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 星
王濱,生于西安,從小就對音樂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又受到身為音樂老師的母親熏陶,耳濡目染中萌生了學習音樂的念頭。當時生活條件艱苦,鋼琴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擁有的稀有、高檔樂器,由于王濱的母親郭秀珍老師負責的西安市勞武巷宣傳隊里恰巧有鋼琴,因此她有機會與鋼琴零距離接觸。從第一次敲擊鋼琴聽到它發(fā)出美妙的聲音開始,王濱就深深地被這件神秘、新奇的樂器吸引,沉迷其中,想要認識它、學習它、了解它。母親感受到了她對音樂的熱愛,也看到她堅定地想要學習鋼琴的決心,便極力地支持她,傾盡全力為她找了最好的鋼琴老師。
◎ 王濱與母親郭秀珍
1978年王濱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中,踏上了專業(yè)學習音樂的道路。附中六年她系統(tǒng)地學習了視唱練耳、樂理、和聲、音樂作品賞析、音樂史等音樂基本課程。跟隨徐韻梅教授學習,鋼琴演奏技能、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各項成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是學校和老師重點培養(yǎng)的學生。1984年被西安音樂學院本科部錄取后,先后被學校委派到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跟隨潘一鳴和楊韻琳教授學習。大學期間多次代表陜西省和西安音樂學院參加比賽、交流演出等。1984年陜西舉辦了新作品及演奏比賽,她奪得了鋼琴獨奏、伴奏、重奏三個一等獎。1985年在昆明舉辦了全國音樂作品比賽,除北京、上海外每個省出一個鋼琴、一個四重奏作品,她代表陜西省參加鋼琴獨奏,并擔任重奏的鋼琴部分,賽后鋼琴獨奏獲了演奏獎,重奏獲得了二等獎。1986年、1990年兩次代表西安音樂學院參加西北音樂周的演出。
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期間,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1988年邀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喬治·山道爾教授來講課,學校一般都安排本校學生來上大師課,由于提前完成授課,老師還有時間,就詢問是否還有學生上課,剛好這次擔任翻譯的是王濱的朋友,朋友便推薦了她。彈完由謝勞蒂改編的巴赫的《恰空》之后,喬治·山道爾慢慢地把譜子合上說:“這么多年來聽了太多的人演奏這首作品,他們彈的是音符和表情記號,你彈出了巴赫的靈魂?!眴讨巍ど降罓栠@次到訪上音對她贊賞有加,離開前喬治·山道爾評價上音學生說:“有一個非常好,就是彈《恰空》的女孩子?!蓖鯙I是當天上大師課唯一受到稱贊的學生。
大學期間,王濱不是在練琴、聽音樂會,就是去比賽、演出,從來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每當聽見好的演奏,就會被那種聲音迷住,但是卻不知道演奏者是如何彈出那種音色的。當時一個美國的演奏家彈肖邦,聽得王濱激動得想掉淚,但就是不知道她是怎么彈的。王濱大學的成績很好,畢業(yè)的時候取得了上音???、本科、研究生、進修生等所有鋼琴學生里最高的成績,同學們也都說她彈的不錯,但是,她心里始終懷有疑惑:“我們彈出來的音色怎么就跟人家不一樣呢?我非常好奇,很想學習他們的演奏方法、處理方法?!北究飘厴I(yè)后,王濱回到西安音樂學院任教,同時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想要探究鋼琴奧秘、出國深造的夢想,她說:“鋼琴畢竟是外來樂器,我們的方法當時跟歐洲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加上演奏本身也存在技能的衰退,出國越早越好、越小越好,如果不抓緊機會,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我一直在學習英語,為出國做準備?!?/p>
大學畢業(yè)時,王濱聯(lián)系了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并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但是由于經(jīng)濟問題,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次機會。也可能冥冥中跟法國有緣分吧!1988年來了一位法國鋼琴家,學校安排青年教師上課,上完課這位老師就要安排王濱去巴黎上學,但是辦理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出國的事情就被擱淺了。1989年又來了一位法國鋼琴老師,恰好當時四川、武漢、西安三所音樂學院舉辦交流音樂會,西音準備了一場三重奏音樂會,王濱擔任鋼琴演奏。大師課上他們彈奏了其中一首勃拉姆斯的作品,老師稱贊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卻對鋼琴提出了批評。王濱回憶說:“當時我非常著急,趕緊讓翻譯轉(zhuǎn)告老師詢問正確的演奏方法,我要跟他上課,之后我們要代表西音演出,不能因為個人原因給西音拖后腿?!崩蠋熆此龖B(tài)度非常堅決,就答應上課。結(jié)果上了不到一個小時就把四個樂章講完了,老師非常震驚,向翻譯說:“她是個天才,我要帶她去巴黎學習,你問問她是否愿意?!彪m然在辦理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很多經(jīng)濟、政策上的困難,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如愿以償?shù)搅税屠琛?/p>
