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
如果說美麗的泉城坐落在山東大學里,吉林大學包圍了整個長春的話。那么,中關村,跟前面所提到的省會一樣,扎扎實實地活在“985”的懷抱里。
沒有哪座城市能像帝都一樣,以中關村為圓心,向東畫一個輻射不足十里地的半圓,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八所“985”高校。星羅棋布。這個數(shù)字,超過了“985”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
所以,在談及帝都正確的高校歧視姿勢之前,有必要說明:帝都的高校歧視,和其他非“985”院校關系不大。畢竟,就整個北京而言,可能誰都說不清到底有多少院校。
在海淀的高校圈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4號線向北,誰先下車誰就輸了。”于是,地處末站安河橋北以北的中國農業(yè)大學不自覺地笑了。
但,那是尬笑。這里邊主要的原因有二:其一,4號線的地鐵站離他們還是有點兒距離的,何況這邊兒是大部分農大人都不熟悉的西校區(qū);其二,4號線的地鐵站并沒有以農大命名。所以,在16號線已經開通的情況下,農大西區(qū)的學子們,不再站在4號線這條歧視分鏈的最“頂”端。
不過,農大還有個東校區(qū),如果從學院路的角度看,按照上北下南的地圖構建法,穩(wěn)坐在學院路分鏈的最“頂”端。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農大人是與世無爭的:即使臉上寫滿了“需要一遍遍地給親友解釋農大是‘985,更是一本”的無奈。農大人不在乎這些,讓他們心安的,是柯帥那句“你的青春,我的白發(fā)”和公二食堂的饕餮琳瑯。
農大又是孤獨的:國內的高校,CP的現(xiàn)象很嚴重,譬如離世界一流大學都只有一街之隔的P大和T大,譬如魔都西南某高校和魔都東北某高校、還有誰都不愿屈居華中第二的武大和華科、以及岳麓山腳掐架的湖大和中南……
唯獨農大,只此一家?!盁o敵是多么寂寞?!?/p>
提及“樸實”二字,六環(huán)線西南角的北理坐不住了。理工,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便是格子襯衫的代名詞。其實不然。在理工,更為常見的,是“褲衩+人字拖”,以及人人書包里都塞不下的工程制圖丁字尺。
對于每個BITer,“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的第二校訓都諳熟于胸。極速之星和中食堂,承載了一屆又一屆郊區(qū)學子的所有念想。
進城!進城??!良鄉(xiāng)東路的兩側,睡夢中的理工學子攥緊拳頭,使出全身勁兒吼出的兩個字,振聾發(fā)聵。但校車是教職工優(yōu)先的。所以,只能在徐特立網吧前的寒風或熱浪中佇立半小時,搭上擺渡小巴,開往兩公里外的大學城北地鐵站。
西二旗,是北航人通往現(xiàn)代社會的生命線中樞,也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北航是容易被誤解的:“以后當機長和空姐嗎?”“你們買機票能打折嗎?”“畢業(yè)了分配去機場嗎?”誠然,優(yōu)秀的去援建新機場,良好的去首都機場,不及格的只能去南苑。
人大人不一定記得校訓,但他們一定記得“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就像人大人一定沐浴在紀寶成的“大樓、大師、大氣”里。人大人寄居在從二炮手里搶回來的校舍,偏安一隅。
人大——第二黨校,并不是虛有其名,暗示著千絲萬縷糾纏不清的曖昧關系,不僅校內,也牽動著校外人的神經。就比如,三月回校,從機場招手一輛出租,告訴師傅目的地是“人大”的話,師傅會把你當作人大代表帶去長安街,畢恭畢敬。
如果說人民大學是一條腿走路的獨“腳”獸,作為姊妹院校的北師大,就顯得正常多了。積水潭師專,英文名全稱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積水潭的人得意于他們包攬了中國的諾貝爾獎,卻從來不提是一個還是兩個。
師大的位置是絕佳的,在寸土寸金的京二環(huán)邊兒上,從東門的鐵獅子墳坐公交到南門,可能需要半個小時。校內也不例外,附幼和附小的存在,使原本就擁擠的廊道更加水泄不通?!霸趺礇]去當老師?。俊薄奥犨^于丹的課嗎?”面對這些問題,積水潭的人會抬起高昂的頭顱,微微上翹嘴角,滿臉不屑。
積水潭的學子們更八卦的,是常年不開的南門,和“白天兩千人,晚上兩萬人”。師大人自豪的是,女籃長年包攬冠軍,女足基本是半個國家隊。
傳道,授業(yè),解惑。成于“師范”,也囿于“師范”。師大實在是太過正常了,渴望張揚個性卻又因培養(yǎng)祖國的園丁畏手畏腳。最最張揚的,大抵是藝術樓下的中行提款機了。
和基腐的理航及蕾絲的人師不同。相愛相殺,恰如其分地連接了P大和T大。一T一P,一東一西。路東側游客向南排進了燕東園,路西側的隊尾朝北超過了中關園。
能穿過重重人海、大搖大擺穿梭于兩個門的貴族,是手持紅卡的人字拖和胸掛紫卡的自行車。自行車,是T大的標配,也是T大的毒瘤。于是,T大歧視P大的“一塔湖圖”地盤小,P大歧視T大數(shù)萬輛毒瘤難以清理的無奈。
囧于園區(qū)面積的P大,吞噬了中關園之后又在大興拓荒建區(qū)。從留美預備到五道口男校,從京師學堂到中關村應用文理,一個世紀以來,他們處處掐架,唯獨對一個問題有著高度的共識:你要問我隔壁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多遠?一街之隔!這個“一街之隔”,當然也包括各自的深圳研究院。
民大。——對了,還有民大。民大是“985”,民大是“985”,民大是“985”。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加粗加大,居中。論文?學術?搞科研?能歌善舞的各族學子仰天大笑,那不是應試教育才有的東西嗎?潑水節(jié)、火把節(jié)、那達慕、開齋節(jié)……還是難以填滿各族學子的課余。
而大學生活,對于五十六只花們而言,是悠然睡到十點,慢慢起床,梳洗打扮,再到民族餐飲街細嚼慢咽享受一頓brunch,末了,順勢躺進民大西路的咖啡屋,便是一整個下午,慵懶、愜意。
晚餐過后,魏公村路的酒吧門口停滿了韓國人的電動車,發(fā)黃膚黑的異域人操著熟練的華語,與55種語言交織在一起。杯盞交酌,神容氣泰。
提到少數(shù)民族,在凡人的理解閾內,離不開“舞”。門口是常年鶯歌燕舞的民族劇院,軍訓和操場是民盡皆知的民族韻律操,以此,民大自詡魏公村歌舞升平大學,但是南近北舞、東臨軍藝,卻又不敢造次。
三牲五鼎,粉黛朱妍,恪守情懷,崇尚自由。民大,以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和融入骨髓的氣質,納眾所長,取精去粕,穩(wěn)坐帝都高校歧視鏈的第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