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借助藥品合成工藝研究實驗,對處于分散片狀態(tài)的羅紅霉素藥品的合成工藝以及質(zhì)量檢測情況進行研究,以此來確定最為優(yōu)質(zhì)的藥品合成方法。方法:選用合理的方法來合成羅紅霉素分散片藥品,首先采用常規(guī)的藥品制造方法來制作分散片狀的羅紅霉素藥品,再通過HPLC這種質(zhì)量檢測方法來制成的羅紅霉素分散片藥品的質(zhì)量進行研究。結(jié)果:借助常規(guī)的藥品合成方法制造的羅紅霉素藥品的質(zhì)量達到基本彼岸準,同時能能夠在120秒之內(nèi)完全溶解,其口感與溶解的均勻性都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將矯味劑添加到藥品之中并不會影響到藥品的原有性質(zhì),這種測定方法比較適合合成分散片狀的羅紅霉素藥品。
關鍵詞:羅紅霉素分散片;合成方法;質(zhì)量研究;藥品實驗
羅紅霉素屬于新一代的藥用抗生素,同時也是一種半合成的藥品。這種藥品具有與紅霉素相似的作用機制,在對這種藥品進行合成制造的時候,制造人員需要對轉(zhuǎn)肽作用進行有效阻斷,避免在合成過程中沒有將細菌蛋白質(zhì)抑制好,影響其抗菌效果。這種藥品可以迅速地進入服用者的多種細胞,包括肺細胞、巨噬細胞以及肺泡等。這種抗生素與紅霉素的抗菌譜也較為相似,因此其體外抗菌效果也相對比較好,甚至遠遠超過紅霉素藥品,但并不是對每一種病菌都有較好的抵抗效果,對于革蘭陽性病菌的抵抗效果就比較差。這種藥品經(jīng)常會被制成分散片的狀態(tài),能夠?qū)Χ喾N疾病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對感染類型的疾病。但是選用不同的合成工藝對于其分散片的藥性存在一定的影響,本文首先對其合成工藝進行分析,再對制成的藥品的質(zhì)量進行檢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羅紅霉素、微晶纖維素PHl02、StarLac、微粉硅膠、交聯(lián)聚維酮、阿斯巴甜、甜橙香精、硬脂酸鎂、TDP單沖壓片機、78X-2型片劑四用測定儀、ZRS-8G智能溶出試驗儀、LC.IOA高效液相色譜儀、78X-2型片劑四用測定儀、ZRS-8G智能溶出試驗儀、LC.10A高效液相色譜儀。
1.2 方法
1.2.1 合成方法研究
生產(chǎn)條件:羅紅霉素分散片在已通過GMP認證的車間內(nèi)生產(chǎn),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最高潔凈級別30 萬級。生產(chǎn)時環(huán)境溫濕度控制在18-26℃、相對濕度控制在45%-65%。
操作過程:原輔料預處理:羅紅霉素粉碎過100目篩。將StarLac、MCC.PHl02、CEOLUSTM RC.A591NF、阿斯巴甜過60目篩,微粉硅膠:PVPP、硬脂酸鎂、甜橙香精過80目篩。原輔料稱量:按處方量稱取羅紅霉素、StarLac、MCC.PHl02、CEOLUSⅢRC.A591NF、PVPP、阿斯巴甜。稱取處方量的外加微粉硅膠、甜橙香精、硬脂酸鎂、PVPP。制粒:將處方量的羅紅霉素、StarLac、MCC.PHl02CEOLUSTMRC.A591NF、PVPP、阿斯巴甜加入濕法混合顆粒機中,攪拌I速,切碎II速,預混5分鐘,加入純化水,制軟材3分鐘,出料。
干燥:用沸騰制粒機干燥,進風口溫度大于90℃小于120℃;出風口溫度小于90℃。整粒:用搖擺顆粒機以20目尼龍篩網(wǎng)整粒,外加輔料在整粒時同時加入。
總混:將主料、輔料整過的顆粒于V型混合機混合15分鐘,出料于不銹鋼專用容器中,根據(jù)檢測結(jié)果計算理論片重,并按±5%的范圍控制片重差異,用壓片機進行壓片,片芯硬度2-4N,壓片合格后送入包裝工序。鋁塑包裝后,裝入小盒,放入說明書一張,裝中盒,中盒用不干膠封簽貼封,裝箱,裝合格證,封箱即為成品。
1.2.2 質(zhì)量檢測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512)測定。色譜條件及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見含量測定項下的色譜條件。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取本品10片,研細,精密稱取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羅紅霉素50mg)置25ml量瓶中,加流動相適量超聲使溶解,以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1%自身對照溶液的制備方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測定方法:取對照溶液20m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diào)節(jié)儀器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為記錄儀滿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m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4倍,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有雜質(zhì)峰,單個雜質(zhì)的峰面積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2.5倍(2.5%)。