學習鋼琴首先要能吃苦,有強大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其次必須要跟隨優(yōu)秀的指導老師學習科學、精湛的演奏方法,否則天賦、才華無法釋放,也是枉然。師傅請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的教導固然重要,自己也一定要鉆研。跟很多大師上課,學習他們獨到的演奏技巧、處理手法、舞臺表演等,吸收利用變成自己的東西,再加以理解、處理才能彈出屬于自己的風格。在音樂的道路上王濱說她永遠在學習,翻過這座山還有更高的山等待翻越。
1991-1996年是王濱求知若渴、瘋狂學習汲取養(yǎng)分的幾年,考取演奏學位、上大師班等使她對作品的處理更加細膩,對鋼琴也有了全新的認識。與許忠相識、接觸是件幸運的事,在巴黎已經(jīng)名聲大噪的許忠指尖迸發(fā)的正是其找尋已久的、真正的鋼琴音色。經(jīng)常觀察許忠演奏,品味、解讀許忠的藝術(shù)處理讓其受益頗多。在巴黎她沒有想過穿金戴銀、紙醉金迷地生活,一旦有了工作,有經(jīng)濟收入,她就遍訪鋼琴大師,“我要跟所有最好的老師上課,學習每位老師的演奏技術(shù)、處理方法,最終尋找到最適合的良師。當時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學到歐洲最好的技術(shù),破解鋼琴最好音色的秘密?!?995年許忠向其引見了鋼琴家Jan-Efflambavouzet,之后陸續(xù)跟隨眾多活躍國際舞臺的鋼琴大師上課。在這些老師中Bruno Rigutto是王濱跟隨學習時間最長,亦師亦友的老師。Rigutto在聽了她發(fā)行的專輯后,稱贊其演奏的中國音樂很美妙,彈奏出來的聲音是轉(zhuǎn)動的,音樂處理時而凌空、時而輕靈。在Rigutto的影響下她逐漸確定了自己的演奏風格,彈出了鋼琴最佳音色,學到了歐洲音樂的精髓。無論是觸鍵手法、音色處理、彈奏技術(shù)等都有了質(zhì)的飛躍,心里油然而生的底氣、自信讓她更加從容地面對演出、教學。
從1997年參加法國舉辦的青年鋼琴家邀請賽獲獎、國際四手聯(lián)彈獲第一名開始,王濱正式亮相國際舞臺。1997年與法國青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巴赫鋼琴協(xié)奏曲;1998年發(fā)行第一張個人專輯;1999年在法國肖邦音樂節(jié)上應邀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2000年應聯(lián)合國邀請在瑞士日內(nèi)瓦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同年與法國“BLR”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拉威爾鋼琴協(xié)奏曲;2000-2005年連續(xù)5年在葡萄牙波爾多最大的國際音樂節(jié)上應邀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2009年為電影資料片“Jean Echenoz,Les après-midi”錄制巴赫、李斯特、格拉納多斯和拉威爾的鋼琴作品(影片中講述了拉威爾的后十年);2012年應法國前總統(tǒng)薩科奇之邀在總統(tǒng)府歡度中國新年;2013年6月21日受邀參加法國音樂節(jié),在巴黎最知名的L’Abbaye de Royaumont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2010-2016年在法國、瑞士和葡萄牙等國每年舉辦20多場巡回音樂會。
2004年,王濱鋼琴獨奏音樂會作為中法文化年里昂系列音樂會的首場拉開了演出季的序幕。從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來到絲綢之路的終點——法國里昂舉辦音樂會,其內(nèi)心的自豪、愉悅是不言而喻的,其動情的演奏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中法友好協(xié)會主席多明克·施瓦爾先生聽完音樂會后激動、振奮地稱“這是我見到的最優(yōu)秀的鋼琴家之一。作為一名東方人,卻能把法國作品演奏的令法國人感動而落淚,令人震驚!如此高超的藝術(shù),豐富迷人的音色,具有震撼心靈的魅力。”她用精湛的演奏技藝、高超的音樂處理、典雅的舞臺魅力征服了歐洲聽眾,這也是她用鋼琴演奏的中國音樂在歐洲能引起共鳴的原因。
