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好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出自日本小說家田中芳樹的太空歌劇式科幻作品《銀河英雄傳說》。書中主角之一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在少年時對好友齊格弗里德如是說,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在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體育競賽中,正好有兩個項目能讓人對這句話產(chǎn)生共鳴,那便是航空模型和航海模型。
2017年7月8-10日,全運會航海模型比賽在天津靜海航空航海運動中心和天津光合谷(天沐)溫泉度假村進行,決出了9個項目的5塊金牌。在賽場上奮勇拼搏的運動員,便是一群追逐星辰大海的人。
帆船模型項目:高手對決
帆船模型以風為動力,通過遙控操縱改變風帆和舵面的角度,來控制船模行駛的速度和方向。這次全運會的帆船模型比賽包含F(xiàn)5-M級和F5-E級兩項,其中F5-M級模型的建造要求是船體總長范圍在127.6-128.9厘米,帆面積不超過5 161平方厘米;F5-E級模型的建造要求是船體總長1米,帆面積不超過0.4平方米。
雖然國內(nèi)航海模型運動的普及度不高,但它一直是中國的優(yōu)勢項目。尤其帆船模型項目,國內(nèi)可是高手如云。在2017年5月的航海模型帆船項目世錦賽上,龔群星就為中國隊摘得了重量級比賽項目——F5-10的金牌,這也是中國隊獲得的第200個航海模型世界冠軍。作為國內(nèi)含金量最高的賽事,全運會決賽的陣容自然藏龍臥虎。梁勇、林多森、宣東波等人剛比完世錦賽,便馬不停蹄趕到天津做適應性訓練。
高手對決,各有高招。每輪比賽,裁判組都會根據(jù)基本航線以及場地風向和風力,臨時制定競賽航線。模型須按照指定航線航行,最先到達終點者名次列前。要想讓模型第一個到達終點,操縱手就得充分利用競賽規(guī)則,在比賽航線的轉(zhuǎn)彎浮標附近迫使對手的帆船模型減速,或誘導其犯規(guī)罰圈。因為帆船模型的動力是風,所以賽場通常比較安靜。但在這次比賽中,由于各位運動員的實力非常相近,導致在關鍵爭奪點帆船模型“扎堆”,甚至出現(xiàn)誤傷事故,因此場地上運動員提出抗議的聲音此起彼伏,裁判長則用望遠鏡和擴音器及時做出判罰。這一靜一動,從側(cè)面反映了本屆賽事戰(zhàn)況之激烈。
最終帆船模型團體冠軍被河南隊的王云飛、梁勇拿下。他們二人從事帆船模型運動已有30余年,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后,航海模型不再是全運會競技項目,王云飛和梁勇也面臨著再擇業(yè)的抉擇。但因?qū)胶DP瓦\動的熱愛,都不愿意放棄曾經(jīng)的事業(yè),所以選擇成為航海模型教練員,培養(yǎng)了一批批優(yōu)秀運動員。得知2017年航海模型將以群眾體育形式重返全運會,二人立刻決定組隊參賽。如今這塊沉甸甸的金牌,是對二人扎根基層、默默耕耘24年最好的回報。
動力艇模型和耐久項目:速度與激情
在大多數(shù)競技類體育活動中,運動員需要通過長期體能訓練,配合專業(yè)技巧,在比賽中盡可能發(fā)揮身體的極限。而在群眾體育活動中,對運動員體能的要求有所降低,更注重其休閑娛樂作用。但航海、航空模型項目有一點例外,運動員不僅需要具備相當好的體能,還得會挑選極具科技含量的競賽器材。
入選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體育競賽的動力艇模型和耐久項目共有6個,分別是采用電動動力的ECO-MONO-1級、ECO-TEAM級,以及采用內(nèi)燃機動力的FSR-O15級、FSR-O27級、FSR-V15級和FSR-V27級。其中電動動力艇模型的航行路線是一個等邊三角形,內(nèi)燃機動力艇耐久項目則需依照指定浮標繞圈航行大約15分鐘。參賽船模均使用無線電遙控,艇型由選手自由設計。在高水平賽事中,競速艇的長度不會超過1米,卻能靠電機或內(nèi)燃機跑出70-80千米/小時的速度。對運動員而言,奪冠的第一要素就是制作一艘在水中性能極佳的競賽艇。
葉的華、張龍圣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因為對航海模型耐久項目的喜愛,結(jié)識了一批模型發(fā)燒友。平時大家各自忙工作,但一到周末就會帶著設備來到俱樂部租賃的魚塘做日常訓練。他們與內(nèi)地模友的相識,源于采購比賽器材。
葉的華和張龍圣并不是普通的航海模型發(fā)燒友,葉的華曾獲得過2010年航海模型耐久項目世錦賽FSR-O3.5級冠軍,張龍圣則是2014年航海模型耐久項目世錦賽FSR-H級比賽的冠軍。之前他們主要從海外購買或自行制作競賽器材。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參加了廣東地區(qū)舉辦的航海模型賽事,發(fā)現(xiàn)內(nèi)地模友使用的器材不僅性能很好,而且性價比非常高。此后,俱樂部成員越來越頻繁地參加在內(nèi)地舉行的各項賽事,并與廣東、云南、上海等地的選手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次參加全運會預選賽和決賽,他們就得到了多地模友相助。最終,葉的華和張龍圣以FSR-O15第三名、FSR-O27第十二名的成績獲得了FSR-O團體第七名。
在動力艇模型和耐久項目競賽準備區(qū),可以看到各隊使用的比賽器材非常相似,原因是它們大多出自同一家模型工廠。這家工廠的核心人物是梁杰峰,這次他代表廣東征戰(zhàn)全運會。
梁杰峰曾是廣東航海模型省隊的一員,不僅操縱技術過硬,而且擅長制作耐久項目用的模型。退役后,他依然積極參加航海模型競賽,更愛琢磨如何造出適應當前比賽規(guī)則的競速模型。后來他發(fā)現(xiàn)不少選手雖然操縱技術不錯,但苦于競賽器材不好,無法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水平。于是索性開了家模型工廠,專門為愛好者提供各類模型器材。梁杰鋒的模型工廠,既有適合初學者的入門級模型競速艇,也有追求極致的競賽級模型。他的想法是用入門級和進階級套材解決愛好者必須制作模型的苦惱,讓更多人參與到航海模型活動中來;而競賽級屬于高端定制。雖然自己也是參賽者,但梁杰峰不愿意藏私,一旦有了技術上的突破,就立刻與其他模友分享。對他而言,只有讓對手“武裝到牙齒”,才能督促自己繼續(xù)提升技術。
仿真航行模型立體對抗賽:用模型講述中國故事
在所有航海模型項目中,仿真航行模型立體對抗賽觀賞性最佳,吸引了不少觀眾到場觀看。仿真航行模型均仿照真實艦船按比例制作,用無線電遙控航行,競賽分為F2、F4、F6、F7共4個組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