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第六地質大隊,新疆 哈密 839000)
啟鑫基性-超基性巖銅鎳礦位于北山裂谷中段,東天山造山帶與敦煌地塊交接部位,該帶是新疆著名的銅鎳成礦帶,區(qū)內已發(fā)現(xiàn)的銅鎳巖體有:羅東、坡一、坡十、紅石山、筆架山、漩渦嶺。作者在2015年-2016年實施的中央返還兩權價款《新疆若羌縣黑海-啟鑫一帶銅鎳礦調查評價》項目期間,對啟鑫地區(qū)基性-超基性巖體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該區(qū)具有極好的尋找?guī)r漿硫化物型銅鎳礦前景,將北山銅鎳成礦帶進一步東延。
啟鑫基性-超基性巖體位于塔里木板塊東北部的北山裂谷帶內,屬中亞造山帶南緣部分[1]。該帶巖體眾多,且規(guī)模相差懸殊[2],啟鑫巖體是出露面積僅次于坡北巖體的第二大單個巖體,約150km2。區(qū)域內出露地層主要為晚太古-早元古代敦煌巖群云母石英片巖、黑云母花崗片麻巖、變粒巖、角閃巖等。區(qū)內發(fā)育近EW和NE向兩組深大斷裂,啟鑫雜巖體夾持于白山大斷裂和疏勒河大斷裂之間,巖漿活動強烈頻繁,主要為輝長巖,呈巖基狀產出,次為中酸性侵入巖,呈小巖株及巖脈。巖石類型主要有蛇紋石化橄欖巖、二輝橄欖巖、斜方輝橄巖、輝橄巖、輝石巖、橄長巖、橄欖輝長巖、輝長巖、閃長巖,其中基性程度較高的超基性巖侵位于早期輝長巖中,呈小分異體,銅鎳礦床主要賦存于該晚期侵入的以超基性巖體為主體的小型層狀侵入體中,具有優(yōu)越成礦地質構造條件。
研究區(qū)巖漿活動頻繁,特別是華力西晚期巖漿活動劇烈,侵入巖分布廣泛,超基性、基性、酸性巖等均有出露,以基性巖發(fā)育為主。
巖體特征。啟鑫巖體侵位于敦煌巖群中、深成變質巖中,巖體受白山大斷裂和疏勒河大斷裂及其次級斷裂控制,整體呈北北東向展布。巖相變化較明顯,分異程度好。據(jù)野外觀察、巖礦鑒定及巖石組合特征,巖體最早侵入為淺色輝長巖、橄欖石輝長巖,次為橄欖巖、二輝橄欖巖、斜方輝橄巖、輝橄巖、輝石巖、橄長巖及巖漿期后作用形成的偉晶狀輝石巖,為深部分異、后期分期侵位于淺色輝長巖和橄欖輝長巖中。
區(qū)內已發(fā)現(xiàn)3個鎳(銅)礦體,分別為Ni1號、Ni2號、Ni3號礦體,含礦巖性為橄輝巖和輝橄巖。三個礦體分別位于∑1、∑2、∑3號基性-超基性巖體中。
Ni1號礦體礦體呈透鏡狀,傾向35°,傾角約49°,走向延伸140m。礦體視厚度1.9m~2.5m。礦體鎳品位0.21%~0.79%。
Ni2號礦體礦體呈透鏡狀,走向53°,傾向155°,傾角約51°~58°。走向延伸超過150m,傾向延伸可達435m。礦體位于輝橄巖底部,底板圍巖均為輝長巖。礦石為浸染狀、細脈狀、團塊狀。礦體視厚度3.66m~6m。礦體鎳品位0.21%~0.57%。
Ni3號礦體該礦體為一隱伏礦體。礦體呈似層狀,產狀陡立,礦體傾向322°,傾角約65°,礦體向西南側伏,礦體頂、底板圍巖均為長英質角巖。礦石為浸染狀、貫入型脈狀、塊狀礦石,含礦巖性為長英質角巖。礦體視厚度32.95米。礦體鎳品位0.2%~10.99%,平均品位1.84%,單樣最高10.99%,銅平均品位0.93%,鈷平均品位0.04%。
目前,區(qū)內已探求333鎳金屬量2.69萬噸,已達中型礦床規(guī)模。
研究區(qū)工作程度較淺,根據(jù)目前取得成果將礦床分為如下成因類型:
(1)巖漿就地熔離型硫化鎳礦床。該類型為研究區(qū)的主要成礦類型,如Ni1號礦體、Ni2號礦體。該類型礦床是巖漿在深部重力分異或結晶分異較完全的基礎上,含礦熔漿沿構造破碎帶或應力軟弱部位侵為,隨著巖漿溫度、壓力的逐步降低硫化物熔離成礦,含礦母巖為超基性巖,礦石中金屬硫化物呈半自形-他形粒狀,礦石自然類型較單一,以浸染為主、細脈浸染狀,少量團塊狀,礦體厚度與超基性巖厚度呈正相關性。如此大規(guī)模的巖體本身就具備就地熔離型礦床的巖體特征,且?guī)r性十分復雜多變,各巖相帶之間無明顯的界限。
(2)礦漿貫入型硫化鎳礦床。啟鑫3號雜巖體Ni3號礦體即屬該種類型。該類型礦床是深部巖漿在完全分異的基礎上,金屬硫化物熔體(礦漿)在不同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動力作用驅使,向構造破碎帶或應力軟弱部位經擠壓、滲透、貫入形成,多產于雜巖體旁側的圍巖中。該類礦床經濟意義巨大,是今后工作重點。
(3)表生氧化鎳礦床。裸露在地表的硫化鎳礦體,經物理風化和氧化作用,形成土狀、被膜狀、多孔狀氧化物,生成褐鐵礦、孔雀石、黃鉀鐵釩、鎳華等。
研究區(qū)地處塔里木北東緣北山裂谷中段,西距坡一超大型鎳礦直線距離120千米,區(qū)內出露晚石炭、早二疊基性-超侵人巖體,巖體分異良好。該帶位于白山大斷裂與疏勒河斷裂夾持部位,構造極為有利;研究區(qū)目前工作程度低,礦體沿走向、傾向基本未開展工程施工控制,且本次工作僅對少數(shù)雜巖體開展工作,多數(shù)未開展工程施工,因此針對已發(fā)現(xiàn)礦體在走向及傾向進一步開展工作,擴大資源量。雜巖體中的基性巖體侵入時代較周圍超基性巖體早,特別是1、2號雜巖體在基性巖體侵入之后,后期含礦超基性巖可能沿構造薄弱地帶侵入,也就是礦體與超基性巖體的形態(tài)可能有關系,呈盆狀產出,為熔離作用形成。目前區(qū)內已發(fā)現(xiàn)貫入式富鎳礦體,鎳品位達10.99%,規(guī)模較好。本區(qū)具有銅鎳礦成礦好的基本地質條件和好的找礦前景,以找后期形成的脈狀銅鎳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