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麗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09)
患者,男,86歲,因“腹痛腹脹伴惡心嘔吐1天”于2017-06-27收住入院。入院診斷:①急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膽源性胰腺炎;②瓣膜性心臟病、二尖瓣、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升主動脈成形術后;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④高血壓病;⑤主動脈鈣化,頸動脈粥樣斑塊。查體:神清,精神軟,鞏膜、皮膚無明顯黃染,全身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瞳孔對光反射靈敏,兩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干濕性啰音。心律不齊,心尖部可聞及雜音,腹隆軟,肝脾肋下未及,臍周壓痛,無反跳痛,未及包塊,腸鳴音減弱,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水腫。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及對癥治療,期間出現腹痛、血壓下降于2017.6.28行剖腹探查+膽囊切除+血腫清除+空腸造瘺+腸排列術,術后轉EICU,予輸血、護胃、抗感染、抗凝、CRRT等對癥支持治療,并于7.12脫機拔管,7.20轉出EICU。7.22凌晨開始黑便,總計7次,總量約為1200g,予對癥輸血支持、加強PPI護胃、思他寧加量,同時加用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止血治療,經會診考慮消化道再次出血,于2017-07-23予氣管插管+全麻行小腸鏡檢查治療。術中見十二指腸恒徑動脈破裂出血,予以電凝止血后轉EICU,7.26轉出。2017.7.28患者再次大量柏油樣黑便,量約600ml,急診全麻胃鏡下見原恒徑動脈破裂出血,予以鈦夾及電凝止血后轉EICU進一步治療。08-06轉回,繼續(xù)腸內營養(yǎng)、PPI制酸護胃、思他寧靜脈維持治療。患者肉眼黑便消失,但仍反復大便隱血+,血紅蛋白穩(wěn)定至8.4g/dl,予低蛋白無渣半流質,后過渡到軟食,病情穩(wěn)定,于9.4 復查胃鏡提示報告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陳舊性出血,胃竇息肉樣隆起, 十二指腸球降部內側壁可及OTSC夾。出院當天拔除空腸造瘺管,體溫正常,無腹痛,步行出院。
2.1.1 心理護理:Dieulafoy病病情兇險,出血量大。陪護在旁的老伴年齡大,學歷低,對疾病不了解,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耐心解釋,特別說明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內鏡檢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取得配合;同時立即電話授權人知情同意。
2.1.2 飲食護理:發(fā)現有出血征兆時立即按常規(guī)禁食禁水,暫停腸內營養(yǎng)。
2.1.3 建立靜脈通路:保持兩路以上靜脈通路,遵醫(yī)囑予補液擴容,為搶救病人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積極糾正休克、快速補充血容量的同時也要關注患者的心肺功能,控制輸液、輸血的速度和總量,防止急性肺水腫的發(fā)生[2]。
2.1.4 病情觀察: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血氧飽和度;觀察全身皮膚情況;觀察有無嘔血,便血量、顏色及性質,估計出血量及時通知醫(yī)生[3];及時監(jiān)測血紅蛋白(血色素)及血生化,以了解出血情況。
2.1.5 輸血治療:嚴格按照輸血規(guī)范操作,輸液過程中注意觀察有無輸血反應,及時對癥處理。
2.1.6 內鏡治療:患者出現大出血征兆時醫(yī)生立即電話聯(lián)系內鏡中心,多部門協(xié)作,開放綠色通路,提前為胃鏡的檢查做好準備。并派一名有搶救經驗的護士全程陪同檢查,同時備好急救藥品和設備,患者一到即可開展內鏡治療,縮短中途時間。只要建立了靜脈通路,在輸液或輸血情況下進行檢查和治療,尤其是急性大出血者,內鏡檢查和治療越早越好[2]。
