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芬
隨著國家農業(yè)的發(fā)展,玉米糧食作物受到廣泛的關注與重視,關乎著國民經濟發(fā)展、糧食的供給效果。然而目前部分區(qū)域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環(huán)境污染、產量過低等問題,嚴重影響經濟效益。因此,下文分析泗洪縣雙溝鎮(zhèn)玉米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
泗洪縣雙溝鎮(zhèn)的土壤平瘠,氣候條件適中,玉米農作物的生長條件優(yōu)越。且當地玉米農作物主要用于糧食以及牲畜飼料的制作,為了保證糧食的生產滿足綠色產品生產標準,應遵循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原則,合理的適應相關技術,增加玉米的生產產量,提升農作物產品的質量,為其經濟發(fā)展夯實基礎。
1 合理選擇栽培品種
在使用玉米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的過程中,需要科學的選擇栽培品種。盡量選擇抗病蟲能力較高且優(yōu)質高產的玉米品種,中晚熟并且經過當地相關機構審核的品種。通常情況下,在泗洪縣雙溝鎮(zhèn)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玉米主要種植品種鄭單958.聯創(chuàng)808,德單5號等,具有較高的抗病蟲能力,適應性較強。
2 深翻整地
在玉米種植之前需要為其生長營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開展深翻整地工作。通常在深翻整地的過程中,應當進行深松處理,深度設置在25厘米左右,加厚土壤的耕層厚度,以便于增強蓄水能力,實現微生物的促進目的,加快有機質的分解速度。一般情況下需要在玉米收割之后開展深翻工作,根據土壤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如若為熟土薄層的區(qū)域,應當逐漸增加深翻深度,每次的深度增加范圍設定在4厘米左右。且在深翻期間還需確保平整性,不可以出現大塊的土壤結構,以便于促進玉米的出苗以及扎根,預防扶倒問題。
3 科學開展施肥工作
在玉米綠色高產栽培過程中,施肥工作較為重要,需要重視肥料利用率的全面提升。近年來,泗洪縣雙溝鎮(zhèn)的施肥已經向著機械化的方向發(fā)展,在農機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施肥效率,還能降低成本。然而,在以往施肥中,化學肥料的應用數量較多,導致土壤污染,不能滿足環(huán)保要求。因此,在玉米綠色高產栽培工作中,營造合理使用機械化的施肥方式,針對施肥結構進行改革,采用秸稈還田技術方式開展施肥工作,并針對土壤進行測量,了解肥料需求,制定完善的規(guī)劃方案。通常情況下,雙A級別的綠色玉米在生產期間不可以使用化肥,A級別綠色玉米在生產期間化肥的使用劑量有嚴格標準,所以,需要結合相關標準開展施肥以及各方面管理工作,提升整體工作效果。
3.1 有機肥的處理
對于有機肥而言,是玉米綠色生產中較為重要的肥料,可以采用腐熟農家肥、漚肥、秸稈還田等方式進行肥料的制作,促進土壤水氣環(huán)境以及肥料狀況的改善,提升營養(yǎng)儲蓄的能力。在有機肥實際施加的之前,需要進行無公害處理,以免肥料中含有蟲卵亦或是病原菌,預防對玉米的生長造成危害。
3.2 肥料數量的掌控
通常情況下,施肥的數量需要結合土壤肥力特點設定,對于腐熟農家肥而言,數量通常在30噸到44噸每公頃左右,雙A級別綠色玉米生產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苗株生長情況追肥,如若長勢較差,可適量的噴灑尿素肥料以及磷酸二胺肥料。
4 套作的規(guī)范化處理
對于套作而言,在使用相關種植模式的過程中,應遵循規(guī)范化的原則,保持通風性以及光照性,減少田間濕度,預防病蟲害問題,還能減少藥物的使用次數,實現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升玉米的產量以及質量,增加農戶經濟效益。對于套作方式而言,可以將玉米與大豆間作,播種的過程中,將大豆的密度控制在5萬株每公頃左右。與此同時,可以采用玉米與大豆、花生的套作方式,結合大豆、花生的生長特點以及植株發(fā)育情況,更好的進行播種密度的控制,一般情況下,玉米的密度需要設定在5萬株每公頃左右,大豆、花生密度為3萬株每公頃左右,以免影響玉米的生長效果,充分發(fā)揮各方面栽培技術的優(yōu)勢。
5 田間管理措施
在玉米綠色高產栽培的過程中,需要科學開展田間管理工作,結合玉米的生長特點,實現田間管理目的。
5.1 補苗以及間苗
在玉米植株出苗之后,需要檢查苗株的生長情況以及數量,如若存在缺苗的現象,需要在生長3葉之前補苗,提升成活率。在補苗工作中,主要是先進行種子的催芽,然后將苗株移栽在土壤中,澆灌水分。為了預防苗株之間爭奪光照以及營養(yǎng)成分,在4葉的時候需要做好間苗工作,以此促進玉米產量以及質量的提升。
5.2 除草工作
在除草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玉米的綠色高產栽培特點,合理的選擇除草藥物,盡量食用人工除草方式,預防化學藥劑的適應。如若為雙A綠色玉米,在高產栽培的過程中,應杜絕除草藥劑的使用。
5.3 追肥
在追肥工作中,需要根據綠色食品的生產特點以及需求進行追肥處理,結合土壤肥力特點以及苗株的生長情況,確定追肥時間。通常情況下,苗株的生長態(tài)勢較差,應當做好施肥工作,施加腐熟農家肥。在大喇叭口時期施加尿素肥料,數量為500千克每公頃左右。在6葉到7葉的時候,施加尿素肥料120千克每公頃左右。
5.4 澆灌措施
由于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的需水量很大,所以在澆灌方面應當做好管理工作,如若降雨量較少,需要增加灌溉量,如若降雨量過多,排除水分,以免出現澇災。
5.5 病蟲害的防治
玉米綠色高產栽培的過程中,應當合理采用農業(yè)病蟲害防治措施,在農田附近設置有誘蟲燈或是防蟲網,也可以設置昆蟲性誘劑,預防蟲害問題,對于病害問題而言,除了選擇抗病能力較高品種之外,還需針對藥物的劑量以及濃度進行調控。
玉米綠色高產栽培的過程中,為了合理的使用相關技術,全面提升玉米的生產產量以及質量,應總結豐富經驗,遵循科學化的原則,在合理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的情況下,優(yōu)化整體工作模式,更好的進行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