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已多次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三級預警。而機動車尾氣排放被認定為影響空氣質量元兇之一。節(jié)能減排,治理擁堵勢在必行。
2003年張藝謀為成都拍攝了一部城市宣傳片,這部片長5分零九秒的宣傳片讓人對成都的古與今、動與靜有一個很形象的概念,表述了“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2003年成都汽車保有量34.5萬輛,而截至2017年7月底,成都小型汽車保有量達432萬輛,十余年時間,成都的汽車保有量翻了十倍以上,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國內汽車消費“第二城”。
從34.5萬輛到432萬輛,數(shù)字變化的背后反映了成都是西部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然而,汽車保有量的飆升也給成都帶來了兩大“城市病”——道路擁堵和尾氣排放污染。
近年來成都交通擁堵日益突出,已嚴重影響城市的宜居品質和市民的幸福感受。尤其是冬季,四川盆地靜穩(wěn)天氣,少風少雨特點,污染物不易擴散。
2018年1月22日起,成都限行范圍將擴大至繞城內。成都的機動車尾號限行范圍將從現(xiàn)行的“二環(huán)路(含二環(huán)高架路和底層道路)與三環(huán)路(含)之間區(qū)域內所有道路”調整為“繞城高速G4201(不含)以內所有道路”。
有好事的網友把限行區(qū)域圖形象地形容為鴛鴦火鍋變成大紅鍋。這意味著,屆時所有“川A”及外地號牌汽車在工作日特定時間內,都將按照機動車號牌(含臨時號牌)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數(shù)字尾號進行限行。
其實,早在今年5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就發(fā)布通告,就中心城區(qū)機動車尾號限行擴面交通管理措施公開征求意見。半年過去,這只“靴子終于落地”。
“人才”是有效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成都正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出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落戶優(yōu)惠政策,人來了只是第一步,要留得住人才是關鍵。
實際上,關于成都機動車限購和單雙號限行傳聞由來已久。不堪重負的成都交通和愈發(fā)嚴峻的空氣環(huán)境形勢,使得各種傳聞鋪天蓋地。
擁有發(fā)達的交通網絡和便捷的出行方式是現(xiàn)代化城市標志之一,乘坐地鐵對于在城市居住的人來說是一種十分便捷的出行方式。到2020年,成都地鐵計劃開通15條線路,共計650公里的,屆時將全域覆蓋城市東西南北。
無獨有偶,2018年1月1日起,成都地鐵票價累計分段優(yōu)惠政策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2017年12月持單張舊版天府通卡,在地鐵乘車累計消費超過200元的用戶,即可在本月免費領取一張?zhí)旄?018版新卡,享受新的優(yōu)惠政策。即,超出200元后,下次起打6折;但超出400元后,下次起恢復9折優(yōu)惠。
成都限行區(qū)域從鴛鴦鍋變大紅鍋,未來也不排除出臺更加嚴苛的政策,但正如“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擁有一片藍天,能自由自在呼吸,同時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讓這座城市充滿魅力,真正成為來了就不想走的宜居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