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雜志進行全年石展盤點,今年已經是第3個年頭。每年的石展盤點,都是在整合展會全部資料的基礎上分析歸納得出的。這為石友制定來年參展計劃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同時,也為展會組委會辦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在石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今年,我們隨著石友的腳步辦展、參展,深入展會會場,走訪參展石友和展會主辦方及當?shù)赜^賞石市場,立足觀賞石,從跨界融合的視點,試圖從中破解展會成功的秘笈或失敗的原因,探索和研究觀賞石展會經濟,觸摸觀賞石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的脈搏,推送了許多可資共享的好思路、好辦法。具體報道,請關注“點石成金”欄目的相關文章。
展會特點:跨界融合
規(guī)格高
極具品牌影響力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全國賞石日是一項全國性的賞石活動,每年于8月30日舉行,現(xiàn)已成為賞石界最高規(guī)格、最權威的年度盛會。2017年的全國賞石日活動,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與常山縣人民政府共同攜手,以“愛我中華、大眾賞石”為主題,舉辦了觀賞石珍品展暨“常山杯”賞石大獎賽、中國常山觀賞石博覽館開館儀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賞石藝術傳承保護示范遺存”授牌、《賞石與健康》首發(fā)式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了賞石界愛我中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進一步營造了賞石文化的濃厚氛圍,增強了石友對賞石文化的自信和自覺。同期舉辦的賞石藝術高級研修班,深度剖析了觀賞石市場現(xiàn)象,探討了觀賞石產業(yè)發(fā)展可能的走向,進一步打開了石友的視野,提升了石友的賞石鑒賞水平和把握經濟發(fā)展方向的能力,對觀賞石文化事業(yè)和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展會特點:兩岸交流
賞石創(chuàng)作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臺灣花蓮縣文化局、臺灣花蓮縣石藝文化推行協(xié)會共同主辦,以“經典美石·四海共賞”為主題,主要活動包含精品展、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石藝論壇和展銷等。精品展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和石雕館舉行。內地展區(qū)包含古生物化石、巖石類觀賞石、礦物晶體及黃龍玉雕件、戰(zhàn)國紅雕件等。臺灣展區(qū)包含裱框類、圖案石類、臺灣玉類、東海岸玉石類、雕刻類、玫瑰石類、雅石類等展品。此次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的成功舉辦是繼2014年首次在臺灣花蓮縣舉辦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之后在花蓮舉辦的又一次賞石文化交流盛會,初步形成了兩岸賞石交流方式常態(tài)化模式,翻開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展會特點:賞石藝術
非遺傳承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本屆非遺文化節(jié)以“傳承發(fā)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以“世界風、中國節(jié)、中國戲、中國藝”為主線,舉辦了國際非遺系列大展、非遺競技、中國傳統(tǒng)表演藝術進社區(qū)等活動。作為“賞石藝術”保護單位,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組織展品參展。展區(qū)以大理石天然石畫、長江石為主要展陳內容,并將賞石藝術與書法、繪畫、根藝、木雕相結合,向國內外觀眾展示了中國賞石藝術的韻味。賞石藝術首秀國際非遺展會,與其他非遺項目一起踏上國際非遺舞臺。
展會特點:潮流風向
集聚效應強
國際化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展銷面積50000平方米,約2500個展位,有來自斯里蘭卡、泰國、日本、德國、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100多家展商參展,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專業(yè)珠寶展,是中國珠寶首飾行業(yè)國際貿易交流的大平臺。本次展會首創(chuàng)“十二生肖”文化展區(qū)和獨立首飾設計師聯(lián)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在這里進行集中展示。同期舉辦的2017中國國際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中國珠寶首飾設計“天工獎”評選、青寶會2018發(fā)展計劃座談會、“十二生肖”文化研討會、2017第二屆“天工精制”國際珠寶首飾作品大獎賽、珍珠標樣工作評審會、2017中寶協(xié)學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珠寶教育交流會、波蘭現(xiàn)代琥珀藝術設計與檢測講座、2017珠寶設計名師講壇等活動,也極具看點。
