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社會組織管理、激發(fā)社會活力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社會組織工作,近期,民政部部務會議研究通過了《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月5日,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社會組織執(zhí)法監(jiān)察局)在京召開宣傳貫徹《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座談會,相關專家代表、社會組織代表參加會議。民政部黨組成員、社會組織管理局(社會組織執(zhí)法監(jiān)察局)局長詹成付出席會議并主持。詹成付表示,信用是社會組織的“生命線”,要把信用建設作為社會組織安身立命之本,促進社會組織治理及發(fā)展的規(guī)范化、透明化。
2月24日下午,民政部舉行2018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發(fā)改委、民政部等40個部委簽署的《關于對慈善捐贈領域相關主體實施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有關情況,介紹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國老齡辦等9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加強農(nóng)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月26日,2018年全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顧朝曦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回顧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和2017年全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做好2018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顧朝曦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國各級民政救災系統(tǒng)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按照“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新思想新戰(zhàn)略,把工作重心從應急救災逐步轉到日常防災減災上來,全面減輕災害風險,并重點做好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新災應對和倒房重建、救災款物監(jiān)督管理等工作,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月26日下午,民政部召開2018年加強機關基礎工作動員部署會。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宮蒲光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加強機關基礎工作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以后民政部黨組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事關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有效落實,事關機關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切實提升,事關民政干部隊伍的健康成長。部黨組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2017年部直屬機關以“職責準、責任清、情況明、作風實、質量高、內(nèi)務好”為目標,擬訂方案、完善制度、組織自查抽查,基礎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18年部機關基礎工作要繼續(xù)聚焦“十八字”的目標,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措施、鞏固成果,在厘清基礎工作“底數(shù)”、健全基礎工作制度、規(guī)范基礎工作管理、構建加強機關基礎工作的長效機制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會議要求,各司局、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將加強機關基礎工作與業(yè)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繼續(xù)將各司局、單位加強基礎工作的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完善檢查評價辦法,推進經(jīng)驗交流。強化對地方加強機關基礎工作的指導,提高各級民政機關基礎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