取羅紅霉素對照品約25mg,置25ml量瓶中,加入流動相適量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0ml注入液相色譜儀,羅紅霉素的保留時間不少于9分鐘,與其前相鄰雜質(zhì)峰的分離度不得小于1.0,與后相鄰雜質(zhì)峰的分離度不得小于2.0,理論板數(shù)按羅紅霉素峰計算不低于2500。
2 結(jié)果
完成藥品合成工作以及質(zhì)量檢測工作之后,獲得以下研究成果,本次實驗之中的指標主要包括藥品沉降體積、分散程度的均一性、崩解時間以及藥品口感。同時還對實驗之中的輔助性藥品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需要考慮到的輔助材料包括矯味劑、崩解劑、助懸劑以及填充劑。本次研究的基礎主要是單因素考察方法,在此研究基礎之上,技術人員對于原有的處方進行了改良,借助正交實驗來對新的藥品合成處方進行研究。最終選用濕法制粒這種工藝方法來制造分散片藥片。對制造出來的藥品進行質(zhì)量性檢查,制造出來的分散片藥品溶解速度比較快,可以在120秒之內(nèi)徹底溶解,其混懸狀態(tài)穩(wěn)定,分散均一性相對比較好,服用口感也比較令人滿意。
經(jīng)藥品合成人員觀察后發(fā)現(xiàn),當轉(zhuǎn)速在20rpm左右的時候,藥品分散片的溶出速度相對比較慢,而在100rpm到150rpm之間時,藥品可以保持相對比較快的溶出速度。在三十分鐘之內(nèi),該藥品可以有效崩解,崩解程度超過80%,根據(jù)我國當前應用的藥典中對其分散片藥品提出的要求可以了解到,本次合成工藝研究與質(zhì)量檢測實驗符合其給出的幾個要求。
3 討論
傳統(tǒng)的羅紅霉素藥品制備工藝雖然具有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制備效果,但是其同樣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分散片這種狀態(tài)的藥品,因此需要對過去應用的傳統(tǒng)合成工藝技術進行適當?shù)馗牧?,以此來確保分散片的基本質(zhì)量,通過改良分散片可以有效地提升藥品的整體價值,在對分散片進行改良的時候,藥品制備人員不僅僅小對其分散程度、口感進行確定,同時還需要對其崩解情況發(fā)生時間進行考慮。因此在完成合成工藝研究之后,又對這種處于分散片這種存在狀態(tài)的藥品進行了質(zhì)量檢測,因為在原有合成工藝的基礎上還添加了一些較為特殊的試劑,因此需要確保新的合成工藝不會影響到藥品的原有藥性。
在對羅紅霉素藥品進行研究的時候,可以將這種藥品看作是紅霉素藥品的衍生物,這種藥品也可以被當作抑制劑進行使用,在合成這種藥品的時候,需要將細菌與蛋白質(zhì)放置在一起,借助兩種物質(zhì)的作用來合成需要的羅紅霉素,借助這種藥品,可以幫助服用者增強源于的生理防御系統(tǒng)。同時還能提升巨噬細胞的敏感程度與基本作用力,對細胞產(chǎn)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分散盤提升了服用者對于羅紅霉素藥品的服用體驗,因此其合成工藝還需要被繼續(xù)優(yōu)化改造。
參考文獻
[1]陳丹.羅紅霉素分散片工藝和質(zhì)量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5(31),372-372.
[2]李佩軒.羅紅霉素分散片工藝和質(zhì)量控制[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5),212-212.
[3]馬環(huán)宇.無苦味羅紅霉素分散片處方工藝和制備方法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6),117-118.
[4]劉光宇.QbD在藥物制劑工藝改進中的應用——影響羅紅霉素分散片分散均勻性的關鍵因素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大學),2013.
作者簡介:于莉萍,身份證號碼:23230119860310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