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游戲業(yè)內,《王者榮耀》被稱為現(xiàn)象級手游。這種“江湖地位”對游戲開發(fā)者而言,無疑是一種褒獎,但其“魅力”過大、不斷釋放負能量,尤其是使中小學生沉迷游戲,引起了社會的普遍憂慮。
有媒體對該游戲的“歷史”問題提出質疑:在這款游戲中,呂布大戰(zhàn)程咬金、貂蟬愛上趙云、荊軻被改了性別、名醫(yī)扁鵲變身用毒高手。有人認為通過游戲對歷史人物進行重新設定,是篡改歷史、褻瀆英雄,是教壞小朋友,是誤人子弟;有人進一步認為,拿歷史開涮是給青少年的歷史觀挖坑,應該禁止未成年人玩相關游戲。
“歷史”問題尚未有定論,幾天前,杭州一位中學老師發(fā)布文章再次把這款游戲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位老師沉痛地表示,以前“黑網吧”是迫害孩子的“兇手”,而現(xiàn)在一些智能手機游戲正成為新時代的“黑網吧”。杭州一名13歲學生因沉迷游戲被父親教訓后從四樓跳下;廣州一名17歲少年狂打《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fā)腦梗險些喪命;深圳一名11歲男孩為玩游戲,偷偷使用父母銀行卡花光三萬元積蓄……
對此,騰訊游戲于2017年7月2日宣布,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于7月4日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推出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的“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錄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實行以后,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每天將被限玩1小時。
這一代未成年人作為互聯(lián)網時代的原住民,網絡化生存就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他們從小就會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會在上面完成老師的互動作業(yè)掙學豆,會用淘寶買玩具,用滴滴打車,甚至還是教爺爺奶奶上網的小老師。網絡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讓網絡游戲遠離他們,自然也不現(xiàn)實。只有讓他們學會網絡生存技能,培養(yǎng)網絡安全意識,他們才能健康成長。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是第一任老師,教會他們各種社會規(guī)則,學會各種安全常識,網絡社會也是如此。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網絡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教會他們正確使用網絡、抵制網絡帶來的傷害。每一位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成為表率,不在孩子面前頻繁擺弄手機、刷微信,擺脫“手機依賴癥”,拿出時間多與孩子交流,用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換回一個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玩過游戲,游戲是兒童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游戲方式,我們不能把網絡游戲當作洪水猛獸,并把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責任都推給游戲開發(fā)者?!锻跽邩s耀》等游戲之所以受到未成年人的歡迎,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它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陪伴、情感發(fā)泄、自我釋放等需要。我們應該反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否給了孩子充滿愛的環(huán)境,讓他們的社交、情感、陪伴需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滿足。
對于網絡游戲,不少成年人尚且難以把持,何況是缺乏自制能力的未成年人?所以,采取技術措施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沉迷,引導未成年人自我節(jié)制,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huán)境,是游戲制作方和提供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現(xiàn)代社會離不開游戲娛樂產業(yè),但娛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本末倒置;應該說,游戲無罪,盈利也無可厚非,但游戲企業(yè)不能只重娛樂而忽視危害,不能只重商業(yè)利益而沒有社會擔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