展會特點:國際化
規(guī)模大
導向性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本屆石博會由“泛亞石博會”更名為“國際石博覽會”,突出石博會的“國際”化發(fā)展新方向,以“傳承·時尚”為主題,突出“承古萌新,石博會新風尚”的理念,堅持企業(yè)承辦、協(xié)會支持、市場化運作,設有7大展廳、2850余個標準展位,展覽面積達65000平方米。石博會在立足國內和周邊國家的黃龍玉、翡翠、紅藍寶石、南紅等優(yōu)勢珠寶玉石資源及廣闊的消費市場基礎上,注重吸引和吸收全球珠寶商和珠寶玉石產地展商參展,23個國家的3000余家大牌珠寶商參加了此次活動,擴大了展會的國際參與度和影響力?;顒悠陂g,還舉辦了精品展評獎、天然大理石畫高峰論壇、云南省工藝美術第11屆“工美杯”精品評選等精彩活動。昆明石博會的成交數(shù)據(jù)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賞石界、珠寶界進貨、出貨、囤貨的重要參考信息。
展會特點:國際化
規(guī)格高
礦物晶體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本屆礦博會集中展示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礦晶、化石、觀賞石、寶石等精品,以及湖南省相關地質公園、礦山公園、礦產資源、地質遺跡資源的資料,采取“一核兩園三館”的會展模式,除核心展館郴州國際會展中心外,部分珍品和精彩內容還在郴州高新區(qū)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柿竹園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郴州國際礦物寶石博物館等展館同時展出?;顒悠陂g,還組織了高峰論壇、亞洲恐龍協(xié)會學術交流會、首屆國際礦晶寶石產業(yè)與互聯(lián)網經濟高峰論壇、中國首屆國際礦晶拍賣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賞石藝術保護示范單位授牌儀式、友城簽約、招商推介會等16項主題活動。參觀人數(shù)33.6萬人次,交易總額19.3億元人民幣。
展會特點:小品組合
最期待
南北賞石碰撞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本屆展會以“一石觀世界,掌中賞乾坤”的小品組合賞石觀念和“山水景觀”的小品及小品組合主題,定向邀請上海、安徽、新疆、內蒙古等省市協(xié)會及知名藏家攜藏品參展,打造了一場南北賞石大比拼。精品展展廳著力打造“博物館式”展陳,以白色為主色調,憑借高低展臺、單個或組合展柜,營造不同氛圍的展示空間。同期還召開了賞石文化論壇,探討觀賞石“韻意”。
展會特點:五展連臺
產地大展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新疆展會經過10年的磨琢和積淀,展覽面積增加到31000平方米,展會收益破億元,已逐步完成了向市場化的轉型,并成功打造成為了西北賞石界的第一展、全國賞石界六月的重要集會之一。精品展展示了新疆資源大省的魄力,畫面與造型并重,除了戈壁石外,額河畫面石、塔河畫面石精品頻現(xiàn),和田玉也完美地完成了由料石向觀賞石的華麗轉身。展銷內容涵蓋各類觀賞石、寶玉石、書畫作品、工藝品等。同時,本屆展會在以往四展同開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二屆全國隕石科普展”,首次將隕石的展示、展銷納入到觀賞石專業(yè)展中。
展會特點:藏家聚首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博覽會集觀賞、交流、鑒評、交易為一體,人氣旺,各專業(yè)媒體及地方媒體紛紛對展會進行了追蹤報道。“石頭苗”杯精品展是博覽會的重頭戲,展出近400方石頭,陳爐石與潦河石占比較大。馬達加斯加瑪瑙、長江石藏家亦組團參展,展品中既有連續(xù)曝光的獲獎作品,也有新近的創(chuàng)作?!盁o形齋”百方中華名石邀請展、“澹悅軒”開館展等活動也在同期舉行,形成了集聚效應。
展會特點:海派腔調
雅致格調
一展兩書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海上石語——融入一個城市的賞石藝術”展將海派賞石、海派文化、上海城市文化融合在一起進行展示,以石為載體,反映了上海城市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也是我國國內古代賞石較為集中的一次展示。650平方米的專業(yè)級展廳,集中展示了海派賞石在古典賞石、現(xiàn)代賞石、幾案座架、賞石書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上海觀賞石協(xié)會對近30年來海派賞石發(fā)展歷程的總結和回顧。同時,還舉行了《海派賞石大觀》《文強說石》的首發(fā)儀式?!逗E少p石大觀》收錄了海派賞石百余位藏家的300多方代表性藏石,展示了海派賞石在近30年所取得的理論成果和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品,是近30年來海派賞石發(fā)展的重要成果?!段膹娬f石》是作者徐文強對其賞石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作的一個全面總結和新的開始,展現(xiàn)了海派賞石流派發(fā)展的一個剪影。