◎ 王濱與老師Bruno Rigutto
王濱說“我熱愛中國文化,由于母親是聲樂教師的緣故,從小就聽母親教學生演唱《瀏陽河》《康定情歌》等歌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讓我對中國音樂有特殊的感情,特別能體會中國音樂內(nèi)斂、含蓄中蘊含的美感,希望用所學到的歐洲先進的演奏技法,盡所能將中國音樂演繹得更精致、優(yōu)美一些?!?/p>
2016年9月由法國“Harmonia Mundi” 和“ADF-Bayard Musique”兩大唱片公司聯(lián)合發(fā)行新專輯——《王濱:中國大師鋼琴曲經(jīng)典》,收錄了12首中國經(jīng)典作品,包括《平湖秋月》《康定情歌》《二泉映月》《百鳥朝鳳》《瀏陽河》《春舞》《翻身的日子》《猜調(diào)》《翻身道情》《繡金匾》《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和《彩云追月》。ADF-Bayard Musique唱片公司是這樣介紹專輯的:“發(fā)現(xiàn)一位偉大的華裔鋼琴家演奏的偉大的中國作曲家的作品?!边@是第一張由法國唱片公司正式發(fā)行的中國音樂的唱片,一經(jīng)發(fā)行便在歐洲引起轟動,多家雜志、電臺先后對其進行了采訪、報道,法國“古典電臺”和“法國音樂臺”兩家權(quán)威音樂電臺還進行了大力推廣。借此張專輯,再次實現(xiàn)了她用西方的音樂方式講述中國的音樂故事,講述中國人的追求,講述中國故事的美好心愿。
就像我們中國人懂得欣賞二胡一樣,西方人更多的是懂得欣賞鋼琴。當她用鋼琴將中國樂曲演奏出來的時候,歐洲聽眾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因此很多音樂會主辦方要求用半場的時間來演奏中國樂曲,他們覺得肖邦隨時都可以聽得到,但是傳統(tǒng)的、優(yōu)美的東方音樂就鮮有耳聞。音樂會結(jié)束后還有聽眾詢問哪里可以買到之前發(fā)售CD里的中國樂曲的譜子,這正反映了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喜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肯定。
歐洲的音樂會沒有主持人,王濱在彈奏中國樂曲之前都會對樂曲作以介紹,像《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瀏陽河》等,讓聽眾了解曲目背后的相關(guān)中國文化。在演奏完作品后,再與他們就曲風、唐詩宋詞的韻律、作品的意境、民歌特色等進行交流。有了一前一后的介紹、互動,就會讓他們對中國作品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享受音樂散發(fā)的魅力。王濱說:“我覺得我是上天眷顧的人,能通過最愛的鋼琴演奏,通過音樂,把我很喜歡的中國作品、中國文化介紹給他們,我感到非常榮幸。一次音樂會上我彈奏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在完全沒有對曲子做任何解釋的情況下,一位法國聽眾反饋說他感覺自己進到了一座山里,遍地鮮花,非常美,仿佛已經(jīng)忘記世界的嘈雜。”所以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只要用心體會就能感受到演奏者描繪的音樂天地。
2017年6月14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為配合中國文化部“中國非遺文化周”所舉辦的中國作品音樂會邀請了王濱前來演奏。在這場名為“東方之音”的音樂會上,她演奏了由中國樂曲改編的鋼琴曲,讓大家通過西方樂器領(lǐng)略了音樂藝術(shù)中的中國故事。音樂會結(jié)束后,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嚴振全表示:鋼琴家王濱用法國人非常熟悉的樂器,演奏非常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樂曲,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讓法國人更容易理解中國的藝術(shù)傳承。像《瀏陽河》《繡金匾》《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樣的經(jīng)典歌曲,經(jīng)過鋼琴演繹出來,再加上鋼琴家對于這些音樂的理解和感情,令人感動并陶醉其中。
東西方音樂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歐洲的記者在采訪王濱時說其實中國的音樂是很美的只是歐洲人不知道、不了解。這些年王濱一直通過自己的力量,向世界介紹中國作品、中國文化。作為中國人傳遞中國美的東西,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認識世界,她說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Rigutto導師曾評價其:為法國音樂界做了貢獻,讓我們能欣賞到如此優(yōu)美的中國音樂;更為中國音樂做出了貢獻,把優(yōu)秀的中國作品介紹給歐洲的聽眾。
