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曌圓
我國基礎建設中,交通工程的建設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由于地形的影響,在建設交通工程時難免會遇到河道的阻攔,因此為減少建設成本,人們往往采取建設跨河橋梁的方式??绾訕蛄阂话銠M跨河流兩岸,會占用河道兩側(cè)或者河岸間用來宣泄洪水的地方。當上流水位因水流受阻而升高時,河水的局部流動狀態(tài)也會隨之改變,影響河道宣泄洪水并且會給河道兩岸堤防帶來安全隱患。而且,洪水在橋梁埋藏在河道深處的橋墩以及其他防護部位產(chǎn)生“局部沖刷”,也會影響橋梁的安全。因此,對河道管理范圍內(nèi)建設項目進行防洪評價,是河道宣泄洪水、兩岸堤防安全和橋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提出幾點對防洪評價的問題思考,希望能夠?qū)拥腊踩谋U咸峁椭?/p>
1 建設項目對河道行洪的影響問題
河道管理范圍內(nèi)的建筑物除了跨河橋梁外,還有跨河電力鐵塔、穿河或者穿堤管道隧道及纜線、臨河碼頭道路排污口、攔河壩等。跨河建筑物對河道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為支墩,二是跨越。支墩會影響堤身的滲流穩(wěn)定性,在背水一面反方向的支墩可能會產(chǎn)生新的滲流通道。埋藏在河道里的支墩會減少河道過水的面積,導致局部地方水流流速過大,從而改變水流的流動狀態(tài),嚴重影響河道行洪以及輸水。倘若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建筑過于密集的跨河建筑物,也會對河道安全帶來影響。
穿河或穿堤建筑物對河道以及堤防的影響也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施工期,二是運行期。不同的施工方法會對河道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穿河、穿堤建筑物往往會因為振動而改變自身與土壤的接觸面,有可能會因此產(chǎn)生滲流通道,導致出現(xiàn)滲流破壞的情況,對工程的穩(wěn)定性造成嚴重影響。而且穿河、穿堤建筑物大多為高壓管道,投入使用時往往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振動,也會影響河道、提防的安全。
臨河建筑物對河道、堤防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筑物的阻水,二是挑流,三是局部水流狀態(tài)的改變對河道、堤防的安全影響。除此之外,還可能對防汛交通安全以及河道的管理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還會對水環(huán)境造成損害。攔河建筑物主要影響河道的安全以及何勢的變化。由于河道被建筑物攔截,因此不能正常進行排水,有時會改變地下水,還會增加防汛工作的工作量。
因此,在進行建設項目的初級階段,項目業(yè)主就應該將建筑物對河道、堤防的影響納入到考慮范圍之內(nèi),并且盡快地向有關部門申請,征求對方意見之后積極開展防洪評價工作。
2 河道建設橋梁主要參數(shù)把握及解決方法
在河道上方建設跨河橋梁應當注意以下幾個重要參數(shù)的把控:一,橋墩順水向軸線與洪水流向的夾角,二是阻水比,三是跨堤梁底凈空,四是橋墩與提防的位置,五是承臺頂高程。在布設橋墩時,應順應河勢,防止出現(xiàn)在行洪的主干道布設多個橋墩的情況。而且在堤身設計的斷面內(nèi)也不應該布設邊墩,也不能夠在防汛搶險的道路上布設邊墩。一旦出現(xiàn)需要布設邊墩的情況,需要與有關部門進行協(xié)商,征得對方同意。橋墩的順水向軸線線應當與洪水主流流向保持一致。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阻水比的控制也不同。城市河道橋梁阻水比應當控制在五個點以內(nèi);其他跨越一、二級堤防的橋梁阻水比應當控制在六個點以內(nèi);跨越三級以下的橋梁阻水比應當控制在八個點以內(nèi);其余沒有堤防的阻水比應當控制在十二個點以內(nèi)。
跨堤梁底凈空高度應當符合國標的要求,通常情況下,為了保證河道管理、近河道路的維修以及抗洪搶險工作的順利進行,橋梁凈空高度應大于等于四百五十厘米。倘若受到現(xiàn)有條件的限制,應當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橋墩與堤防之間的距離應當以降低橋墩對堤防穩(wěn)定性的影響為前提,距離應為橋墩直徑的三倍到四倍。承臺頂高程應當高于防洪水位和安全超高的總和,安全超高一般不低于五十厘米,并且還要注意河道淤積帶來的影響。
3 防洪評價工作開展問題
目前,河道主管單位在開展防洪評價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雖然國家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在執(zhí)行相關政策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應當做的就是將施工許可的審批程序科學化、規(guī)范化。國家規(guī)定,河道建設項目的批準程序分兩步:一為審查工作,二是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嚴格辦理準許動工的手續(xù)。河道管理單位要對建設單位的資質(zhì)進行嚴格審查,確定其施工地點是否在允許施工的范圍內(nèi)。為提高審批效率,建立健全審批程序,且對建設項目的審批方式進行合理規(guī)定,并且將其滲透到建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其次,河道主管單位應當組織審查小組,將審查意見的簽署規(guī)范化,以確保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而且,河道管理單位還要建立健全后期的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消除建設項目對河道行洪、抗洪搶險、河道管理等工作造成的影響及安全隱患。最后,加強對防洪評價工作的宣傳力度,以促進廣大建設人員對防洪評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4 項目建設選址問題
建設單位在河道附近選擇項目建設的地點時,應當充分考慮項目建設是否對河道行洪、河道管理以及抗洪搶險工作造成影響。工作人員在進行地址選擇時,應事先進行周邊環(huán)境、氣候氣溫、地理地質(zhì)等因素的考察,并結(jié)合當?shù)剞r(nóng)業(yè)情況進行合理安排與布置。而且,要對分洪時洪水的水流速度以及水流狀態(tài)進行分析,確保洪水不會對建筑項目帶來影響。在進行項目建設選址評價過程中,還要注意滯洪后退水的影響。
綜上,在進行防洪評價時,要根據(jù)不同的建設項目確定防洪評價工作的重點。防洪評價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還存在這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一,項目建設對河道行洪的影響問題;二,河道建設橋梁主要參數(shù)的把握以及解決方法;三,防洪評價工作開展問題;四,項目建設選址問題。為了保證防洪評價的客觀公正,應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