展會特點:一展一書
自籌辦展
極簡辦展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第九屆上海得云軒小品暨組合石邀請展于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1日在上海滬太路奇石市場得云軒雅石會所舉辦。不同產地的石種、不同風格的幾座、不同演繹的理念彰顯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賞石氛圍。得云軒小品展,反映了小品石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思考,以及創(chuàng)作者尋求知音共鳴的探索。同時,競拍圖冊封面封底是得云軒展歡迎晚宴的重頭戲,不容錯過。
展會特點:一塊石、一個園、一本書、一次雅集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一塊石、一個園、一本書、一次雅集”,是對2017英石展特色的高度概括。本屆英石展共10個展廳,除一個公共展廳由主辦方布展外,其余9個展廳都采取“私人訂制”的承展方式,參展方可按照自己的設計自由表達,真正體現(xiàn)了賞石文人空間個性化。與大多數(shù)石展不一樣,本屆展會采取公開評審、公開點評,不僅增加了評獎的透明度,更令在場觀眾耳目一新。同時,還舉行了“英山五人行”文化論壇,來自建筑、考古、收藏、詩詞、繪畫等不同領域的能人,從不同角度表達對英石的理解,對古典賞石的理解。
展會特點:精品邀請展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展館面積800平方米,對稱分隔為兩大區(qū),回行線路貫穿若干個100~200平方米不等的展區(qū)。展館整體設計風格渾厚凝重,布局時尚、莊重,以黑、白、灰為主色調,布展以減法為原則,化繁為簡。橫向展開的展柜,拉開賞石藝術作品畫卷,灰色的地面則緩緩地引導著觀者前進。展位的布置錯落有致,質感十足,即使是需要俯視的作品,也已安排好落地幾臺,同時還預留了獨立演繹的空間。定向邀請全國藏家及石友參展,集中展示各地石友近30年創(chuàng)作的精品約160方(組)。高眼界、高標準、深厚的實力和號召力都是此次展覽成功舉辦的關鍵因素。
展會特點:靈璧紋石
嚴核保真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蚌埠靈璧石雅集展共展出了靈璧石99方,以紋石為主打,還包括具有代表性的靈璧磬石、靈璧彩石等。其中有半數(shù)以上的展品大多是藏家的早期作品,此次展出屬“初露頭角”。組展方遵循精品、保真、寧缺毋濫的原則,定向征集展品,是一場水平極高的單一石種雅集展。
展會特點:潛水的名石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澹悅軒”整體設計風格簡約大方,清新雅致。館內展陳的藏品均為澹悅軒所藏,石種豐富,類型多樣,且僅為藏家所藏的冰山一角。大化石、邕江石、硅化木、孔雀石、潦河石、陳爐石、長江石、葡萄瑪瑙,無論是主流石種還是后起新貴,皆見精品。展柜采用雪花灰色的板材,燈光自頂棚傾瀉而下,展品呈現(xiàn)多元化態(tài)勢,讓人大飽眼福。一些“失蹤”的名石也浮出了水面。
展會特點:一展一書
賞石科普結合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本屆文化節(jié)堪稱“華中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參與人數(shù)最多、規(guī)格最高的行業(yè)盛會”,占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由全國觀賞石·珠寶·科普精品展(武漢客廳A廳)、綠松石·礦物寶石專館展(武漢客廳B廳)及千余個展銷攤位組成。綠松石·礦物寶石專館展以綠松石、孔雀石等為主。全國觀賞石·珠寶·科普精品展展品主要以現(xiàn)代賞石為主??兹甘?、漢江石、筋脈石、馬達加斯加瑪瑙、藏瓷、藏玉等石種組團參展,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應。同時,組委會確定了“一展一書”的辦展模式,將精品展獲獎作品集結出書。除此之外,還舉行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2017國際珠寶、“茗香賞石”禪服旗袍秀、卓爾大都會第十三屆中國超級模特大賽湖北賽區(qū)復賽等豐富多樣的活動。
展會特點:打造平臺
《玩轉石界》《后花園》出版
推薦指數(shù):★★★★☆
上榜理由:國石·賞石藝術博覽會延續(xù)歷屆的評獎方式,以《觀賞石鑒評》國家標準為準繩,堅持網絡評選、大眾現(xiàn)場評選和專家現(xiàn)場評選組成的三方共評的評選機制,將網絡互動投票、業(yè)內外媒體聯(lián)合推廣、行業(yè)精英共謀發(fā)展模式應用到展會籌辦中來,活躍了觀賞石市場、釋放了市場需求,促進了觀賞石會展業(yè)水平的提升。同時,組委會與十里河奇石花卉城跨界聯(lián)合,以石文化元素為基礎,順應行業(yè)發(fā)展方向,完善商業(yè)運營機制,利用十里河市場的地利、資源優(yōu)勢,推進觀賞石文化產業(yè)向著更好的未來邁進,取得了較好成果。開幕式上,國石網與鄧佩欽、陳慧簽約出版《玩轉石界》《后花園》兩書,為博覽會增添了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