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瑪依日報社,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在新聞制作中,標題是“眼睛”與“靈魂”,是對稿件內容的高度凝練與總結,集中呈現(xiàn)新聞信息的精髓。高質量的新聞標題可以有效吸引受眾眼球,為新聞報道增添感染力,如何制作出好的新聞標題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標題是新聞信息向外的“窗口”。好的標題就像文章的眼睛,能夠先聲奪人,引起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可以“以目傳神”,傳遞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啟迪讀者;也可以“眉目傳情”,表達作者的態(tài)度和情感,幫助讀者把握文章的主題。因此,新聞信息能否快速引起受眾關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標題是否具有吸引力。在全新的媒體環(huán)境中,引人入勝的標題才能使得受眾在海量化的新聞信息中快速發(fā)現(xiàn)所推送的新聞信息。
現(xiàn)階段新聞標題的制作過程中,非常關注版面的視覺效應,要集中精力強化標題的視覺沖擊力,進而使得讀者在看到新聞信息的第一眼就可以留下極深的印象。在新聞標題制作過程中,應該注意“形象打造”,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或者是表達他人所沒有表達的,讓讀者產生出乎意料的感覺。可恰當?shù)剡\用比喻、比擬、借代、雙關、對比、對偶、反語、諧音、重疊、回環(huán)等多種修辭手法,提升標題的可視性。[1]
如,《莫把“衙門”抬下鄉(xiāng)》《“辦班”熱緣何高燒不退》《飛去“烏紗”又飛來》《手機市場急需治“水”》《云南游:口碑如何趕上顏值》《多元就業(yè),敢做“不一樣的煙火”》《巨額糧款化為水》等文章標題,或生動活潑,或高端大氣,或寓意深刻,或諷刺意味十足,使讀者過目難忘,極大地強化了新聞信息的感染力。
新媒體時代,新聞標題的側重點越來越向生動化的表達轉變,致力于打造形象生動的主題[2]。擬題時可用生動、有理有趣、多重寓意的詞語。在特定語境下,可以讓文章標題產生不同效果,令人拍案叫絕。
如,《當好流動哨查處燈下黑》一文中,作者用“流動哨”和“燈下黑”兩個詞來概括中央巡視工作首次開展“機動式”巡視,生動形象,讓人一眼就讀能懂文章中的深意,進而產生深入閱讀的欲望?!秮碜杂袡C枸杞之鄉(xiāng)的笑聲》這一新聞標題也形象而生動,集中反映出了大格勒鄉(xiāng)的村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鼓勵之下,依靠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種植與培育有機枸杞走上了致富之路的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富有人情味,強化了新聞標題的表現(xiàn)力。
新聞反映時代需求,同樣,時代的特點也會在新聞標題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在如今的新聞制作中,流行和網(wǎng)絡化標題廣泛使用,拉近了同讀者的距離。
一曲火爆大江南的流行歌曲《當你老了》,唱出了父母的偉大無私,《人民日報》則用一篇《“當你老了,有我在呢”》,表現(xiàn)出了年輕一代面對人口老齡化的主動擔當,弘揚了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抖愘M“紅包”激活經(jīng)濟“細胞”》標題中,用“紅包”這一新的時代產物來比喻一連串的減稅降費措施,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減稅政策促進經(jīng)濟“細胞”活躍,推促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yōu)化升級的巨大作用,吸引了讀者的眼球,而且易讀易懂易傳播,增強了文章的社會影響力。
時至今日,面對新媒體的巨大挑戰(zhàn),傳統(tǒng)媒體在新聞生產過程中更應該注重新聞標題的推陳出新,以全新的亮點去吸引受眾。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要實現(xiàn)平鋪直敘到因果判斷的有效轉變。要在標題當中將新聞的原因、現(xiàn)實意義、價值判斷等體現(xiàn)出來,讓讀者看到題目之后,就可以對新聞信息的梗概有所了解[3]。
例如,2017年2月8日《人民日報》第22版頭條在針對美國政府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主張帶來的沖擊,報道把文中墨西哥學者的觀點“修建一座橋,遠比砌一堵墻要好”用在標題中,用“橋”和“墻”分別代表“合作”與“隔離”,又用“遠比”這一比較詞,明確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中國新聞獎獲獎評論《要治“堵”先治“心”》,這一標題也明確表達了作者在分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時,認為日益嚴峻的堵車問題的根源是人心“不讓”。
由此可見,俗話稱“讀文看題,買針看鼻”,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讀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標題的制作,只有精良的標題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讀者。逐步提高新聞標題制作水平是進一步提高新聞編輯能力的需要,是在媒介競爭白熱化的時代背景下始終占領高地的需要。
注釋:
[1]鄭慧清.新聞評論標題的藝術性.新聞論壇,2014(01)
[2]張文龍.融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標題制作技巧——以武漢ZAKER為例[J].新聞前哨,2016(05):42-43
[3]劉保全.新聞標題制作中常見的技巧——兼評部分“中國新聞獎”作品的標題(下)[J].新聞實踐,2007(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