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宇 張曉穎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水果消費過程中越來越追求無公害,這就需要果樹病蟲害防治中使用生物防治方式。基于對我國果樹病蟲害防治現狀的分析,本文提出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的幾種方法,并對生物防治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說明,提出合理的生物防治方法。
關鍵詞:病蟲害;生物防治;信息干擾激素
中圖分類號:S436.6?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76
果樹病蟲害防治時,一般是通過減少目標害蟲數量以及干擾目標害蟲交配來達到病蟲害防治這一目的。使用農藥噴灑方式,只能在短時間減少目標害蟲數量,而且頻繁噴灑農藥還會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導致農藥噴灑量隨之升高,從而使果樹病蟲害防治陷入惡性循環(huán)。
1? ? ?果樹病蟲害防治現狀
由于農藥成本相較于各類生物防治措施更低,短時間內病蟲害抑制效果更好,所以目前我國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農藥依舊是使用次數最多、使用范圍最廣的。但是農藥在噴灑過程中會將果樹益蟲也消滅,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破壞,而且噴灑農藥是人工選擇的過程,這一過程加速害蟲在耐藥性方面的進化,隨著農藥種類的增加,害蟲對不同農藥都產生了耐藥性,使農藥防治變得困難,加速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
目前我國已在各類大體型害蟲的防治上取得成功,但小體型害蟲快速取代了大體型害蟲的地位,成為引發(fā)我國果樹病蟲害的主要根源。并且小體型害蟲具有繁殖速度快這一特性,在進行小體型害蟲防治過程中,需要干擾其繁殖過程,讓小體型害蟲無法發(fā)揮繁殖優(yōu)勢,達到病蟲害防治這一目的,但是農藥在這一過程中無法發(fā)揮有效手段,需要采用生物防治方式[1]。
2? ?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實施措施
2.1? ? ?引入天敵
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天敵種類涉及2方面,各種捕食類天敵的引入,涉及各類鳥類和寄生蜂等。在目前的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一般通過引入寄生蜂來實現果樹病蟲害防治,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是,相較于鳥類,寄生蜂適應環(huán)境能力更強,而且相比之下,寄生蜂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可能造成的影響更小。寄生蜂通過在害蟲體內產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這一過程中,害蟲會死亡,而寄生蜂卻增加了種群個體數量,達到病蟲害防治的良性循環(huán)。引入目標害蟲的各種寄生蟲。引入目標害蟲寄生蟲能讓目標害蟲在生長過程中發(fā)育不良,無法有效交配和繁殖,讓整個種群個體數量以及種群規(guī)模都急劇縮小,從而實現病蟲害防治。甚至有的寄生蟲可以在其寄主體內釋放信息素,讓其寄主做出各種自我毀滅性的行為,但是這種寄生蟲的使用需要被嚴格控制,防止發(fā)生二次寄生現象。在進行目標害蟲天敵引入過程中,需要對目標害蟲的各種天敵對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進行準確評估,防止目標害蟲的天敵對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破壞。
2.2? ? ?投放病毒及真菌
在進行果樹病蟲害生物防治過程中,對于疥、螨類昆蟲,由于其體型過于渺小,導致鳥類和寄生蜂無法有效減少其數量,各類寄生蟲也無法有效使用,對于這類目標害蟲,可以使用各類微生物達到生物防治目的。微生物防治主要包括2種:病毒和真菌。病毒對目標昆蟲的殺傷力體現在能夠讓目標害蟲致病并死亡,讓目標害蟲數量減少,并且某些病毒具有遺傳性,可以對目標害蟲的后代造成有效殺傷。但是由于大多數病毒生存環(huán)境苛刻,且變異性較高,所以在進行果樹病蟲害防治時,需要進行相關設施建設,成本較高。真菌對目標害蟲的殺傷體現在其能夠在害蟲體內生長,生長過程中耗盡害蟲體內養(yǎng)分,并且真菌在該過程中會進行孢子釋放,能夠更廣泛地感染更多害蟲,而且相較于病毒,真菌對環(huán)境要求不那么苛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真菌對各類昆蟲的選擇范圍也更為廣闊,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可能會感染各類益蟲,需要對這種情況進行避免。
2.3? ? ?釋放信息干擾素
能夠引起果樹病蟲害的目標害蟲具有的普遍特點就是繁殖速度快,若不能破壞目標害蟲這個特性,則需要持續(xù)在病蟲害防治上投入大量資金和力量。要將目標害蟲快速繁殖這個特性進行消除,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各類信息干擾因素的使用,對生物防治來說,主要采用性激素干擾方式[2]。性激素干擾作用原理是釋放各類人造性激素,針對不同目標害蟲進行不同人造性激素裝置的布置。這些裝置能夠釋放類似雌性昆蟲發(fā)出的性激素,在釋放過程中能夠吸引大量雄性害蟲并進行聚集,通過這種方式減少雌性害蟲的交配次數和交配成功率。對聚集到一起的雄性害蟲可以根據害蟲特性采用不同處理方式,目前主要是通過人工毀滅的方式將雄性害蟲進行消滅。
3? ? ?結論
通過噴灑農藥方式無法合理有效進行果樹病蟲害防治,生物防治方式將成為今后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主流方式。生物防治主要通過減少害蟲數量和干擾害蟲繁殖兩種方式來達到果樹病蟲害防治目的,減少害蟲數量可以通過害蟲天敵引進和病毒真菌施放兩種方式實現,干擾害蟲繁殖主要通過釋放性干擾素方式減少雌性昆蟲交配次數和交配成功率,從而降低害蟲的繁殖率。
參考文獻
[1]蘇文婷.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方法研究[J].種子科技,? ?2017(7):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