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良
(河北省地礦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81)
工程地質勘查中需要對水文地質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水文參數(shù),分析其危害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這樣方能確保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人們意識的提升,對工程地質勘查中的水文地質危害的認知度加深,該問題逐漸成為多數(shù)學者關注的問題。本文在對相關理論進行分析之后結合實踐經驗提出相應的防治策略,以期為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1]。
(1)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危害類型。在工程地質勘查活動中對水文地質條件的了解不夠深入,或者是影響了水文地質固有的規(guī)律,均可能會造成各種水文地質問題,從而影響了工程的勘察。具體來說,水文地質條件包括的內容較多,地下水的補給、埋藏、徑流、排泄、水質和水量等,是對地下水形成、分布和變化規(guī)律等的統(tǒng)稱。在工程地質勘查活動中,需要對水文條件等進行詳細的探究,尤其是地下水,只有對地下水的各種情況進行詳細的探究,方能最大限度的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
(2)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作用分析。因為工程地質勘查中對水文地質的勘察主要是對地下水的分析,所以在實際的工程中,對水文地質的勘察主要從地下水的角度來分析勘查的作用,具體的作用包括三方面,分別是熟悉地質環(huán)境、指導圖紙測繪以及防范結構病害。①熟悉地質環(huán)境。從地質環(huán)境的角度來看,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地基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地基多是在地面以下,地下水則能夠影響到工程地基的情況。②指導圖紙測繪。從圖紙的測繪方面來看,因為工程施工多是依據圖紙進行施工的,如果圖紙設計不合理,則工程的不合理性便較大,所以必須要重視圖紙測繪工作。③防范結構病害。結構病害是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種問題,地下水在運動時候可能會導致工程的基層出現(xiàn)沉降問題,從而導致建筑出現(xiàn)結構裂縫,最終影響到工程的施工。
(1)潛水位上升帶來的危害。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危害中最常見的一種危害便是潛水位上升帶來的危害。具體來說,潛水位上升,則會導致地基周圍土層中的含水量增加,影響地基的穩(wěn)定性。造潛水位上升的原因也較多,但是常見的原因有兩點,所造成的影響偏重點也不同。其一是受到周圍河流等的影響,尤其是在雨季,周圍河流、湖泊水位會有較大的上升,而周圍河流、湖泊水位的上升,會簡介影響到潛水位。其二是受到工業(yè)廢水等的影響,尤其是在當前工業(yè)社會當中,較多的工業(yè)廢水排出,或者是一些給水管道滲漏等等,均會影響到地下水的潛水位。危害之二則是會使巖土體的力學性能受到影響,使河岸出現(xiàn)滑移等情況,最終使巖土固有的工程受到破壞。危害之三便是使地基出現(xiàn)軟化等情況,從而造成粘性土的含水量增加,最終影響了巖土的強度,巖土強度的降低,也會影響到建筑物。
(2)地下水位下降帶來的危害。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是對建筑物等造成的危害,所以要盡可能的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同樣的,地下水位的下降也會影響到周邊的環(huán)境。不過總的來說,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為活動,人類不合理的開采,最終導致地下水的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地下水位的下降則會是木樁的腐爛速度加深,因為這種干濕交替,木樁適應性不足,從而致使木樁受到影響。
其二,地下水位的下降會導致石膏層等影響加快,若石膏層過多的溶解,則會使建筑物發(fā)生一定的偏離;其三,地下水位的下降則會使巖土的密度發(fā)生變化,巖土的密度隨著地下水位的上升或者下降也會在不斷的降低或者增加,如果巖土層密度變化過大,則直接會使巖土發(fā)生沉降,從而導致范圍內坍塌,從而影響到整個工程;其三,地下水位的下降還可能會影響到膨脹性巖層,膨脹性巖層在地下水位的一步步下降中會發(fā)生一些不規(guī)則變化,從而影響到整個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
(3)地下水水位波動帶來的危害。通常情況下地下水水位的波動是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的,且波動的服務非常小,所以對工程造成的危害也比較小。不過隨著人們對自然改造的加深,地下水水位的波動變化頻繁,且波動的幅度逐漸增大,導致其危害性加深。尤其是在季節(jié)變化的情況中,這種波動幅度更加明顯,從而使問題更深。具體來說,地下水水位波動帶來的危害主要有三點,其一是影響土體的密度,地下水水位的超過建筑物的地基,則會使地基周圍的土壤密度降低,影響地基的穩(wěn)定性。其二,地下水水位的頻繁波動會使建筑物的建筑材料更快的腐蝕,從而降低了建筑體的使用壽命。其三,地下水水位的波動會讓巖土層發(fā)生變形等,常此以往,這種變形情況得不到解決,則直接會導致地裂問題的出現(xiàn),影響到工程建設。
(1)提高對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認識。防治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危害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對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認識,這樣方能為后續(xù)的施工活動奠定基礎。具體來說,相應的勘察人員必須要認識到水文地質勘查工作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重視勘查活動,這樣在具體的工作中方能嚴格按照地質勘查工作標準進行勘查,方能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聯(lián)系實踐活動不斷優(yōu)化勘查活動,提升勘查的質量。
(2)強化技術改造解決實際問題。技術改造是防治地質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技術的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在材料方面,需要盡可能的選擇新型材料;其二,需要不斷的加強對施工技術、施工工業(yè)等的研究力度,從而使整體的質量得到提升;其三,則是對各種預防手段的研究,以加強工程建筑基層的抵抗各種危害的能力。
(3)加強對水理性質的研究工作。巖土的水理性質對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影響極大。水理性質包括持水性、容水性以及透水性等等多個方面,為了有效的提升水對水理性質的勘察質量,需要應用先進的工具以及軟件對這些性質進行詳細區(qū)分,對參數(shù)進行設計,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
本文是對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進行的探究,文章在概述了水文地質危害的相關理論之后對水文地質地質危害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期為相關工程地質勘查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同時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學者參與其中進行探究,以探討出更多的防治措施,從而促進工程地質勘查活動的開展,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
[1]張瑞剛,方李濤.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分析及對策探微[J].有色金屬文摘,2015,30(06):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