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遲
老年人,應讓資金盡可能多地保值增值。因此,對于老人來說,要想穩(wěn)健理財,要遵循安全、方便、最大限度增值、適當消費的原則。
安全原則:老年人理財原則首先應考慮安全。當前適合廣大居民的理財渠道有儲蓄、國債、企業(yè)債券、股市、民間借貸等,股市等投資方式雖然收益高,但相對風險也大,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理財?shù)乃季S和判斷力有所下降,對股市跌宕起伏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減弱。因此,老年人盡量不要參與炒股、炒匯等風險類投資。國債和儲蓄是各種投資渠道中最穩(wěn)妥的,不用操心費力便會有一筆穩(wěn)妥的利息收入,比較適合求穩(wěn)的老年人。
方便原則:老年人因生病、住院等急需用錢的概率相對較大,這就要求老年人在存錢的時候應適當考慮支取的方便性。滾動儲蓄法是適合老年人的理財方式之一,如果你手頭有2000元儲蓄屬于短期用途或支取時間無法預期,這時可先存一個一年或兩年定期,隔段時間再把手中積蓄的退休金或養(yǎng)老保險金存成一年或兩年的定期,以此類推。這樣一年后,每隔一兩個月就有一張存單到期,用錢很方便,不用可繼續(xù)轉(zhuǎn)存。
最大限度增值原則:老年人理財應當最大限度地保證現(xiàn)有存款的保值和增值。一是要少存活期,多存中、短期相結(jié)合的定期;二是要注意及時轉(zhuǎn)存定期,以避免因不能及時轉(zhuǎn)存造成利息損失;三是可適當購買一些開放式基金,開放式基金具有“專家理財、收益高、風險小”的特點。
適度消費原則:有的老年人受傳統(tǒng)生活習慣的影響,不舍得消費,只考慮如何為子女攢錢。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女過得好了,也不需要老人的幫助,如果過得不好,給他們一些資助也只能應付一時,管不了長遠,還會使之養(yǎng)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因此,老年人要摒棄陳舊的消費觀念,積極將積蓄用于改善生活、參加文體活動、身體保健和疾病治療等,提高生活質(zhì)量,保障身體健康,盡享幸福晚年。