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華 張瑜瓊 楊學奎
河南省周口市位于北緯33"03'~34"20',屬于暖溫帶季風型氣候,果樹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適合果樹生產,是河南省果樹生產大市之一。棗樹生產是周口市的主要果樹之一,面積位于桃、梨、蘋果、柿、葡萄之后,排在第六位。2014年周口市棗樹生產面積1.55千公頃,居河南省第七位,鮮棗產量2.01萬噸,居河南省第六位。對周口市冬棗優(yōu)質生產氣候條件進行適應性分析研究,對于挖掘冬棗生產潛力,提高周口市冬棗生產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周口市冬棗生產溫度適宜性分析
1.1冬棗生長溫度適宜性
環(huán)境溫度是全國各地引種發(fā)展冬棗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溫度偏低,不僅棗樹的生育期延長,且果實生長緩慢,棗果個頭小,果肉的干物質少,品質也次。冬棗在休眠期對低溫適應性較強,-30℃以上的地區(qū)(原產地為-24.8℃)也能安全越冬,在絕對最高溫達45℃(原產地為42.8℃)時,也能開花結實。冬棗葉片生長180天左右,需要大于10℃積溫4000℃。由表1可以看出周口市的溫度條件能夠充分滿足冬棗生長的需求。
1.2冬棗不同生育期溫度適宜性
冬棗屬于喜溫樹種。在北方多于晚春萌發(fā)、之后展葉、開花,是落葉果樹中年生長周期最晚的樹種之一。當春季氣溫上升至13℃以上時才開始萌芽;枝條迅速生長和花芽分化時要求18℃左右的溫度;在花期、花粉發(fā)芽最適溫度為24~26℃;果實迅速生長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要求24~25℃的溫度條件;果實成熟期適溫為18~22℃;溫度降至21℃以下時生長緩慢,秋季氣溫降到15℃時,樹葉變黃開始落葉,進入休眠期。由表2可以看出周口市近5年來的月平均氣溫適宜冬棗優(yōu)質豐產的氣溫變化要求。幼樹能越冬并正常生長發(fā)育(圖1),生長狀況良好,5~8年生棗樹自然越冬生長健壯(圖2)。
1.3氣溫日較差對冬棗果實品質的影響
冬棗的果實膨大期在8-10月份,8-10月份的氣溫日較差對冬棗品質影響較大,果實迅速膨大期日較差>9℃,果實成熟期日較差>10.0℃,有利于冬棗果實糖分的積累,提高果實品質。由表3可以看出周口市近5年的平均氣溫日較差基本滿足冬棗果實發(fā)育的需求,適宜幾率達60%左右。在特殊年份栽培過程中,于果實迅速膨大期和果實成熟期陰雨天采取措施加大氣溫日較差對提高冬棗果實品質還有較大空間。
2周口市冬棗生產光照適宜性分析
冬棗屬喜光性很強的樹種,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植株生長健壯充實,坐果率高。光照強度和日照長短直接影響棗樹的生長發(fā)育,生長發(fā)育需要日照時數為2300-2800小時。周口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90.2-2278.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5%-52%,年日照時數>2200小時的有扶溝、太康、西華和淮陽縣。在冬棗生長的4-11月份月日照時數接近200小時,光照資源能夠滿足冬棗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在栽培管理上要采用低密度栽培,低密度栽培有利于通風透光,利于棗樹健壯生長。成年棗樹修剪時注意增加透光率,以提高冬棗果實品質(圖3)。
3周口市冬棗生產降水量適宜性分析
3.1降水量與冬棗生產
雨量雖不是冬棗分布區(qū)域的主要限制因素,但是,不同的降雨或灌溉條件,對冬棗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和豐產穩(wěn)產關系重大。冬棗為鮮食棗品種,其生長發(fā)育期內需要較多的水分,在果實的幾個關鍵的生育時期若降雨稀少時必須適時灌溉。我國年降水量200~1800毫米的廣大區(qū)域都有棗樹分布。其中,以年降水量400~600毫米的分布區(qū)域、最易形成特產區(qū)。周口市歷年降水量在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4-11月份冬棗生長季節(jié),能滿足冬棗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尤其是7月份、8月份、9月份三個月降水量比較集中,10月份以后降水迅速減少,前期雨水利于冬棗抽枝展葉、枝條生長和果實發(fā)育,10月份以后秋高氣爽利于果實著色(圖4),提高品質。如成熟期陰雨天氣多,棗果著色差,則果實品質欠佳(圖5)。
