“課堂+實踐”模式對貧困戶進行培訓,著力提高貧困戶發(fā)展技能。經(jīng)過一番努力,下壩村貧困戶個個都成為了蘋果種植的行家里手,遠程教育也成了開啟脫貧致富大門的“金鑰匙”。
轉眼到了秋天,對于下壩村村民來說,這本是一年收獲的季節(jié)??墒?,貧困戶李艷卻高興不起來。孫亮經(jīng)過入戶了解才知道,過去每到秋季客商都會上門來收購蘋果,可是自打9月份以來的一場場連陰雨卻擋住了客商的腳步,更澆涼了果農(nóng)的心?!斑@些蘋果可是我娃來年上學的學費啊,賣不出去可咋辦呀?”李艷焦急地說道。此情此景讓孫亮心急火燎,他深知,幫助貧困群眾把一年辛辛苦苦的收獲銷售出去、變成現(xiàn)金,才是實實在在的扶貧。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網(wǎng)上看到一名大學生村官將遠程教育與電商結合起來,利用網(wǎng)絡幫助村民銷售土豆的新聞,不禁豁然開朗。為什么不試試網(wǎng)絡銷售呢?說干就干。孫亮嘗試以現(xiàn)代網(wǎng)絡為“媒”,以下壩蘋果為“體”,以實名代言為“信”,積極搭建線上銷售平臺,發(fā)起“‘蘋水一相逢,‘果香情更濃”大學生村官為貧困戶蘋果代言的活動,經(jīng)過短短兩個月的宣傳,就通過網(wǎng)絡幫助李艷、王紅旗等貧困戶把五萬余斤蘋果銷售到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帶動十余戶貧困戶人均增收一千五百余元。
俗話說“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想治窮病、斬窮根,就必須牢牢抓住“遠程教育+產(chǎn)業(yè)”這個“牛鼻子”。對下壩村貧困戶來說,發(fā)展蘋果產(chǎn)業(yè)就是他們脫貧致富的希望。孫亮明白這個道理,更清楚貧困戶對他的期待。他在民情日記上總結2017年工作時寫道:“我堅信,只要有遠教幫忙,我一定會讓鄉(xiāng)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者單位:陜西省鳳縣縣委組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