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勇紳(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當今,在游泳競賽的四種泳勢中,自由泳的游速最快。這是因為與其他三種泳勢相比,運動員可以獲得較恒定的推進力,相比之下動作阻力死點較少,恰如人們看到那樣,自由泳游進時身體水平俯臥于水面,雙腿交替打水,兩臂輪流劃水,結合側面呼吸形成良好的流線型身體姿態(tài),因此可以獲得持續(xù)的推進力。
現(xiàn)今的國際游泳比賽當中男子項目前三名無人采用兩側呼吸技術,大多數(shù)運動員都選擇采用單側呼吸,在國內大多優(yōu)秀自由泳運動員都以單側呼吸技術作為主要的方式,這充分說明單側呼吸技術已成為自由泳技術中的一種趨勢。單側呼吸也是從兩側呼吸中發(fā)展過來的,避免了兩側身體轉動難度較大,翻轉過多消耗體能影響速度的弊端。優(yōu)點在于單側呼吸可以使軀干使用率加大,從而使軀干帶動手臂增加劃水力量使游速保持在較好的狀態(tài),在力學上占有優(yōu)勢,同時也加大了身體滾動,使劃水效果提高,并且可以保持好的動作節(jié)奏,較少能量消耗,氧的攝取等方面起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國際大賽中33歲運動員雷扎克(Jason Lezak),在2008年奧運會4×100米男子自由泳接力的最后一棒在出發(fā)時落后與本次比賽100米自由泳冠軍德國隊名將阿蘭·伯納德(A l ain B emar d)的情況下,在最后50米奮起直追,力挽狂瀾最終以0.08秒的微弱優(yōu)勢戰(zhàn)勝了法國隊,游出了46.06秒的成績,他所采用的就是自由泳單側呼吸技術,因此,探討自由泳單側呼吸技術,研究其特點,對運用這種技術有著重要作用,也具有指導單側呼吸技術進而使單側呼吸技術向更加科學方向發(fā)展的意義。
本文以廣東省隊二沙島體育訓練中心的8名游泳運動員為研宄對象,進行調查測試分析。
表1 廣東省游泳運動員8人
(1)運動員的優(yōu)勢肢體側調查結果。
在本次調查中所有的運動采用的均是自由泳單側呼吸技術的運動員有88%認為自己在游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其中有63%的運動員認為在采用自由泳單側呼吸技術時會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有25%運動員認為偶爾會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有12%運動員認為不會出現(xiàn)。并卻從圖1表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運動年限的增加,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的比重也有上升的趨勢。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運動等級的不同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的比重也有所改變,獲得運動健將等級的運動員有80%認為會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20%認為偶爾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獲得一級運動等級的有30%認為會出現(xiàn)優(yōu)勢肢體側,30%認為偶爾會出現(xiàn),30%認為不會出現(xiàn)強側。
圖1 運動員是否有優(yōu)勢肢體側的調查情況
圖2 運動等級與優(yōu)勢側的調查情況
(2)運動員采用單側呼吸技術肩部勞損情況分析。
圖3
在本次調查中所有的運動均100%有肩部勞損情況,調查中13%兩側肩部都有勞損情況,其余87%均是單側勞損。71%右肩勞損,29%左肩勞損。通過圖3可以看出運動員采用單側呼吸技術引起的肩部勞損的情況與呼吸側并沒有太大關系,可能與運動員個人技術動作等原因有關。
(3)自由泳呼吸訓練會游泳還要會呼吸。
嘗試在“吸氣臂”劃臂時把頭轉向它。轉到嘴巴離開水,但臉頰仍保持在水中。在手臂到達行程的后面時吸氣。然后,在“吸氣臂”復位回到前面時,讓臉隨之轉回水里。在“呼氣臂”劃臂時呼氣。如圖4。
圖4 如何執(zhí)行自由泳呼吸訓練
表2 運動員50米自由泳單臂測試數(shù)據(jù)表 (以下均以FINA積分排名)
(1)運動員呼吸側及測試結果及分析
圖4中發(fā)現(xiàn)90%運動員呼吸朝向的一側手臂測試成績比不朝向的一側手臂成績更好。
(2)運動員呼吸側及劃頻的結果及分析。
圖4測試數(shù)據(jù)顯示90%的運動員呼吸朝向的一側手臂劃頻更快。
(3)運動員呼吸側及劃副的結果及分析。
圖4顯示75%的運動員兩臂劃幅一致。運動員的呼吸側對兩臂劃副的影響不大
(4)運動員強側其成因的分析。
通過訪問,運動員普遍認為優(yōu)勢肢體側其成因與身體的轉動有很大的關系,相關文獻中也說明身體的滾動可以提高劃水效果,在游進的過程當中轉動幅度較大的一側通常是需要呼吸的一側手臂,因此其強側也較多的出現(xiàn)在呼吸側。
調查結果顯示運動員采用單側呼吸技術88%認為自己有強側,12%認為自己沒有。測試結果顯示100%運動員在采用自由泳單側呼吸技術會有強側的現(xiàn)象。
建議學生或運動員在運用自由泳單側呼吸技術時,能用呼吸側作為自己的強側或將呼吸側調整為優(yōu)勢肢體側相同的一面。
[1]沈宇鵬.近三屆世錦賽男子自由泳優(yōu)秀運動員的速度、劃頻、劃幅的變化特征 [J].體育學刊],2006(9).
[2]余立.淺談男子短距離自由泳劃頻與劃幅的關系[J].武昌工學院,2013(10).
[3]劉凱.動作功能性篩查在游泳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D].北京體育大學,2013(5).
[4]周赟.淺談自由泳的呼吸技巧[J].體育教學,2000(4).
[5]韓玉霞.自由泳單側呼吸的技戰(zhàn)術特點[J].技術交流,2012(1).
[6]魏剛.自由泳呼吸、呼吸頻率與自由泳比賽技、戰(zhàn)術的關系[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7(10)
[7]羅全.改進自由泳呼吸提高動作的穩(wěn)定性[J].深圳體育運動學校,2009(7)
[8]紀昌平.男子短距離自由泳技術研究綜述[J].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2014(9).
[9]楊瓊瓊.自由泳的劃水技術以及配合呼吸練習[J].北京體育大學,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