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標
摘 要:近年來,公路工程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也為日常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在車輛荷載及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路面易出現沉降、反射性裂縫等病害,降低車輛通行的安全性。通過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施工,能夠最大限度上減少收縮裂縫,優(yōu)化路面使用性能。本文主要以具體工程案例為切入點,對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施工工藝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路工程;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U416.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1-0109-01
伴隨國民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逐漸攀升,公路工程在運營過程中承擔了更大的交通壓力,對其施工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瀝青膠結料、礦質骨料等是瀝青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顆粒性材料,基層整體強度受到材料之間粘結力和內摩擦阻力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瀝青混合料的級配不同,其所構成的空間結構類型也存在一定差異,必須結合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制定最佳施工方案,確保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提升路面整體強度及穩(wěn)定性,延長工程使用壽命。
1 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施工路段全長為193.43km,路基寬度28m,設計為雙向四車道,在三個合同段內采用瀝青穩(wěn)定碎石結構,以提升路面的使用性能。經由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地質條件的勘測,采用石灰?guī)r碎石作為主要碎石集料,礦料孔隙率在4%—4.5%左右,油石比以4.2%為宜。嚴格遵循相關技術規(guī)范,按照設計方案要求進行組織施工部署,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2 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
2.1 原材料技術要求
首先是碎石材料,應確保粒徑均勻,不得存在風化現象,軟石含量控制在5%以內,在使用之前遵循規(guī)定要求進行檢測,對于性能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禁止應用在施工之中。其次是填料,通常采用干燥、潔凈的礦粉,將其表觀密度控制在條件允許范圍內。根據《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的要求,檢測瀝青材料各項指標,具體要求如表1所示。必須按照品種、標號等分開存放瀝青材料,儲存溫度宜控制在130—170℃之間。
2.2 配合比例設計與優(yōu)化
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在路面結構中作為主要承重層,承擔了大部分車輛荷載壓力,必須確保其剛度及強度滿足要求,科學設置配合比例,避免永久變形。在全面掌握各項材料性能指標的前提下,采用馬歇爾試驗合理確定瀝青用量,綜合考慮穩(wěn)定度、油石比、流值三項指標,將油石比控制在3%以上,若低于這一數值,就可能會出現花白料,影響基層整體強度。為檢驗瀝青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可按照設計比例制作馬歇爾試件,以檢驗其高溫穩(wěn)定性能及抵抗水損害的能力,并根據試驗結果適當調整配合比例。
2.3 下承層準備
在施工開始前全面清理下承層,不得存在碎石等雜物,檢驗工作面平整度,及時回填坑洼現象,并適當碾壓密實,提高下承層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隨后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測量現場各項參數,恢復路面中線,預埋工作樁,樁體間距控制在10m左右,曲線段可適當加密樁體,同時進行水平測量,設置攤鋪機自動找平基線,為后期施工提供參考。
2.4 混合料拌合與運輸
嚴格按照配合比例的要求確定各項原材料用量,盡量減少誤差,確?;旌狭系男阅軡M足施工要求,由于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相對較粗,宜適當延長拌合時間,待混合料充分攪拌均勻,所有集料表面均應裹附瀝青,且不得存在花白料以及團塊現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通過試拌確定最佳拌合時間。在混合料拌合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加熱溫度,通常為160—170℃左右,若超過190℃應視為廢棄料。將車廂內壁清掃干凈,涂刷適量的油水混合液,便于后期卸料,裝料時前后移動運輸車輛,有效減少離析現象。綜合考慮施工進度及攤鋪能力確定運輸速度,不得出現斷料的現象,保證施工的連續(xù)性。
2.5 混合料攤鋪
待混合料運送至施工現場之后,應檢驗其是否存在離析現象,確保質量合格之后,由專人指揮將其卸入攤鋪機料斗內,盡量避免中途停機待料,不僅延緩施工進度,也會對基層施工質量造成影響。螺旋布料器內應有足夠的混合料,保證在送料器高度的2/3以上,若混合料過少,在螺旋送料器轉動過程中,將粗、細集料分離,極易出現路面離析。攤鋪機保持勻速、緩慢運行,行駛速度控制在1-2m/min,實施連續(xù)不間斷的攤鋪作業(yè),采用鋼絲引導的方式控制攤鋪厚度,與設計方案要求的松鋪系數保持一致,在攤鋪過程中實時檢測作業(yè)面的寬度、厚度等指標參數,及時調整不合格之處,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設置路拱,便于排除積水。對于機械攤鋪施工不到位的部分,應組織人工攤鋪整平,以提升基層的穩(wěn)定性。
2.6 碾壓成型
碾壓施工分為三部分:一是初壓,主要以靜壓為主,合理規(guī)劃碾壓方向、路線,禁止出現突然調頭或變速的現象,錯開往返轉折點,形成階梯形?;旌狭蠝囟仁怯绊懩雺嘿|量的重要因素,在高溫情況下,瀝青混合料不僅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且易于碾壓密實,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初壓溫度。不得低于140℃。二是復壓,以振動碾壓為主,壓路機運行速度保持在3-4.5km/h左右,避免出現過振的現象,否則會導致集料破碎,磨損瀝青膜,復壓溫度應在130℃以上。三是終壓,采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路面靜壓,直至工作面不存在明顯輪跡,確保平整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終壓溫度在100℃以上。
3 瀝青穩(wěn)定碎石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碾壓是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保證基層壓實程度,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進行試驗施工,確定最佳的機械組合方式及碾壓次數,為后期施工提供積極指導。按照由外至內的碾壓順序逐步推進,相鄰工作段保持1/3-1/2的輪跡重疊范圍,以免漏壓,壓路機運行過程中不得停頓或突然轉向,若出現瀝青混合料粘輪現象時,可噴灑少量的洗衣粉水。同時注重施工縫的處理,在已經成型的混合料端部,采用6m直尺檢測其平整度,挖除超過3mm的部分,并將切面清理干凈后方可繼續(xù)施工。在接縫位置碾壓時,應合理控制碾壓速度及方向,保證接縫的穩(wěn)定性,上下層接縫保持一定的錯開距離,通常為1m左右。
(2)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構建起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將各施工環(huán)節(jié)納入管理范疇之內,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組織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檢測,及時發(fā)現施工階段存在的質量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尤其注重現場空隙率及壓實程度的檢測,待施工完成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采用鉆芯法對上述指標進行檢測,確保滿足技術規(guī)范。據相關研究表明,若瀝青混合料的孔隙率過高,超過7%以上時易產生損害,因此需對這一指標進行嚴格控制。為規(guī)范施工操作行為,還應針對工程重點及難點部分組織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充分掌握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的規(guī)范,減少操作失誤,從根本上提升施工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快速攀升,要求不斷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以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性。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效率高,且抗水損害能力強,路面結構受力更為均勻,能夠有效提升行車舒適度,應用范圍相對較廣。在具有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掌握相關技術標準,嚴格遵循工藝流程,加強重點部位及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措施,構建起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及時發(fā)現潛在隱患,并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從根本上提升公路路面結構的穩(wěn)定性,延長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馮新軍,郝培文,查旭東.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抗反射裂縫能力評價方法[J].中國公路學報,2011,(2):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