3.2空氣相對濕度與冬棗生產
冬棗花授粉受精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相對濕度為75%~85%),空氣過于干燥、花粉發(fā)芽和花粉管伸長都會受到影響,致使授粉受精不良,形成落花落果;反之,降雨過多,濕度過大,也會影響花粉發(fā)芽。周口市的空氣相對濕度年平均在60%左右,每年的6-7月份空氣相對濕度在56%~72%,由于授粉受精多在夜晚進行,夜晚又是一天空氣濕度較大的時間段,空氣相對濕度基本能滿足授粉受精的需要。但是在6-7月份盛花期的晴天在棗園內適當噴水(圖6),有利于授粉受精提高冬棗產量。
4周口市冬棗生產土壤適宜性分析
棗樹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不論沙質土、黏質土,山地、平原,還是低洼鹽堿地,都有冬棗分布;在pH值5.5~8.5的條件下都能正常生長。但冬棗仍喜土質較肥沃的黏壤土和壤質土,在該類土壤上生長發(fā)育時,表現(xiàn)為樹冠高大,根系寬廣,棗股數多;棗果干物質含量高,產量高而穩(wěn)定;沒有大小年現(xiàn)象,而且壽命長,樹齡常達百年以上。相反,在肥力較低的沙質土或礫質土中,樹勢較弱,壽命也較短。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屬黃淮沖積平原。全市重壤土、中壤土、輕壤土的面積占總土壤面積的89.4%,重壤土內夾有黏土層,吸水保水力強,養(yǎng)分含量高,保水、保肥性狀好,中壤土、輕壤土內兼有沙土和黏土的優(yōu)良性狀,即具有適中的保水、保肥、通氣、透水性能,又具有適中的可耕性。周口市土壤富含有機質,有機質含量高達1.08%,有機質中等含量(0.8%)以上的土壤面積占周口市總土壤面積的84.6%,是冬棗生產較理想的土壤質地類型。
5風速
在冬棗授粉受精和果實膨大期,微風的環(huán)境有利于授粉受精,不會因風速大而造成落花落果,有利于調節(jié)棗園內溫濕度,促進生長和結果。由表4可以看出周口市2011年以來,微風環(huán)境占到了63%,比較適宜于冬棗的生長發(fā)育。
6空氣環(huán)境與冬棗無公害生產
無公害果品生產中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的自然環(huán)境因子主要是:土壤環(huán)境和空氣質量。周口市是一個農業(yè)大市,工業(yè)廢氣排放量比較低。根據《河南省統(tǒng)計年鑒2015》提供的數據,周口市2014年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2.18萬噸,全年煙粉塵排放量為1.88萬噸,在河南省18個直轄市中排放量均位于第17位。2015年河南省環(huán)境狀況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按《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三項監(jiān)測因子(PMIO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進行評價,PMIO可吸入顆粒物為二級標準,年均濃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在第四位;二氧化硫年均值達到一級標準;二氧化氮年均值周口市最低??梢娭芸谑锌梢詾槎瑮棢o公害生產提供良好的空氣條件。
7分析結果
通過對周口市冬棗栽培條件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周口市大部分地區(qū)氣候條件與冬棗生長發(fā)育需要條件相適宜程度高,能夠滿足冬棗生長并存在利于獲得高產的條件,周口市的土壤、空氣、水資源條件好,利于進行冬棗無公害生產。在栽培過程中采取適當的栽培措施對氣象因子加以調節(jié),周口市冬棗的產量和質量均會有較大提升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