演奏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作為演奏家是通過音樂感染聽眾,從而獲得精神享受;作為教育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演奏家、教師,是為未來做貢獻。鋼琴是演奏藝術(shù),不能僅自我感知,需要讓更多的人聽到,讓大家來欣賞鋼琴的魅力。教育要本著嚴謹、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她的言行會影響到每個學生。上課是學生和老師在共同創(chuàng)作藝術(shù),同時教學相長,跟學生的課堂互動也是一種藝術(shù)境界的升華。
音樂的語言是相通的,這些年王濱在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士等地進行教學活動,將自己多年來的學習心得、演出經(jīng)驗、方法技術(shù)等傳授給各地學生,其中有很多現(xiàn)已考入高等音樂學府,走上了專業(yè)學習道路。她在葡萄牙波爾多高等音樂學院講學時,系主任被她的精彩講解深深吸引,表示她作為一個東方人說出來的東西跟歐洲人不一樣,但是學生能夠理解,并立馬做出改正得到提升,教學效果很明顯。正因王濱的身上融合了東西方兩種文化,沉淀、結(jié)合在一起碰撞出新穎、獨特的涵養(yǎng),才讓他們吸引并信服。
近年來王濱頻頻受邀回國舉辦音樂會、講座,曾在上海、廣州、武漢、南京、西安等地演出、教學。她那嫻熟的技藝、深情的投入、強大的氣場向聽眾呈現(xiàn)了一場場精彩、震撼的演出,深受專業(yè)人士和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和好評。2016年王濱受邀在廣州舉辦獨奏音樂會,彩排時一位大學鋼琴老師,全程舉著手機拍攝,同時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她的腳看,以不協(xié)調(diào)的姿勢在舞臺邊趴了一個多小時。這位老師被她出神入化的踏板使用技術(shù)折服,單純聽音色感覺不到使用了踏板,但是腳上的踏板卻或長或短、或淺或深從不間斷。她那精湛的演奏技術(shù)與極致的音樂表現(xiàn),彈出的巴赫深沉、含蓄,莫扎特的高雅、靈動,肖邦的詩意、浪漫。
王濱的音樂會選曲別出心裁,構(gòu)思巧妙。大家都知道她巴赫彈的好,2010年前后的音樂會多以巴赫的作品當做開場曲。緊接著彈肖邦的作品,因為肖邦最崇拜的演奏家是巴赫,很多東西都是模仿巴赫,巴赫寫了二十四首平均律,肖邦就創(chuàng)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下半場彈奏李斯特和中國樂曲,李斯特的《葬禮》是寫給肖邦的。中國樂曲她音樂會必彈,無論哪里的聽眾都喜歡聽她演奏的中國作品。音樂會的曲目或以作曲家之間的小故事進行串聯(lián),或根據(jù)音樂會的主題做相應的安排??傊康木幣偶大w現(xiàn)她的演奏風格、特色,又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牽動著聽眾跟隨著她的思路享受音樂。
近些年,王濱音樂會曲目安排有了一些改變,影響她的人就是在中國定居了四十年的法國教授——讓·德·米里拜爾先生。他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在中國生活的四十年里無時無刻不在奉獻自己、幫助別人。王濱在去法國留學之前與讓相識,之后讓成為她的良師益友。讓很喜歡音樂,尤其喜歡莫扎特的作品,因此,王濱每次回到中國都要為讓舉辦家庭式的音樂聚會。讓一生幫助了無數(shù)人,而他自己卻生活得艱苦、樸素,病重時王濱在其胳膊上彈奏了《小星星》,他開心地笑了,這也是王濱最后一次為讓演奏。如今,讓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大愛、奉獻精神卻深深地影響了王濱。此后,《小星星變奏曲》成為王濱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在演奏之前她總是會把讓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希望作為一個演奏家能喚起很多人的慈悲心里,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同時,她關(guān)注慈善事業(yè)并身體力行貢獻自己的愛心。2017年6月16日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全球消滅貧窮日”邀請,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辦獨奏音樂會。她希望大家把讓的精神傳遞下去,希望通過一些小善舉為別人帶來幫助,希望世界充滿愛。
對待音樂王濱總是多一度熱愛、多一份堅持、多一倍用心。如今王濱對待鋼琴藝術(shù)的初衷不變,并通過不斷探索、鉆研、更新,來保持音樂家的良心。2018年philharmonie音樂廳和音樂城的音樂會安排已經(jīng)公布,王濱獨奏音樂會赫然在目,2018年歐洲又將聆聽到純正、細膩、唯美的中國經(jīng)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