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皓基 張漢蓉 姜霄
【摘 要】目的:從CMF的角度,對共享單車領域中的安全頭盔進行有價值的探索。方法:分析了各種適合用于頭盔的材料,相應的處理工藝,以及不同顏色。結果:得到了各個材料的優(yōu)缺點對比,不同顏色的心理效應,不同氣候下辨認各種顏色光所需照度等。結論:通過研究與分析得到了共享單車領域的共享頭盔的CMF方案。
【關鍵詞】共享單車;頭盔;安全;CMF
中圖分類號: B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0-001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0.004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afety helmet in the field of sharing bicyc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MF. Methods:Various materials suitable for helmets,corresponding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different col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aterial were compared,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colors, the illuminance need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colors of light in different climates were obtained.Conclusion:The CMF scheme of shared helmet in shared bicycle area is obtained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Key words】Shared bicycle;Helmet;Safety;CMF
0 前言概述
近年來,共享經濟十分流行,共享單車的出現有效打通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但隨之而來的涉自行車事故數量不斷攀升,問題日益凸顯,給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我們統(tǒng)計單車事故得出,事故發(fā)生造成傷亡一大原因就是,騎行者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保護。由此可見,騎行佩戴頭盔的重要性。而計劃在新領域推動本來普及度就不高的騎行頭盔,產品本身則顯得至關重要。
1 設計分析
共享經濟領域快速發(fā)展,共享產品層出不窮。當安全頭盔進入共享領域時,有更多的問題需要面臨分析研究??墒且蕴剿鳟a品的CMF為出發(fā)點結合共享經濟的的特殊性展開分析與研究的卻寥寥無幾。本文則率先的展開了對共享經濟產品的CMF的分析、研究和實踐。比如,頭盔與不同的用戶接觸進而產生了更高的自清潔要求;從共享經濟的角度出發(fā),需要更好的衡量生產成本與耐用時間的關系;普及度本不夠高、影響不夠深的產品以何種更能被用戶所接受的方式進入全新的共享領域。
2 頭盔材料
在產品設計階段,“材料是結構形式和功能的物質載體”,且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它是產品設計的物質基礎。產品造型的實現要依靠材料來體現[1]。作為在騎行的時候起到唯一保護作用的裝備,騎行頭盔對于材料的選取十分考究。需要從隔熱性,耐熱性,穩(wěn)定性,抗震抗壓性等進行考慮,經過調查研究,選擇了表1的四種市面上常用的頭盔材料進行對比。
在表1中,聚碳酸酯和PC+ABS塑料合金,是騎行頭盔最常用的兩種材料,而由于成本等因素的考慮,玻璃鋼和碳纖維頭盔常見于摩托車頭盔的生產制造中。產品成本高,自然使用時間越長,可共享領域中,還需考慮到人為破壞等因素,因此在選擇材料方面,我們可以合理地調整產品的品質,從而控制產品的成本。碳纖維頭盔過高的成本,由于經濟壓力或者頭盔自身的安全問題,都大大的加高了在新領域的開拓不夠成熟的產品的難度。而玻璃鋼的老化問題對于應用在長期暴露在戶外的共享產品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塑料合金對比聚碳酸酯的性質,改善了后者材料的缺陷,也改良了后者材料的優(yōu)點。以上,處于新的共享領域中,材料的選擇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也要保證生產方的要求,所以使用相對傳統(tǒng)的材料不是保守之舉,開拓未知領域前期選擇相對傳統(tǒng)的材料是保險之舉。所以PC+ABS塑料合金是市場上常見的頭盔材料,但也是共享頭盔材料最好的選擇。
襯墊采用的COOLMAX材料,需要貼近人肌膚的外表面采用超疏水自清潔涂層,表面的污染物或灰塵能在重力或雨水、風力等外力作用下自動脫落或被降解的一種表面。給用戶提供了有力的清潔保障。
頭盔結構部位如圖1所示。帽體則采用了EPP是發(fā)泡聚丙烯的縮寫(Expanded polypropylene),是一種新型泡沫塑料的簡稱。EPP以其獨特而優(yōu)越的性能成為目前增長最快的環(huán)保新型抗壓緩沖隔熱材料。響應“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理念,由于EPS自身很好的抗老化,抗腐蝕的特性,幾乎不會自然分解,由此造成了極大的環(huán)境污染,對我們生存的空間造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放棄了傳統(tǒng)的的EPS材料。而EPP材料對人體無毒且沒有氣味,可100%循環(huán)使用且性能幾乎毫不降低,是實在的新型環(huán)保泡沫塑料。
