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
廣東晶通公路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635
目前,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以及工程施工建設水平的持續(xù)提升,公路工程建設大量使用機械設備,以加快工程進度以及提升工程建設質量水平。但由于設備種類繁多,在使用以及管理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管理機械設備不到位的問題,不僅影響到工程的施工進度以及整體質量,還影響到工程的施工安全。因此,管理公路工程的各種機械設備的價值和意義在于提升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加強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控制提升工程的施工安全,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運作。
除了對機械設備進行系統(tǒng)管理外,還要加強對機械設備在進場前的選擇管理,這是進行良好設備管理的前提。在建設公路工程前,需要按照工程的設計圖紙以及工程的實施方案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目前,施工單位選擇工程機械設備的依據主要有四種:公路工程的作業(yè)內容、工程施工的整體地質條件以及土質條件、工程施工的運輸距離、工程施工的氣象條件。
(1)適應性。選擇的施工機械設備要適用于工程的具體施工內容和條件。
(2)先進性。應選擇新型的施工機械設備,它們有很多優(yōu)點,例如,性能更加穩(wěn)定、能源消耗較低而工作效率更高、更加安全可靠、設備質量更好等。
(3)兼顧專用性和通用性。在選擇施工機械設備時,除了要考慮到設備的專用性外,還要全面考慮它們的通用性,在有效提高設備利用率的基礎上,為了便于進行管理和維修,盡可能擴大設備的使用范圍,用一種專用的機械設備代替一系列通用的機械設備,減少對作業(yè)環(huán)境的影響。
公路工程的施工現狀及特點是工期較長、施工人員眾多、施工范圍比較廣等,這些現狀和特點導致管理筑路機械設備有很多不便,經常出現各種管理問題。再加上管理機構還不夠健全,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相關管理部門的人員欠缺良好的管理意識,片面認為施工現場負責機械設備的管理,不屬于他們的管理范圍,而施工現場又認為這是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責,導致兩個部門之間出現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最終導致無部門對筑路機械設備進行管理,更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管理施工中的筑路機械設備。
目前,一些施工單位在進行公路工程建設時只片面強調工程的整體經濟效益最大化,不重視機械設備的科學管理。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施工單位往往會想盡辦法縮短工期以降低工程成本,卻不重視機械設備的投入,未能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來選擇適用的機械設備,同時又違規(guī)長時間超負荷地運轉機械設備以求縮短工期,而這樣的不合理操作除了對機械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壽命造成嚴重影響外,還會極大地影響到工程的工期以及施工質量。
為了確保機械設備在建設過程中能夠正常使用,施工單位通常會設立專門人員管理機械設備,并要求這些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管理人員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在現實的操作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由于并未經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培訓和實操,并沒有掌握工作要求的操作技能和專業(yè)素質等的現象,導致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失誤,極大地影響到工程工期及工程的安全性,乃至整個工程建設的質量。
在實際的機械設備管理過程中,很多施工單位未能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建立比較科學的管理模式,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具體的管理效果不好。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不科學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夠有效結合實際的工程實施情況來進行設備管理,機械設備在使用中難以適應工程建設的需求,導致機械設備容易出現各種故障、甚至導致工程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等問題。
在實際的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筑路機械設備技術以及使用狀況決定。如果筑路機械經常發(fā)生各種故障,就會對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產生嚴重影響,還會極大地增加設備運營成本。為避免上述問題,施工單位通常會要求相關人員在筑路機械設備進入施工現場前,對它們進行嚴格的驗收和一次性的全面保養(yǎng)和檢修,確保筑路設備進入實際施工現場后能夠正常使用。
公路施工單位應結合實際工程施工情況,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實施對工程機械設備在公路施工中的全面組織管理工作。首先,應根據項目規(guī)模做好組織計劃工作,合理落實好機械設備的種類、數量等,對機械的進出場計劃以及機械總量進行全面編排控制,確保筑路機械設備在公路施工中能夠有序有效運營的同時,要深入了解及掌握其運營時的技術狀態(tài),提高設備運營的工作效率,確保提供性能良好的機械設備保證公路工程施工的順利完成。
要對機械設備做好預防性維護檢修工作。組織機械檢修人員對進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例行保養(yǎng),并為發(fā)現問題的設備制定科學可行的檢修計劃,確保每一臺機械設備具有良好性能。要求所有機械檢修工作人員在對筑路機械設備進行檢查、保養(yǎng)和調試工作前,必須經過上崗培訓熟練掌握操作規(guī)程以及操作技術后方才可以進行上機操作。
相關公路工程的施工單位首先在態(tài)度上高度重視機械設備管理,才能真正提升相關機械設備的管理質量,才會想方設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進行機械設備的管理實現提升工程質量和縮短工期的項目目標,因此,施工單位應設立一個部門專門管理機械設備,同時要還要加強培訓強化部門工作人員對機械設備的管理意識以及責任意識,打造一支過硬的設備維護管理團隊,更好地為機械設備以及公路建設服務。
設備管理人員是進行設備管理的主體,想要取得更好的設備管理效果,讓設備的功效最大化,要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攻堅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所以,首先要定期培訓設備管理人員,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提升他們的操作技能和專業(yè)素質。同時要嚴格執(zhí)行設備維護計劃定期維護機械設備,確保每一臺機械設備都能正常運作。
在公路施工中要實現筑路機械設備的良好有效管理,需要機械操作人員以及設備管理人員的良好配合,做好施工中的設備操作以及管理工作。首先,機械操作人員應按照操作規(guī)程嚴格進行上機操作,并在設備運行中對其運行動態(tài)進行實時細致的觀察,及時消除設備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為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基礎保障。其次,設備維護人員要按照設備的保養(yǎng)制度嚴格在機械維修周期內對機械設備做好維修保養(yǎng)工作,確保機械設備在常規(guī)使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對利用率高、易出故障的機械應特別重視,按照維護計劃及維修記錄做好常見問題的跟蹤診斷,并采取措施做好預防性修理工作。同時,還要儲備一些機械的易損件,避免因缺乏配件而導致設備的維修周期過長而影響施工進程。
使用科學完善的管理模式,將會實現機械設備使用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重視科學完善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實施。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習和借鑒一些先進管理模式的技術和經驗,同時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來建立科學適用的管理模式。科學完善的管理模式能有效記錄各種機械設備的規(guī)格種類、現場運行狀況等,并能按照具體的施工情況和進度制定設備的調遣使用計劃,真正發(fā)揮機械設備的使用效果,為工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筑路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施工單位需要清楚認識設備管理的現狀,重視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通過提升設備操作及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等措施來完善機械設備的管理并盡可能實現其管理效果最大化,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