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庭都將筆記本定位為家里唯一的一部PC,所以希望它們可以勝任更多使用環(huán)境。而更大且震撼的屏幕(圖1),無疑是最受家庭用戶歡迎的賣點,于是才有了17.3英寸這種巨屏筆記本的生存土壤。那么,這種具備震撼視野的“巨無霸”真的值得我們優(yōu)先考慮嗎?
筆記本基于屏幕的分類
一般來說,小于或等于13.3英寸屏幕的筆記本都可列入迷你范疇,結(jié)合時下流行的微邊框設(shè)計,它們能將整機重量控制到1.2kg左右,具備一流的便攜屬性;14英寸屏幕屬于標準筆記本,視野適中,結(jié)合微邊框設(shè)計后哪怕配備獨立顯卡也不難控制到1.5kg以內(nèi),是兼顧視野和便攜的均衡勢力。
15.6英寸屏幕屬于大屏筆記本的范疇,2.0kg是它們的平均重量,借助寬大的機身可以塞進GTX1050或更高檔次的獨顯并無憂散熱壓力,是游戲本最愛的黃金尺寸;至于17.3英寸或再大屏幕的產(chǎn)品,就需要歸類到“巨屏筆記本”陣營了,它們的重量普遍要3kg起步,失去了隨時外出攜帶的便利性,長時間待在固定的桌面就是它們的宿命(圖2)。
因此,到了17.3英寸這個類別的筆記本,討論輕薄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它們的表面積擺在那里,哪怕將其控制到20mm厚和2kg重,依舊無法塞進普通的標準電腦包中。除非你的預算極為充裕,否則沒必要追求極致輕薄的產(chǎn)品。
筆記本并非唯一巨屏渠道
對喜歡追求大視野的用戶而言,巨屏筆記本就是唯一的選擇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今筆記本至少都配備了一個HDMI接口,講究些的產(chǎn)品甚至還會額外增加VGA、miniDP或雷電3接口,可以輕松搭建多屏輸出環(huán)境,實現(xiàn)一機多用的愜意體驗(圖3)。
因此,在家里恰好有閑置的顯示器時,大屏筆記本就已經(jīng)不再是剛需。我們可以將有限的預算投入到更輕薄的產(chǎn)品(為了日后外出攜帶),或是更強悍的產(chǎn)品(搭配更高端獨顯以滿足游戲需求)。除了筆記本,這些顯示器沒事還能接駁PS4等游戲機、通過無線顯示器同步顯示手機屏幕中的畫面(需要顯示器端支持,或使用無線適配器)。
另一方面,筆記本屏幕的素質(zhì)普遍有限,特別是對17.3英寸的巨屏筆記本而言,能配上IPS屏幕(可視角度可超170度)就算是比較良心的用料了。除了極少數(shù)高端產(chǎn)品,此類筆記本屏幕的色域普遍更是只有45% NTSC,在色彩表現(xiàn)上略有失真,用它們來觀看高清視頻實在差點意思。
如果我們能將部分購置巨屏筆記本的開銷用于購買顯示器,無疑可以更好地把控“視界”的具體尺寸,以及分辨率、色域、對比度這些影響顯示效果的參數(shù),而且哪怕以后筆記本“退休”,這個顯示器也能繼續(xù)為其他設(shè)備服務(wù)。
好消息是,現(xiàn)在1000元左右就能買到頗為給力的顯示器了。以三星C24F390FHC為例,這款產(chǎn)品擁有23.5英寸屏幕,采用了1800R曲率設(shè)計、VA面板、3000∶1的對比度,再結(jié)合11.9mm的纖薄機身,這就是當前千元級曲面顯示器的標準規(guī)格(圖4)。如果預算再提高一點呢?以1399元的AOC C2708VH8來說,這款曲面顯示器擁有27英寸的視野,同樣采用1800R曲率、VA面板和85% NTSC(120% SRGB)色域表現(xiàn)。
沒錯,千元價位顯示器如今已經(jīng)全面過渡到了曲面時代,而純平的23.5英寸IPS顯示器更是低至800元左右,1500元則甚至可以買到擁有144Hz高刷新率且支持FreeSync同步技術(shù)的專業(yè)級電競顯示器了。
反觀筆記本領(lǐng)域,暫時只有來自宏碁的Predator 21 X引入了曲面屏幕,但該產(chǎn)品的售價卻高達79999元(圖5)!想配備超過120Hz刷新率的屏幕?沒有萬元的預算就早點睡吧。