3 表面處理
著名設計師克林特:“運用適當的技藝去處理適當的材料,才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需求,并獲得率直和美的效果。”CMF中運用正確的表面處理工藝可以完美的表達以及升華材料的特性[2]。對于一個三維的實際產品或物體而言,材料實際上始終是一個載體,表面處理與色彩都是以材料為媒介通過一定的工藝手段來具體呈現[3]。我們最經常需要的到的是,賦予新的肌理質,彌補材料本省的不足,創(chuàng)造材料靠自身無法達到的感官體驗[4]。
考慮到產品的日常使用時間長,接觸用戶多,自然磨損多,老化快。我們采取的表面處理希望能有效延長產品的壽命。表面處理可以有效防止產品老化變色,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日常的磨損可能會給頭盔帶來很多劃痕,而我們考慮到的表面處理也應該對這些頭盔外表面受到的傷害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圖2 亞光表面處理
在這里我們主要對帽殼進行研究分析后,決定采用如圖2亞光表面處理,作為共享產品,使用時間長,接觸人多,頭盔表面難免留有很多劃痕,而亞光表面的日常的劃痕磨損會相對沒有拋光表面易發(fā)現,所以,從造型美觀來看,我們更傾向于使用亞光處理表面。同時亞光表面的處理,將會使頭盔的造型感更加沉穩(wěn)有質感。
4 頭盔顏色
安全頭盔的顏色設計十分重要,因為色彩和人們的情緒有很大的聯系。在日常生活中,色彩的效果主要是,一加深視覺上的外觀感染力;二增強人們對產品的認知及記憶;三影響人們的情緒及內心情感[5]。在交通道路上,因為顏色而引起的事故不在少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有過相關研究,通過分析了八十五萬起的交通事故記錄,發(fā)現了黑色的汽車在白天和黑夜發(fā)生事故的概率都遠遠地高于其他顏色的車輛。不只是莫納什大學有過研究,很多團隊都有相關的調查,調查的結果都指向了黑色的汽車發(fā)生事故的概率更大。顏色與事故發(fā)生率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通常來說,有兩個原因。一是顏色帶來的心理效應,二是各種環(huán)境下顏色的視認性[6]。
不同的顏色能帶來不同的心理效應,如表2。比如紅色的警示路牌能刺激道路上其他駕駛員的情緒,給他們帶來積極的情緒,使他們提高警惕,顏色通過心理效應發(fā)揮了正面的作用,但長時間紅色的視覺感官又會讓看的人產生煩躁的情緒,應用不當,顏色也會產生負面的作業(yè)。同時,心理效應又不單單是帶來的情緒上面的效應,也有視覺上的效應。比如顏色的深淺和冷暖會影響到顏色的遠近感,通常來說,顏色越深,顏色越暖,給人感覺越近,反之仍成立。于是紅橙黃等暖色看起來有逼近感,感覺較近,藍綠紫等冷色系有后退之感,感覺較遠。而在交通道路上,有逼近感的顏色更能觸發(fā)我們的神經,調動我們的情緒,使我們更快同時更積極的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表3)說明了從4.5km遠的地方來辨認各種顏色的光所需要的亮度。從表中可以發(fā)現在任何氣候或者時間段,辨認紅色光的所需要的照度遠遠低于其余的各種顏色,表面了各個環(huán)境中,紅色光都擁有了極佳的視認性。
為產品選擇顏色時,同時不能只單方面的考究顏色帶來的正面情緒,還需要考慮到將顏色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作為共享騎行頭盔,除了直接通過物理保護起作用來保護你的頭部,在頭盔統(tǒng)一的顏色的選取上,選擇合理的顏色,起到的保護用戶安全的作用更能事半功倍。在上述的研究中,不難發(fā)現紅黃橙色系對安全頭盔的應用是不錯的選擇。
5 結語
本文關于共享領域的安全頭盔的CMF的研究分析主要體現在材料、工藝和顏色帶來的美觀性、安全性、可用性上。
首先,材料的選取上,選擇了能保障基本清潔的材料,衡量了滿足基本條件的材料的特質與價格,替代了不滿足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不環(huán)保材料。最終選擇了PC+ABS塑料合金帽殼,發(fā)泡聚丙烯泡沫帽體,采用了超疏水自清潔涂層的COOLMAX材料襯墊來構成頭盔的各個部位。亞光工藝處理過的帽體會對頭盔表面風吹日曬等傷害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同時亞光處理,頭盔給用戶的視覺感官也帶來相對低調沉穩(wěn),更有質感的體驗。顏色,我們在能調動看的人
情緒,帶來逼近感的,同時在大多數環(huán)境擁有相對較好的視認性的紅橙黃色系做出選擇。
從CMF的角度結合共享經濟的特殊性圍繞共享頭盔進行分析研究。本文則從美觀性、安全性、可用性出發(fā),通過材料、顏色、工藝對本產品進行合適的設計分析;從使用感受與情感體驗的角度出發(fā),基于用戶和設計師的角度對產品的CMF進行有價值的探索,綜上,為日后產品成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屈新波.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原則探究[J].設計,2014(04):25-26.
[2]李三新.CMF創(chuàng)造產品完美用戶體驗[J].設計,2014(12):114-116.
[3]左恒峰,蘇華.論CMF的主觀體驗:色彩[J].設計藝術研究,2017,7(06):29-35+48.
[4]陳凡. 針對中國市場的家用噴墨打印機產品的CMF趨勢研究[D].東華大學,2012:50-51.
[5]胡雨霞,石海林.色彩構成和視覺心理在工業(yè)設計中的運用[J].設計,2016(09):128-129.
[6]徐洪亮,張?zhí)?,唐伯明,劉唐?基于顏色視覺的道路交通安全色彩體系設計[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0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