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雅潔
摘要:生鮮食品是人們?nèi)粘I钪械谋匦杵罚恼禄谑承猩r的背景,對其配送中心及社區(qū)提貨點的選址進行研究。同時考慮時效性與非時效性成本,再加上容量限制、流量均衡、小區(qū)提貨點選取數(shù)量要求等約束條件,最終建立出針對配送中心及社區(qū)提貨點的混合選址模型。最后,以“食行生鮮”在上海市楊浦區(qū)的配送為背景,構建算例,并采用Lingo軟件對算例進行求解。
Abstract: Fresh food is necessary in people's daily life. Based on the "Food Bank Fresh" background,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hub location problem for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the community pick-up sites. This paper considers both timeliness and non-timeliness costs. Coupled with the constraints such as capacity limitation, traffic balance,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pick-up points, one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for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community pick-up location has been finally established. Finall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fresh food distribution in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a case study is constructed and solved by Lingo.
關鍵詞: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社區(qū)提貨點;選址模型
Key words: fresh food;distribution center;community pick-up points;hub location model
中圖分類號:F252;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06-0114-02
0 引言
生鮮食品是人們?nèi)粘I钪械谋匦杵?,而中國的生鮮市場更是一個數(shù)萬億級的市場。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線上線下融合開始成為了整個生鮮市場的大趨勢,在此背景下,“食行生鮮”等電商企業(yè)陸續(xù)出現(xiàn),開始進行智慧微菜場的建設工作。而對企業(yè)來講,如何科學合理的對配送中心及社區(qū)提貨點進行選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策,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基于此背景,本文將對“食行生鮮”配送中心及小區(qū)提貨點的選址進行研究。
齊艷(2013)提出了基于顧客時間滿意度的生鮮農(nóng)產(chǎn)品配送中心的選址研究[1]。候鵬飛(2013)專門對我國的冷鏈配送中心選址問題進行了研究,從冷鏈物流體系的整體考慮供應商、冷鏈配送及需求點顧客三方的共同利益,以此為目標建立了合理的數(shù)學模型[2]。李磊(2013)提出了運用G1法和熵值法,構建了以總配送成本最小為目標的選址模型[3]。石剛(2014)不僅考慮了針對單一品類的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選址,同時考慮多品種的配送中心選址[4]。袁喜玲(2016)在基于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考慮風險測度的農(nóng)產(chǎn)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5]。孟光華(2016)針對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選址分別構建了定量和定性模型,并證明了定量和定性模型比單一的模型更加的合理[6]。黃超(2016)深入分析了配送時間與客戶滿意度的關系,將時間約束作為篩選條件,編寫啟發(fā)式算法,最終迭代求出配送中心的選址方案[7]。
1 考慮時效性成本的選址模型
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進一步考慮了生鮮的腐蝕變質(zhì)成本、車輛的制冷成本、顧客滿意度機會成本等,建立了考慮食品時效性成本的選址模型。
1.1 生鮮腐敗變質(zhì)成本
生鮮食品在運輸?shù)倪^程中,由于自身的性質(zhì),會隨著運輸距離的加大而產(chǎn)生一定的腐敗變質(zhì)成本。
1.3 顧客滿意度的機會成本
由于生鮮食品易腐敗變質(zhì)的特點,顧客對其配送時間有著更高的要求。顧客的滿意度和配送時間之間關系如圖1,從顧客下單時間t0開始,食行生鮮就即對顧客的需求做出處理,如果企業(yè)在顧客可以接受的t1時間內(nèi),就已完成生鮮的配送,則達到了顧客對于配送時間的要求,此時,將顧客的滿意度視為1。如果一旦超出了顧客所能接受的配送時間,那么就將顧客的滿意度視為0,此時,企業(yè)就需要向顧客支付一定金額的賠付費用。
其中,式(7)表示“食行生鮮”決策方總成本最小;式(9)表示配送中心的總收貨量等于物流中心的總發(fā)貨量;式(10)表示針對每個小區(qū),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與該小區(qū)顧客的需求量一致;式(14)表示根據(jù)小區(qū)o的居民數(shù)量,最終選出能夠滿足顧客需求個數(shù)的自提點。
2 算例分析
以上海市楊浦區(qū)為例,現(xiàn)假設“食行生鮮”準備在上海市楊浦區(qū)附近修建一個物流配送中心,以滿足楊浦區(qū)顧客的需求?,F(xiàn)假設有3個農(nóng)產(chǎn)品基地為楊浦區(qū)供應生鮮食品,分別為農(nóng)產(chǎn)品基地1,2,3。相應的配送中心候選點及各小區(qū)的具體分布如圖3。
其中,針對顧客滿意度機會成本來講,假設顧客總需求量中有5%存在延誤配送的風險,平均的延誤時間為0.5小時,所以可以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總的顧客滿意度機會成本為787。
最后,運用Lingo軟件,將對應參數(shù)及相關數(shù)據(jù)帶入模型中,進行求解,結果表明,“食行生鮮”總成本為131076,配送中心的選址結果為1號,小區(qū)提貨點的選址結果如下:中通雅苑選擇1,2,4,5,6號;上海大花園選擇3,4號;東銀茗苑選擇1,3,4,5,6號;翡麗云邸選擇1,3號;陽明新城選擇1,2,3,5,6號;濱江晶典選擇1,2,5號。
3 結語
本文基于“食行生鮮”的背景,對其配送中心和終端小區(qū)提貨點的選址問題進行研究,雖然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但是也同時存在著不足,主要為以下幾個問題:
①本文在考慮顧客滿意度機會成本時,簡單的將其考慮成因為送達時間延誤而產(chǎn)生的對顧客的賠付成本,而準確來講,因為送達時間延誤也會造成需求量的變化,制冷成本及腐敗變質(zhì)成本的改變,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還應該更加準確的考慮此成本。②本文在建立模型時,對于終端小區(qū)提貨點的選址只是著重考慮了提貨點的個數(shù)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對于用戶的出行行為及成本沒有進一步地進行考慮,還需在后續(xù)中完善。
參考文獻:
[1]齊艷,王飛,賈晉.基于顧客時間滿意度的生鮮農(nóng)產(chǎn)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J].物流技術,2014(7):215-218.
[2]侯鵬飛.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東北大學,2013.
[3]李磊,張彥玲.易腐農(nóng)產(chǎn)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J].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6):732-738.
[4]石鋼.時效性農(nóng)產(chǎn)品冷鏈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燕山大學,2014.
[5]楊磊,袁喜玲,張智勇.基于顧客滿意度的鮮活農(nóng)產(chǎn)品配送優(yōu)化研究[J].物流技術,2014,33(10):137-140.
[6]孟光華.生鮮農(nóng)產(chǎn)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
[7]黃超,邢琨.一定的客戶滿意度水平情況下時間約束的確定[J].商,2016(7):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