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隱
多年以前的一個晚上,有位年輕的母親正在廚房里洗碗,她才幾歲的小兒子獨自在灑滿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輕的母親不斷聽到兒子蹦蹦跳跳的聲音,感到很奇怪,便大聲問他在干什么。天真無邪的兒子也大聲回答:“媽媽,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這位母親并沒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樣責(zé)怪兒子不好好學(xué)習(xí),只知道一味瞎想,而是說:“好??!不過一定要記得回來呀!”
這個小孩長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時間是1969年7月16日。
還有一個同樣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個小男孩在家里照顧他的妹妹莎莉,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幾瓶彩色墨水,母親不在家,那些瓶子對他是一種極大的誘惑,小男孩忍不住打開瓶子,開始在地板上畫起了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內(nèi)各處都灑上了墨水污漬,家里變得臟亂不堪。
當(dāng)他母親回來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但她同時也看到了地板上的那張畫像——準(zhǔn)確地說是一片亂七八糟的墨跡。她對色彩凌亂的墨水污漬視而不見,卻驚喜地說道:“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彎下腰來親吻了她的兒子。這個男孩就是本杰明·威斯特,后來成了一個著名的畫家,他常常驕傲地對人說:“是母親的親吻使我成了畫家。”
對于一個未成年卻充滿想像力的孩子,我們永遠(yuǎn)都不可能預(yù)測他將通過何種方式、何種途徑去實現(xiàn)未來的人生價值,獲取屬于他的成功。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勵,再鼓勵!只要是積極的、向上的、生動的行為就值得去鼓勵,剩下的一切都交還給他自己——讓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或“不大可能”中找到可以獻(xiàn)身的東西,并能在造福于人類的事業(yè)中達(dá)到一個光輝的頂點!
有人說幾歲孩子什們都不懂,但實際上,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有著一個個五彩繽紛、無比美好的夢。這些夢可能很遙遠(yuǎn),很不現(xiàn)實,也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孩子心中,卻貴為尊寶。父母和師長要做的,不是告訴孩子這個不對、這樣不好、那樣不行,而是加以引導(dǎo)、呵護(hù)孩子的夢,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給孩子一座夢的天堂。
呵護(hù)、愛、鼓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