總之,相同的預算,我們既可以直接購買巨屏筆記本,也能考慮其他尺寸產(chǎn)品+顯示器的組合。有了這種替代方案打底,我們就能更為理性地看待當前巨屏筆記本陣營的各種缺憾了。
巨屏筆記本缺憾多多
雖然“存在即有理”,但17.3英寸這種巨屏筆記本始終是一種小眾的分類,產(chǎn)能小且需求低,注定它們很難做到完美。
華碩K751MJ2940應(yīng)該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巨屏筆記本,它的售價不足3000元,而且還配備了NVIDIA GeForce 920M獨顯,看起來性價比十足(圖6)。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探究細節(jié)配置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遺憾。比如,這款產(chǎn)品屏幕為TN材質(zhì)且分辨率只有1600×900像素,賽揚N2940處理器的性能也比較孱弱,日常的辦公和視頻應(yīng)用壓力不大,但如果你有游戲需求就有些不夠看了。endprint
惠普小歐17算是主流價位巨屏筆記本的代表,5499元你可以買到17.3英寸IPS材質(zhì)的全高清屏幕、八代酷睿i5-8250U和AMD Radeon 530獨顯的組合??雌饋砗苤祮??Radeon 530的性能僅比UHD620核顯強上一點點,而如今4000元價位已經(jīng)可以買到八代酷睿i5-8250U+NVIDIA GeForce MX150獨顯的機器了。如此看來,惠普小歐17這類產(chǎn)品除了屏幕更大就很難再找到優(yōu)勢了(圖7)。
聯(lián)想拯救者Y700和宏碁暗影騎士VN7-792G也都曾是巨屏游戲本的代表,可惜迄今為止它們的接班人還沒繼任,市面上的配置還停留在六代酷睿(如i5-6300HQ)和N V I D I A G e F o r c e GTX960M獨顯的搭配上。如果你是沖著玩游戲而來,七代酷睿(如i5-7300HQ)和NVIDIA GeForce GTX1050 Ti才是最低門檻,這種過氣的配置很難駕馭最新大型3D游戲流暢運行的需求。
當然,市面上也不乏相對完美的代表。比如微星GL72M系列,這款17.3英寸巨屏游戲本采用了七代酷睿i7-7700HQ+8GB內(nèi)存+128GB SSD+1TB HDD+GTX1050 Ti獨顯的組合,價格卻只有719 9元。作為對比,微星GL62M(15.6英寸)系列配置和GL72M相似的版本售價為6999元。像這種配置(相對)合理,價格沒能與15.6英寸同規(guī)格產(chǎn)品拉開價差的巨屏游戲本,才適合列入我們優(yōu)先考慮的名單之中。
那么,再貴一些的頂級巨屏游戲本值得選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比如都是GTX1060獨顯的Alienware 17C和Alienware 15C價差1399元,此時選擇更大尺寸的17C問題不大;但GTX1080獨顯的Alienware 17C和Alienware 15C價差就達到了至少6300元(圖8),此時顯然還是15C+顯示器的套裝更合理。
正是由于巨屏筆記本的小眾,才導致了它們很難在配置上緊跟潮流趨勢。迄今還有很多品牌的巨屏筆記本停留在第六代或第七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平臺,顯卡也多以AMD Radeon R5和NVIDIA GeForce 900M系列獨顯為主,2018年如果你還選擇這種“古董級”的配置,那就太對不起英特爾全新八代酷睿所帶來的驚喜了。在高端巨屏筆記本領(lǐng)域,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品都有同宗15.6英寸版本的“兄弟”,在處理器和獨顯這兩個核心指標一致的情況下,如果17.3英寸和15.6英寸兩個版本的價差控制到10%以內(nèi),一步到位選擇更震撼視野的巨屏版本較為合理。但如果價差超過了千元或更多,那筆者就建議大家考慮和顯示器的套裝方案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