2.2.1 飲食護理:一般禁食24小時,開始進食應少量流質、半流質,逐漸過渡到軟食,遵循少量多餐,注意飲食規(guī)律和飲食衛(wèi)生[3];宜進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宜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家屬經常自行烹調帶飯菜給患者,巡視時發(fā)現有些飯菜不適于當前的飲食要求,向家屬講明堅硬、粗糙、刺激性強且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提供給患者;因患者性格要強,老伴時常無原則順從患者意愿偷吃忌口的食物,陪護阿姨在旁也不加制止。發(fā)現問題后,除了告知患者與家屬飲食對疾病的影響,還教育阿姨陪護應有的工作準則,避免加重病情。
2.2.2 高熱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風。體溫在38.5°以上者先予物理降溫,如冰軟敷,溫水擦身。若體溫下降不明顯,有增高趨勢,遵醫(yī)囑予消炎痛栓塞肛降溫;超過39°,遵醫(yī)囑予血培養(yǎng)。在患者有大量出汗或退熱時注意有無虛脫現象,及時更換衣褲。每天口腔護理2次,保持其口腔清潔,尤其是口腔衛(wèi)生差的老年人更易并發(fā)感染。
2.2.3 皮膚護理:保持床單位及皮膚清潔干燥,每2小時更換體位,雙足跟予軟枕懸空?;颊叻逝?,側臥位休息時時常將造瘺管外接泵管的連接壓在腹下,壓迫皮膚,且造成喂食泵報警,后護士使用紗布覆蓋連接處,在導管處下方墊一軟毛巾,以保持輸液通暢,皮膚均無受損。
2.2.4 藥物治療及護理
2.2.4.1 思他寧:靜脈注射思他寧是可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從而治療消化道的出血,可以明顯減少內臟器官的血流量。對于連續(xù)滴注給藥,須用本品配備夠使用12小時的藥液,且需現配現化。常見的副作用:惡心、眩暈、面部潮紅等;當注射速度超過每分鐘0.05mg時,會發(fā)生惡心及嘔吐不適,囑家屬勿隨意調節(jié)速度。關注有無惡心、胸悶等不適情況;注意檢測患者的血糖變化[4],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
2.2.4.2 利尿劑:使用利尿劑時,需嚴密觀察尿液的總量,以防尿量過少警惕腎功能不全;關注患者皮膚色澤、彈性,有無口干情況。
2.2.4.3 地高辛片:屬于洋地黃類強心藥,是臨床上常見的正性肌力藥物,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和房顫有效的藥物。關注患者的電解質,地高辛血藥濃度,心率情況(若心率低于60次/分及時匯報醫(yī)生);有無惡心、嘔吐不適等不良反應。
2.2.5 潛在并發(fā)癥的護理
2.2.5.1 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高齡,臥床休息為主,活動無耐力,指導每天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主動與被動鍛煉),抬高肢體,密切觀察肢體的動脈搏動、皮膚溫度、色澤和感覺;定時監(jiān)測凝血譜。
2.2.5.2 有心衰的可能:患者有瓣膜性心臟病、二尖瓣、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升主動脈成形術后,為常見的誘因因素。注意觀察輸液速度、心率、血氧飽和度,尤其夜間有無憋醒,有無肢體腫脹,肺部體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胃粘膜下恒徑動脈出血是一種先天性血管畸形病變,常見于中老年男性,能引起胃腸道粘膜損傷和血壓升高的因素會增加發(fā)病的機會。該病臨床少見,僅占急性胃腸道出血的1%-2%。急診胃鏡是本病首先診斷手段,因此鏡檢時機的選擇尤為重要,確診率為35%-85.7%[5]??偨Y本例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經驗,對以后更好治療Dieulafoy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在搶救這類病人快速補充血容量的同時對年齡較大、有心肺疾病等患者,應控制滴數和總量,同時注意觀察出血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發(fā)現出血征兆,掌握急救護理, 與內鏡中心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提高與內鏡相關團隊的銜接度,加大搶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